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治疗,临证备要。
2018年11月02日 【健康号】 杜国亮     阅读 8794

1.半夏为止呕之主药,《金匮要略》治呕吐,有大小半夏汤。朱良春认为:“半夏生用止之功始著。”因半夏传统的加工方法,先用清水浸泡十数日,先后加白矾、石灰、甘草再泡,不唯费时费功,而且久经浸泡,其镇吐之有效成分大量散失,药效大减。半夏生用久煮,则生者变熟,所以,生半夏入汤剂需注意单味先煎30分钟、至口尝无辣麻感后,再下余药。若与生姜同捣,然后入药煎效果更好。所以仲景书中,半夏只注一“洗”字,洗者洗去泥沙,故仲景所用半夏,皆生半夏(详见《金匮发微》)。且呕吐病人食入白矾加工过的
半夏,则更吐。同时也可配合山药作粥,借其稠黏留滯之力,药存胃腑。因山药在上能补肺生津,与半夏相伍,不虑其燥,在下能补肾敛冲,则冲气得养,自安其位,故用于呕吐剧烈者尤宜也。
2.大黄、甘草愈呕吐。食入即吐一症,以常法治之多不愈,《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食入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原文只12字,药仅大黄9g,甘草6g两味,每能收到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根据“食入即吐”为主,不必拘于热象有无。因大黄气味苦寒,能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故以为君,臣以甘草缓其中,使清升浊降,胃气顺面不逆,不治吐而吐自止。临证此方用于尿毒症所致吐,可立其效。
3.针灸止呕效果佳。治疗呕吐可配合针灸及穴位封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体针多选用具有止呕作用的内关、足三里、中院、公孙。耳针应配选胃、肝、交感、皮质下、神门。每天取2-3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用于神经性呕吐。
4.注意原发病因,不可见吐止吐。由于呕吐可涉及西医学之多种疾病,設临床上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应结合辨病治疗。同时,由于呕吐既是病态,又是祛除胃中病邪的一种反应。如遇伤食,停饮积痰,或误毒物时,当因势利导,给予探吐,以祛除病邪,故对因这些原因所致的欲吐不能或吐而未净者,不能一味止吐。
5.呕吐日久变证多:顽固性呕吐日久,多伤津损液耗气,引起气随津脱等变证。结合临床实际,可进行补充液体,或静脉推注生脉注射液,口服淡盐水等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杜国亮
主任医师/教授
涿州市中医院
中医科,消化内科,中...
消化内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溃疡性结肠炎,...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