原创 垂体瘤是什么瘤?
2021年03月24日 【健康号】 葛建伟     阅读 8036

垂体为颅脑内一椭圆形小体,位于大脑底部的蝶鞍内,重约0.5-0.6克,虽小却功能强大,可以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正常生命活动,被称为人体“内分泌腺”之首。

专家简介:葛建伟,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微创内镜组组长。擅长垂体瘤的经鼻蝶内窥镜及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脑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神经(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锁孔手术治疗,复杂脑积水的手术,前路颈椎间盘手术等高难度手术。

“医生,最近我经常头痛,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眼睛的余光也消失了,怎么回事呀?”

“医生,我女儿都成年了,怎么还没有来月经啊?”

“医生,我的模样越来越丑,像个男人似的,手脚也越来越大,鞋子都买不到了,这是什么病啊?”

“医生,我近2年脸越来越圆,痘痘很多,肚子越来越大,还有一条一条的紫纹,头发也快掉光了,我到底怎么啦?”

“医生,我最近在性生活方面老是觉得力不从心,老婆都开始抱怨了,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啊?”

若您有以上问题,可能得了垂体瘤,建议您到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什么是垂体啊?

垂体瘤又是一种什么病啊?!

垂体为颅脑内一椭圆形小体,位于大脑底部的蝶鞍内,重约0.5-0.6克,虽小却功能强大,可以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正常生命活动,被称为人体“内分泌腺”之首。

顾名思义,垂体瘤是来源于垂体本身的一种肿瘤,多数为良性,恶性病变罕见,发病率占整个颅内肿瘤的15%左右,以20-5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

那当出现哪些信号,需警惕垂体瘤呢?

临床上通常把垂体瘤分为两类:

一类不分泌激素,称为“无功能性垂体瘤”,瘤体体积增大会压迫正常的垂体组织引起功能障碍,若继续增大还会压迫周边组织(占位效应),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一般在老年人极易被误诊为老花眼、白内障等眼病,但经眼科治疗后症状一般无改善。

另一类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过多的激素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例如生长激素腺瘤过度分泌生长激素,使患者外貌变形,骨关节增大而手足粗壮等;泌乳素腺瘤分泌过量的泌乳素会造成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闭经,以及非哺乳期的异常乳汁分泌等,而男性患者最常出现性欲减退与性功能障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分泌过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患者出现典型的满月脸、水牛背、痤疮、脱发等症状。因此垂体瘤虽小却危害大,需要高度警惕。

那如果怀疑得了垂体瘤时,该做哪些检查呢?

建议到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全面完善内分泌激素、鞍区增强磁共振或动态磁共振等检查,以及相关并发症筛查。

得了垂体瘤是不是都要做手术啊?

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三种,应根据患者身体条件、肿瘤类型等情况综合分析,采取合适的方法。

功能性垂体瘤中的泌乳素瘤,通常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治疗的反应良好,一般首选药物治疗,只有少数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能耐受的患者,才考虑手术治疗;其余类型的功能性垂体瘤一般都需要积极手术治疗。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若引起占位效应,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直径小于1cm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可以通过定期磁共振检查随访瘤体是否呈进行性生长,必要时再行手术治疗,如无变化,继续随访。

做了手术后就能“一劳永逸”吗?

垂体瘤术后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垂体功能减退症、尿崩症、低钠血症、性功能低下等,术后垂体功能替代治疗是垂体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术后定期随访是及时监测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的关键部分,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定期复查,连续复查3次后,如果情况稳定,以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即可。

垂体瘤起病隐匿,病程缓慢,症状复杂,需要多科室共同配合进行诊疗,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仁济医院南院开启了神经内分泌多学科协作(MDT)诊疗工作室,通过MDT帮助患者获得了个性化、多学科、全方位的“一站式”高质量、高效率诊疗。

在神经内分泌MDT工作室中,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等专家一起接诊患者、讨论病情,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为患者制订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诊断不明的患者,先由内分泌科收入院行定性、定位诊断和内科综合治疗,明确诊断后需要手术的患者再转至神经外科实施外科治疗,术后患者继续在MDT工作室长期随访,评估手术疗效,以及进行术后长期内分泌功能评估和补充、替代治疗,让患者终生享受优质的治疗和服务。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