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566

陈婉姬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中西医儿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咳嗽、哮喘、慢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腹泻、汗症、抽动症、遗尿、尿频、手足口病、营养不良、性早熟、小儿病后调理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冬病夏治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健脾助长膏”助长身高

孩子体质虚弱、胃口不佳、身材不高、发育不良,怎么办? “健脾助长膏”穴位贴敷助您孩子改善体质,增长身高。 “健脾助长膏”,源于陈婉姬主任中医师国家发明专利“小儿健脾膏”,为纯中药外用制剂,能增强体质,促进生长。专为体质弱,发育慢儿童青少年研制。穴位外敷,使用方便。 治疗时间、方法和作用:时间:全年均可,春夏季最优。 方法:特定穴位贴敷。 作用:健脾开胃、改善睡眠、增强体质、促进生长。适宜人群:1. 长期胃口不佳,睡眠不安,身高增长缓慢孩子。 2.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遗尿等疾病影响身高孩子。3.早产儿或出生低体重儿。就诊: 可在本网留言联系陈婉姬大夫。

发布了文章

中医夏调强体质——夏季调理,强免疫护健康

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呵护健康,方法很多,冬有冬令膏方,夏有夏季调理。现在开始,为满足患儿与家长需求,倾情推出“中医夏调强体质活动”。方法:采用药食两用为主的中药免煎颗粒配方冲服调理。服用时间:整个夏季适应症:各年龄均可,平素有:①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经常感冒咳嗽、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②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湿疹或有其他过敏症状。③生长发育迟缓,形体瘦弱矮小,食欲不振,自汗盗汗,遗尿,肥胖等。④功能性腹痛,消化功能弱,易积食、厌食、呕吐、消化不良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肌炎后遗症等。优点:个体化治疗,处方根据病情体质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疗效更佳。1.自助服用简单方便,免煎颗粒药量少,开水泡可调味。2.无“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皮肤红痒、疼痛、起疱等不适。3.克服冬病夏治千人一贴之缺点。4.无三伏天要求,调理时间灵活方便。就诊方式:可面诊也可网上,随时就诊,简单方便。本网留言给我即可联系。

发布了文章

春季来了,这些疾病又开始肆虐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2~3周发病。临床表现以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风疹病人为传染源,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者鼻咽部分泌物、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口集中的地方应注意通风,并经常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对年龄为1岁以上的儿童、育龄妇女和其他易感人群,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5、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病人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和疱疹液中,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接触传染,出疹前1日至疱疹完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水痘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6、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通常以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对易感者用腮腺炎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消灭苍蝇、坟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或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发布了文章

小儿发热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发热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症状,尽管是司空见惯,但当小儿发烧时,家长都是特别紧张,在护理过程中有时家长还会犯错,采用一些不当的方法,从而影响治疗与护理的效果。在此将一些家长护理发热患儿的错误做法指出,希望家长引以为戒。并提供一些饮食注意事项,希望大家重视。一、错误做法1、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当小儿发热时,有的家长怕小孩再受风,于是将小儿裹得严实。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散热降温,而且还会诱发小儿热性惊厥。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2、选用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来退热。人们通常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起到迅速退热的效果。实际上事与愿违。因为当孩子发热时,皮肤的血管扩张,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高浓度酒精、白酒或冷水擦浴会引起小儿血管强烈收缩,导致小儿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甚至加重小儿的缺氧,出现低氧血症。酒精擦浴已经淘汰,但是许多家长及老人并不知晓。正确的做法是:给小儿使用温水进行擦浴,擦浴的地方主要是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才能达到退温的效果。3、不正确使用退热药。有许多家长一看到小孩发热,恨不得用退热药马上给孩子快速退温(这经常是家长向医生下的命令);殊不知,降温过快并不表示病情有所好转,若是应用不当,还可引起小儿大汗淋漓,出现虚脱等不良反应,造成小儿不必要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若体温超过38.5℃,则可以服用退热药,在使用药物前,家长最好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4、随便给孩子服药。小儿发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的家长为了方便,常上药店自购药物给孩子吃。但是由于小儿的病情变化快,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加上小儿的肝脏解毒功能不足,肾脏发育不完善,故易受药物影响,造成脏器功能的损害。母亲感冒了,家长为防止小儿感染,就将自己服的感冒药给孩子服用,想起到防病的作用,可是孩子服药后会出现血尿,及药物性损害。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成人的药物,自购药物也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造成小儿不必要的伤害。5、盲目喂消炎药物。小儿发热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发热。但有一些家长,一见小儿发热,就盲目喂消炎药物,有的病人家长还要求用进口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在没有弄清小儿发热的真正原因下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菌群紊乱、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孩子身体康复。正确的做法是:小儿发热时,最好是上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6、小病大治,有点小病就要求挂盐水。有不少家长认为,挂盐水的降温效果好,可以补充水分,所以小儿一有点发热,主动要求挂盐水。殊不知挂盐水存在风险,可引起输液反应、交叉感染等等。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开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二、饮食及调护1.饮食宜清淡。发热时,整个身体的气血向上向外,相对而言,消化道的气血就减少,所以很多孩子发热的时候,会出现“不想吃东西”、“想吐或呕吐”、“腹胀腹痛或腹泻”,这些症状都是里面的气血减少后,脾胃虚弱,无力运化的表现。发热的时候,饮食宜清淡,以不增加脾胃负担为度,可以吃些“白粥”、“小米粥”、“菜粥”、“南瓜粥”,“豆腐羹”;热退后,适当调补,如“鸡汤”、“鸡蛋羹”、“肉糜”等。2.多喝暖水和热粥。外感发热是身体与“病毒”、“细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之间的一场战争。发热期间消耗最多就是“津液”,多喝暖水和热粥或以使“津液”得到补充。津液不枯,津液运行,汗才得出,大小便才能正常排泄。3.多泡脚。寒起于足下。袜子拖鞋要注意保暖、保持干燥,不要赤足在地板上走。泡脚时间宜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左右,可反复加热水,最好能出一些汗。4.物理降温方法。冰敷的方法宜于高热但没有“怕冷、寒战、鼻塞、清涕”的孩子,从中医的角度看,必要时辨证地使用;如果有“畏寒、鼻塞、流涕”的孩子,则宜用温水外敷的法子。5.如果畏寒无汗高热,可用退热药(如“美林”或“小儿退热栓”等)发汗退热,发汗过后,宜服热粥,粥内可加些冰糖。这样发汗而不伤正气,也能减少发热的反复。

发布了文章

哪些孩子适合使用膏方?

又到了冬令进补时候,在成人们热捧膏方进补的同时,不少家长也想趁机给孩子开上中药膏方进补,期望孩子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少生病。1.何为儿童膏方?儿童膏方一般选药以清补的平和的药材为主,如党参、太子参、白术等,膏药配方中米仁、扁豆、麦芽、山楂等中药食材,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食用,用冰糖、饴糖和红糖等来取代鹿角胶等成人膏方中常用的温补类药材,避免使用激素类中药饮片,少用滋腻碍胃之品。属于平和调补类型的膏方。2.哪些孩子适合服用膏方?服用膏方的小孩一般宜在4周岁以上。平时体质较弱或某些急慢性疾病缓解时,才需及时服用膏方调理。主要有以下四类小孩适宜膏方调理:①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经常感冒咳嗽、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②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湿疹或有其他过敏症状。 ③生长发育迟缓,形体瘦弱矮小,食欲不振,自汗盗汗,遗尿等。④其他疾病,如功能性腹痛,消化功能弱,易积食、厌食、呕吐、消化不良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肌炎后遗症等疾病。3.何时服用?一般宜在冬季(12月21-22日)至立春(2月4-5日)期间服用,45天左右服完。通常连续服膏方3年以上效果较佳。4.如何服用膏方?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孩子服用膏方的第1周,建议每日早晨空腹服用一汤匙,以利于药物吸收。如果空腹服用后自觉胃肠不适或食欲下降,也可在餐后30—90分钟后服用。如果患者消化功能正常或病情需要,一周后改为早、晚餐前各服用一次。5.膏方如何储存?膏制成后,用瓷罐盛储,亦可用搪瓷烧锅存放,不宜用铝锅作为容器。温度过高会使膏方变质,光照射时会影响膏的疗效,故宜放在冰箱冷藏或选择干燥、避光、空气流通等地方。6.服用膏方时有否饮食禁忌注意?服用膏方期间,建议避免进食辛辣、肥腻、生冷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不宜饮茶、咖啡、可乐等。不宜与牛奶同时服用(可间隔2小时以上服),因为其所含的钙、磷、铁等物质与滋补药中的有机物质易发生化学反应。如遇发热感冒,急性呕吐腹泻或者哮喘发作时应暂停服用,等病症缓解后才可继续服用。  7.服用膏方后出现不适症状怎么办?恶心:不要空腹服用,改在餐后1-2小时后服用,剂量及加水量适当减少,趁热服下。或以三片生姜加水煮沸后,取汁冲膏。腹泻:停服膏方,寻找原因。泻止后可继续服用,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便秘:稀释服用,或适当减半用量、延长服用时间,或在膏方中加入适量蜂蜜调服,同时饮食中增加杂粮蔬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百合炒西芹、小米粥、玉米面等办法来解决。腹胀、胃口不好:减少单次用量,待胃口好转后,再增加服用量,或者用陈皮6g、佛手片10g、谷芽30g,加水煮沸10分钟,取其汁冲膏。如有口臭、舌苔厚腻,应立即停服并及时就诊。8.温馨提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一般正常的健康儿童是不需要膏方调理的。代谢紊乱、肥胖儿、性早熟等患儿一般不使用儿童膏方治疗。适合滋补的儿童,即使选择了儿童膏方,也要配合合理膳食并在家长指导下适当锻炼,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发布了文章

小儿哮喘可以用补药吗?

哮喘分为虚喘和实喘,“虚则补之”是传统中医的基本治疗法则之一,所谓“补药”是针对“虚”而用的。因此,补药只适用于有虚证的哮喘小儿。虚证小儿哮喘一般可分为三型:  1.肺虚型:常于气温变化时发病,平素易感冒,畏冷易出汗。常用玉屏风散等药,不理想时,可用玉屏风散加桂枝汤治之。   2.脾虚型:患儿食少脘闷,腹胀,大便不实,常选二陈汤加党参、白术。若见痰湿内阻则加用苍术、厚朴以运脾化湿;若见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须仿理中汤法,于上方加用熟附块、干姜(或炮姜)以扶阳运脾。   3.肾虚型:哮喘痰咳之候均缓,以气短为主。常见于年长儿,尤其于过度活动之后,如运动、登高、负重、大喊等,则气短更为明显。治宜固肾益气,方用地黄汤加减。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进补不能蛮补、滥补。因此,要避免众多补药堆积使用,特别要慎用温肾壮阳的药物,以免引起“性早熟”。可尝试用药膳给患儿进补。   1.杏仁猪肺粥——宣肺降气,化痰止咳:杏仁10克,猪肺90克,粳米60克。将杏仁去皮尖,洗净。猪肺洗净,切块,放人锅内出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净。将洗净的粳米与杏仁、猪肺—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稀粥,调味即可。随量食用。 用于哮喘属于痰饮内盛者,症见咳嗽,痰多,呼吸不顺,甚则气喘,喉中哮鸣,胸脯满闷,脉滑等。   2.莱菔子粳米粥——健脾消食:莱菔子20克,粳米50克。莱菔子水研滤过,取汁约100毫升,加入粳米,再加水350毫升左右,煮为稀粥,每日两次,温热服食。有下气定喘的作用,适用于痰多气急,食欲不振,腹胀不适的患儿。   3.芡实核桃粥——补肾纳气定喘:芡实30克,核桃仁20克,红枣10个,粳米50克。以上各味与粳米同煮成粥,分次服食,也可常食。用于哮喘缓解期,属于肾虚不能纳气者,症见气短乏力,动则气促气急,畏寒肢冷,腰酸膝软,耳鸣,舌淡,苔白滑等。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