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434830

朱文辉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全身各关节疾患的精准诊断,擅长所有的膝、肩、踝、肘关节镜手术,对顽固性网球肘、跟腱炎、臀髂挛缩有独到的手术治疗方法;关节镜下微创切除腘窝囊肿;膝关节周围截骨术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单髁关节置换手术。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韧带损伤
关节炎
关节损伤
骨性关节炎
半月板损伤
疲劳
扭伤
肩袖损伤
交叉韧带损伤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损伤了要紧吗?

大家知道了膝盖里面有两根非常重要的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这两根韧带,像两根绳子一样,分别拉住大腿骨和小腿骨,维持我们膝盖的稳定。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会导致我们膝关节运动能力的明显下降。首先,由于交叉韧带的愈合能力非常差,交叉韧带损伤后,不能自行愈合,因此就丧失了稳定我们膝关节的作用。我们在运动中会出现明显的膝盖不稳,无法进行剧烈运动或急转、急停等动作。其次,交叉韧带损伤导致膝关节不稳,很容易造成我们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以及软骨的磨损,出现膝关节的疼痛和大腿肌肉的萎缩,使我们膝关节的运动能力进一步下降。交叉韧带损伤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我们的膝关节处于危险之中、发生更多损伤:半月板损伤、软骨磨损,造成膝关节的过早老化,病人比较年轻时就出现了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对关节来说就是到了终末阶段,不可逆转了。因此,前、后交叉韧带对我们的膝关节至关重要,损伤后一定要及时治疗,使我们膝关节的稳定性得到及时的重建,防止我们的膝关节进一步恶化。

发布了文章

非甾体类消炎药仅仅是止痛药吗?

很多人对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常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这是一种 “止痛药”、是为了缓解疼痛的,不到痛得不能忍受时就坚决不服用。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有必要在此理清这一问题。什么是非甾体类消炎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非甾体类消炎药是一大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的非激素类药物,如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吡罗昔康、塞来昔布等。“红、肿、热、痛”是炎症的主要四大症状,因此大家常把这类药物叫做“止痛药”,但止痛不是这类药物的直接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用于治疗各种关节炎的根本作用是控制炎症,通过抗炎作用而缓解疼痛,而不是简单的止痛,和吗啡、可待因等作用于神经的麻醉性止痛药是完全不同的,不存在成瘾性。 非甾体类消炎药如何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在试用期间应每日规律服用,期间不要停药。但由于此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建议一次使用周期不超过1月。因此,术后患者即使无明显疼痛也应该遵循医生医嘱短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非甾体消炎药是否可以联用?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非甾体类消炎药,会显著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同时使用2种或以上的非甾体类消炎药。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期间注意监测不良反应!使用此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包括纳差、厌食、腹痛等)和过敏反应,其次为肝肾功能异常等。治疗前、后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如出现明显胃肠道不适或大便颜色变黑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总结:1、非甾体抗炎药不仅仅是止痛药,主要通过控制炎症缓解疼痛,而不是简单的止痛;2、因病情需要在服用期间,若无不良反应,建议每日规律服用;3、为避免不良反应,每种非甾体消炎药连续使用不要超过1月,也不要同时服用2种或2种以上的消炎止痛药。附常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名称: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吲哚美辛(消炎痛)、奇诺力(舒林酸)、双氯芬酸钠(扶他林、英太青、戴芬等)、炎痛喜康、美洛昔康(莫比可)、塞来昔布(西乐葆)、依托考昔(安康信)、艾瑞昔布等。

发布了文章

肩痛的罪魁祸首

王先生肩膀痛了好几年了,听周围的朋友说是“肩周炎”,一直当成“肩周炎”治疗。其间,王先生尝试过口服药物、针灸、理疗、封闭针等治疗。但几年下来,钱花了不少,王先生的肩痛一直未见好转,于是王先生只能求助专家了。最终王先生经运动医学科专家诊断为“肩袖撕裂”并对其进行了关节镜微创手术。在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后,王先生的肩痛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王先生不由得慨叹:“如果早点找运动医学科专家看诊的话,就不用走这么多弯路,吃这么多苦头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那么,肩膀痛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呢?调查数据显示,60%的肩膀痛是由于肩袖损伤引起的;25%是肩峰撞击综合征引起的;10%是肩关节不稳引起的;还有5%是其它原因,包括粘连性关节囊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肩锁关节炎等。以上疾病为什么会引起我们肩膀的疼痛呢?首先,拿肩袖损伤来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肩袖会逐渐变得脆弱。当我们脆弱的肩袖受到某些原因的刺激就会发生撕裂(见下图)。撕裂的肩袖部位会反复产生炎症反应,从而造成我们肩膀的疼痛。这种疼痛多位于我们肩膀的顶部与前方,有时也会向外侧放射。其次,拿肩峰撞击综合征来说,也就是肩峰这块骨头由于各种原因长骨刺了(请看下方的图片)。多长出来的骨刺会对其下方的滑囊、肩袖组织等造成反复撞击,用不了多久,这些组织就会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引起我们肩膀的疼痛。再次,拿肩关节不稳定来说,它是指我们的肱骨头不能维持与肩胛盂的正常对合关系,出现前向、后向或者下方的偏移(请见下图)。对一个不稳定的肩关节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正常的肩部活动由于肱骨头的异常运动轨迹也会使得肩关节相应结构发生磨损甚至碰撞,最终激发局部炎症的产生,造成肩部的疼痛。最后,拿粘连性关节囊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冻结肩)来说,它是指我们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滑囊等软组织在不明原因下发生了炎症以及纤维样变,从而使得我们的肩膀不仅出现疼痛,同时还伴随着活动障碍(请见下图)。这种肩膀疼痛开始发作时很剧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减轻,关节活动则开始受限。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疼痛与关节活动受限又会有所改善。但有一部分患者的肩膀仍然会残留一些症状,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肩膀疼痛还有其它一些原因引起,我们在这儿就不再一一列举了。通过我们以上的介绍,您应该对肩痛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肩痛背后可是藏着很多“幕后黑手”哟!要抓捕这些“幕后黑手”只有借助专业人士,也就是运动医学专科的专家了。因此,对非专业人士的您来说,如果出现肩膀痛,建议您还是去正规医院运动医学科向专家们求助吧。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应该尽早诊治

半月板损伤是体育运动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运动创伤,约占膝关节损伤的50%。其原因是由于运动中关节活动的不协调,导致半月板卡在股骨和胫骨之间受到异常应力而发生撕裂。半月板损伤患者在走路时,尤其是上、下楼梯时,会感到下肢无力、疼痛,常常会打软腿,影响工作和生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半月板损伤后该如何治疗呢?在谈具体的治疗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半月板的生物力学、组织学特点以及功能。在膝关节屈伸活动中,内、外侧半月板的前后角是与胫骨平台一起进行前后运动的,而在膝关节旋转运动中,内、外侧半月板的体部是和股骨髁一起运动的。因此,如果我们的膝关节在屈伸运动的同时再加上扭转运动,我们的半月板就很容易损伤。半月板从组织学分类上属于纤维软骨组织,这类组织损伤后的自我愈合能力比较差,因此治疗起来比较棘手。但是,半月板对我们膝关节的功能有很重要的作用:(1)它可以吸收震荡,起减震缓冲的作用,保护关节软骨;(2)它可以起到滚珠的作用,改善股骨和胫骨之间形态匹配,使膝关节更加严密稳定;(3)它可以传导关节应力并防止股骨过度前滑;(4)它可以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屈及旋转;(5)它可以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半月板一旦损伤,上述功能不但会丧失,还会产生副作用。损伤后的半月板对膝关节来说就是破坏分子,只要我们的膝关节负重活动(如正常走路),它就会无时无刻磨损我们的膝关节。这样,没多久,我们的膝关节就会被磨坏,出现众所周知的骨性关节炎,使我们的膝关节功能丧失,给我们躯体带来痛苦。膝关节半月板撕裂大多数都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半月板的手术治疗有以下几种方式:全部切除、部分切除以及缝合修复。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最主要取决于我们人体半月板撕裂的情况:撕裂的部位、撕裂的类型、半月板本身的质地等。医生在术中的临时决断能力很重要,只有经验丰富的关节镜外科专家才能在术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准确的治疗方法。不同类型的半月板撕裂及治疗方法请见文后图片。半月板撕裂后,能缝合尽量缝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半月板撕裂是不能进行缝合的,只能做成形(也就是部分切除),如果强行缝合不适宜缝合的半月板,患者将面临再次手术的风险;还有一部分半月板撕裂同时需要做成形和缝合。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修复是最大程度保留损伤半月板的一种手术方法,但是由于半月板不同区域的血供不同,它修复后的愈合也是不同的。半月板根据血供情况可分为红-红区(血供丰富区)、红-白区(血供不丰富区)以及白-白区(血供缺乏区)。因此,我们在对撕裂的半月板进行缝合修复后,最好采取一些促进术后愈合的方法:如科学的康复锻炼、软骨营养药的使用等。总而言之,目前对于需要手术的半月板损伤治疗的一致观念是:1、 越早治疗越好;2、 能缝合就缝合;3、不能缝合的话,能保留的尽可能多地保留。目前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治疗都在关节镜下进行,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整个治疗过程基本不痛!我国已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大国,优秀运动员非常容易发生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我国运动医学界在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修复了无数的半月板,使国家运动员重返赛场,取得优异的成绩。 许许多多体育、健身爱好者,也因此恢复自己钟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强健身体,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当您的膝部损伤或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去运动医学专科就诊。不要因为您的认识误区而耽误了您宝贵的膝关节的治疗!健康的关节才能保证健康的生活!——朱文辉

发布了文章

警惕中老年人的“旅游膝”

陈先生今年56岁了,右膝关节痛了两个月,自己服点药、针灸、理疗等都不见好转,在医院门诊拍片也没检查出什么问题,症状却逐渐加重,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屈曲也困难。后经人介绍来到运动医学科,检查结果是右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伤,经专科微创手术后痊愈。但陈先生怎么也想不起有右膝关节外伤史。经专家提示,原来两月前陈先生跟随旅游团到外地旅游了十天。途中就有关节不适,回家后逐渐加重。无独有偶,50岁的张女士也有类似情况,但拖至半年后才到运动医学专科就诊,已是较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近几年来,随着中、老年人旅游活动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也做为中、老年人健身活动的一部分,有助于改善全身的心血管功能,增强体质;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在旅游中发生了膝关节损伤,旅游回家后出现持续的关节疼痛,甚至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运动医学专家们的关注。根据发病特点,我们把中、老年人在旅游期间发生的膝部损伤,常常是在半月板已退变、变性或者陈旧性损伤的基础上,出现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进一步损伤,可以合并韧带损伤、髌股关节炎、滑膜皱襞综合征、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等统称为“旅游膝”。平时的关节损伤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而“旅游膝”患者往往记不起有明确的外伤史,但进一步询问时却都有旅游史,旅游期间或其后出现关节不适、疼痛甚至关节活动障碍等情况。中年以后,人体膝关节开始出现退变,表现为关节软骨的承重能力下降,关节内半月板的弹性减低,抵抗外力损伤的能力下降。此外,膝关节周围肌肉是维持关节稳定性和正常活动的必要保证。但不幸的是,40岁以后,下肢肌力开始下降,下降幅度甚至达20%以上,并随着年龄增长,逐年降低。膝周肌力下降表现为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减弱,尤其是保护关节持续运动时间明显缩短,即“肌肉疲劳”。此时,如果关节长时间在一种姿势下突然变换体位,肌肉反应往往迟缓,不能及时收缩来稳定关节,导致关节损伤;再如果行走时间较长,比如1小时以上的持续行走、爬山,尤其是道路崎岖不平时需要关节过度保护的情况,肌肉往往容易疲劳,失去对关节的保护。人体半月板是衬垫在关节内起重要保护作用的结构,是膝关节最容易遭受损伤的组织。人体进入中年后,半月板开始出现退行性改变,极易在用力不当、疲劳、过度负荷等情况下出现损伤。以下情况都是旅游中常见的情况,比如乘坐交通工具1小时以上,到达目的地马上又开始观光旅游活动;或者跟随旅游团旅游,活动安排比较紧凑,每日的活动都在数小时以上,都易发生肌肉疲劳,造成膝关节的损伤。目前旅游公司组团时已重视对中、老年旅游者全身情况的检查,以防发生意外导致生命危险,但尚未普及对中、老年人关节损害知识的学习掌握。随着我国旅游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这方面知识应尽快的普及,注意在旅游中对关节部的保护,真正使中、老年人的旅游达到身心愉快的目的,避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遗憾。那么,中、老年人旅游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有效防止膝关节的损伤呢?首先,中老年旅游的目的应以休闲、锻炼身体为主,不要一味追求参观景点和观光。如果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参加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旅游团。旅游团组织者应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适时安排旅游。其次,中、老年人旅游前一定要做好自身适应性的准备工作,包括近期身体状况的评估,切忌大病初愈或感冒、腹泻时仍安排旅游;个人还应结合平时健身、锻炼的强度,选择相应强度的旅游项目和旅游时间;旅游时穿着应休闲,最好选用相应运动项目的服装、鞋袜,还应配备旅行背带、护膝等。以下是中老年人旅行时应注意的事项:1、坐乘交通工具中经常活动膝关节,到达目的地时不要马上站起拿行李,应先活动膝部几下,站起后让膝关节适应1-2分钟再去拿行李。2、安排好当日的饮食、休息。饮食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旅游期间,每日晨起不应有全身疲困、头晕、乏力等现象,否则就说明发生了过度疲劳,应减少当日的活动强度。3、旅游步行时每1小时左右应该休息一会儿,缓慢活动四肢、腰背,揉搓大腿、小腿肌肉。爬山时应注意定时坐下休息。上山时关节负荷较重;下山时大腿肌肉容易疲劳,都可能引起关节的损害,应该注意。以往有关节疾病者,应配戴护膝保护。4、中老年人健康情况差异较大,应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重要的是要有准确评估自己身体体力与耐力的意识。年龄较大觉得体力不支或途中有不适感时,应及时取消一些游览活动,在驻地休息恢复体力。最后,旅游后出现膝部不适或者疼痛时,回家后应休息数天,局部做理疗,贴敷药膏。如1-2周后仍不见好转,尤其是出现关节伸直或者屈曲受限等情况时应及时到运动医学专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失去早期治愈的机会。

发布了文章

前交叉韧带重建,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时机与年龄有关系吗?对于成年人,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时机与年龄没有任何关系。对于骨骺闭合或部分闭合的青少年患者,可常规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对于骨骺未闭合者,手术可能会对下肢的生长造成影响,但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很低,目前我们所对骨骺未闭合的患者也进行韧带重建手术。至于老年患者是否有必要手术,主要看患者的运动需求和身体条件。我们曾经做过70多岁患者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因为患者仍然想要跑步、打篮球,而且没有明显的骨关节退变,这时既有需求也有身体条件,就可以手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前交叉韧带一出现断裂,就需要立刻手术吗?手术是越快越好吗?有些患者在前交叉韧带刚刚断裂后就着急手术,觉得手术越快越好,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急性期(一般在伤后2周内)膝关节肿胀、疼痛,同时不能完全伸直或弯曲膝盖,这时不能着急手术。需要等到关节基本消肿,伸直和弯曲膝关节都不受影响时再手术。如果着急手术,术后的康复训练可能会比较麻烦。至于,能不能推迟1~2年再手术,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需要对受伤的膝关节做好保护以及练习好肌肉力量。至于前交叉韧带已经断裂十年以上,手术是否还有用,答案是肯定的。尤其对于膝关节退变不是太严重,骨关节病评级在3级以下的患者,做手术可以改善膝关节的运动稳定性。错过手术时机,会有哪些后果?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如果没有及时手术,很容易出现膝关节习惯性扭伤。膝关节频繁扭伤,关节内的其他组织就很容易受损,最常见的是半月板撕裂伤。此外,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导致膝关节退变、软骨损伤等继发病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只能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并不能100%恢复,毕竟重建后的韧带和原来的韧带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因此需要加强肌力练习来配合重建韧带一起维护膝关节的运动稳定性。此外,对于重建后是否能延缓膝关节的退变,目前存在争议,临床上尚无一致的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什么时候手术最好?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如果伤腿的肌肉力量还不错,过了急性期就需要手术,而且越快越好。如果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了较轻的内侧副韧带断裂,可以先行直夹板固定保守治疗内侧副韧带,如果内侧副韧带损伤严重,建议在两周之内手术。因为内侧副韧带在损伤的两周之内缝合相对容易,三周以上手术难度会加大。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1.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术前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因为前交叉韧带刚刚断裂时,肌肉力量还没有受到影响,等到断裂时间比较长时,肌肉会出现废用性萎缩,力量变差。而手术后第二天患者就需要下地走路,进行肌肉力量锻炼。如果术前肌肉力量没有锻炼好,会对术后的康复造成影响。因此,我会建议患者术前就把伤腿的肌肉力量锻炼好,最好能够达到另一条腿70%~80%的水平;2.手术要等到急性期以后,膝关节肿胀基本消失,同时屈膝、伸膝的角度基本接近正常;3.除了检查化验没有问题外,患者本身也需要调节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积极与医生沟通,不要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4.手术前后都需要清淡饮食,不要大补,尤忌烟酒和大鱼大肉。因为清淡饮食不仅不容易导致上火,也有利于降低术后感染的几率。如何找您手术,并保持长期联系?如果患者需要手术,只能通过门诊就诊后预约。目前网络咨询比较流行,很多患者在网上提供了片子,描述了症状,医生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但网络咨询不能代替面对面的诊疗,因为1.有时患者不能100%准确地描述清楚自己的情况。2.没有查体无法判断膝关节的状态。3.医患最需要的就是沟通和交流,网上看到的是病,但医生医治的是病人。因此,在网络咨询后需要患者到门诊就诊,以便医生准确地查看患者的病情,了解能否通过手术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患者也能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知道医生是否值得信任。其他相关文章目录1.前交叉韧带断了,不手术能治好吗?2.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和正常人一样吗?3.前交叉韧带重建,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发布了文章

肩袖撕裂手术治疗最新进展

肩袖撕裂在运动医学科门诊非常常见。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多数没有明确外伤史。肩袖损伤英文名称为“rotator cuff tears”,这个“tears”是撕裂的意思,而不是外伤的意思。因此,外伤史并不是诊断肩袖撕裂必须的条件。肩袖撕裂最主要的症状是肩关节疼痛,且经常在做过顶动作时加重,主动活动时疼痛更加明显,严重时夜间会痛醒(83%)。但是疼痛位置多不确切,疼痛呈钝性、游走性,多在肩关节前、后边缘,可放射到三角肌止点、肘关节、前臂等部位,需要与颈椎病鉴别。肩袖撕裂通常会导致肩关节无力、主动活动丧失,主要是前屈、外展、外旋或内旋力量减弱,肩关节功能明显下降。应该注意的是肩袖撕裂造成的上肢肌力减弱,仍能保证上肢可以完成上抬动作,如果上肢完全无法上抬,应考虑臂从神经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早期,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能完全保留,疼痛可导致一定程度的主动活动受限;到了后期,会出现粘连性关节囊炎导致被动活动受影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肩袖撕裂如果不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并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肩袖撕裂的治疗,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一旦确诊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因为随着病程的延长,肩袖撕裂的程度会加重(会由部分撕裂变为全层撕裂),撕裂口会扩大,且肌腱会发生变性(脂肪样变)、肌腱质量下降(脂肪浸润)影响术后肩袖的愈合。因此我们认为保守治疗时间不应过长,以3个月为宜。慢性撕裂病例经3个月系统的保守治疗无效,或50岁以下急性损伤病史伴肩关节外旋、外展、主动上举受限,影像学证实肩袖撕裂者,宜尽早手术修补。肩袖撕裂可分为部分撕裂与全层撕裂。部分撕裂可分为3类,即滑囊面部分撕裂、肌腱内撕裂、关节腔面部分撕裂,每一类根据撕裂深度又分为3度:Ⅰ度:深度<3mm,ⅱ度:深度为3~6mm,ⅲ度:深度>6mm或超过肌腱全厚的50%。全层撕裂根据Cofield提出的分类方法按照撕裂口大小分为4类:5cm为巨大撕裂。肩袖撕裂手术治疗的目的有:①重建肩袖力偶、恢复力学平衡;②最大程度恢复肩袖组织对足印区的覆盖,为腱-骨愈合创造良好条件;③获得可靠的初始固定强度,为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锻炼创造条件;④扩大肩峰下间隙、去除撞击因素;⑤处理疼痛根源,改善功能。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多种,根据不同的撕裂类型,手术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Ⅲ度部分撕裂与撕裂口<5cm的全层撕裂,采用带线锚钉进行缝合。带线锚钉缝合法包括单排锚钉固定缝合法、双排锚钉固定缝合法与缝线桥缝合法。单、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之间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缝线桥缝合技术具有生物力学优势,可减少再撕裂发生率。撕裂口>5cm或至少累及2根肩袖肌腱完全撕裂的巨大肩袖撕裂(MRCT),相对于普通肩袖撕裂而言,不仅仅是撕裂口大小的差异,还包括肩关节生物力学的改变、肩袖回缩粘连、肌腱瘢痕化、肩袖肌肉萎缩和脂肪变性等的差异。根据撕裂肌腱范围的不同,巨大肩袖撕裂被划分为前上型巨大撕裂和后上型巨大撕裂。大多数巨大肩袖撕裂是后上型,即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撕裂,可能伴随小圆肌腱撕裂。前上型巨大撕裂为冈上肌腱合并肩胛下肌腱撕裂,如果同时喙肩弓被破坏,肱骨头将向前上方脱出。巨大肩袖撕裂的修复一直是运动医学医生的一种挑战。以往采取的方法有:清创术、单纯肩峰下清理和减压术、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或固定术、肩袖部分修复术等,以上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肩关节症状,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对功能要求较低的患者。但对于较年轻且要求具有一定生活质量的患者来说,以上手术方法不能满足患者要求。近年来,我们在积累了丰富的肩袖撕裂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在肩袖撕裂的手术治疗方面开展了一些针对复杂与巨大的肩袖撕裂新型且较有效的手术方法。这些手术方法包括:分层缝合术、肌腱转位(背阔肌、胸大肌等 )术、补片增强技术、上关节囊重建技术、反肩置换技术等。分层缝合技术:巨大肩袖撕裂的撕裂口往往不是规则的,会出现一种分层现象,不同层的肩袖组织回缩量不同。如果按照传统缝合方法将不同层的肩袖组织作为一层进行统一缝合,会发生缝合后的肩袖组织内张力不一致,不利于肩袖组织愈合,增加缝合后再撕裂的风险。按照不同张力进行分层缝合就能避免这一弊端。肌腱转位(背阔肌、胸大肌等)技术:可供转位的肌腱有背阔肌、大圆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及斜方肌等。但肌腱转位手术是一个复杂的外科手术,术后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主要适用于年轻、活动能力强且对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补片增强技术:对于虽然可以修复的巨大肩袖撕裂,但肩袖肌腱质量差、脂肪浸润严重、修复张力大、术后有再断裂可能的患者,补片可作为加强材料。补片的材料包括不可吸收材料补片、细胞外基质补片、人工可吸收支架补片,小肠黏膜上皮补片等。上关节囊重建技术:巨大肩袖撕裂会造成盂肱关节上方稳定性的缺失,肩关节旋转中心上移,肩袖肌肉功能的丧失。关节镜下重建上关节囊就是为了恢复肩关节上方稳定性、下压肱骨头使其回到正常的解剖位置,使肩关节的力偶重新得以平衡。可使用的重建材料有自体肌腱(如阔筋膜)、异体肌腱、人工材料以及“三明治”材料(以上材料的组合)。反肩置换技术:对于巨大肩袖撕裂并发严重的肩关节病变,如关节软骨严重破坏、大量骨赘形成者,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成为手术治疗的最后选择。反肩置换术内移了肩关节旋转中心而延长了肩外展时三角肌的力臂,肱骨侧假体近段下移也使肩外展的三角肌张力增高,使三角肌在肩袖功能缺失情况下可以发挥外展和稳定肩关节的作用。以上手术方法都是针对复杂、难治的肩袖撕裂来设计的。不同的撕裂情况会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具体的手术方法则是由专科医师来制定的。拥有了以上的手术技术,您的一切肩袖问题尽在我们掌握之中!

发布了文章

踝关节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练习方法(含图片)-北医三院运...

踝关节扭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关节运动损伤。当然,不在运动中照样非常容易发生,例如下楼梯或者踩在不平坦的地面上引起也非常多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 而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状态跟预防踝关节扭伤有非常大的关系。但我们该如何练习这方面的能力呢?给大家看图说话吧: 图1:单或者双足提踵(提起脚后跟)练习:既是最方便、最容易做到,也是非常有效的既练习肌肉力量又练习平衡能力的好方法。 具体练习次数可以每次自行根据踝关节情况制定一个数,例如20或者30次等等,每次坚持5-10秒,或者一直练习到疲劳为止,这就算做一组。然后休息2分钟左右,重复练习,仍按照之前定的次数或者仍然到疲劳。一般重复3-4组,可以起到效果。 图2:站在软垫子上面练习平衡能力 图3:用橡皮筋练习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用橡皮筋作为阻力来源,让踝关节向不同的方向进行抗阻力练习,就会增强相应方向的肌肉力量。 其练习次数和组数同提踵练习

发布了文章

前交叉韧带术后锻炼,晚痛不如早痛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开展训练对于术后康复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当患者手术麻醉消退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其中,需要患者术后立即进行的康复训练有:1. 踝泵练习:用最大力向上勾脚尖5秒后再向下踩5秒,每天多次进行。这种动作可有效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2. 股四头肌收缩训练:通俗地讲就是绷劲。患者用力收缩大腿前侧肌肉5秒后放松2秒,每天多次进行。这种训练可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对髌骨有提拉作用,防止关节粘连。3. 直抬腿练习:如果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术后当天即可开始;如果患者不能忍受疼痛,术后第2~3天进行即可,但最迟不能超过3天。所谓直抬腿练习,就是膝关节伸直抬离床面30度,约375px,持续至力竭。   图:踝泵练习                                  图:直抬腿练习无论是踝泵练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还是直抬腿练习,都属于肌肉力量练习。虽然强度高,但并不会让患者很痛苦。真正让患者头疼的是关节活动度的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就是屈伸练习,常用方法就是弯腿。而因为害怕疼痛,很多患者不敢尝试弯腿练习,导致弯腿进度较慢。要知道,进度慢会造成关节粘连,而粘连后会极大影响关节功能,这时可能需要进行推拿,甚至做关节粘连松解术。如果完全不进行弯腿练习,任由粘连发展下去,术后2~3月,膝关节内的粘连就像涂了520胶水一样,完全掰不开了,那时患者疼痛感更甚。而在术后早期,关节刚刚粘上不久,进行弯腿练习可以轻而易举地掰开。因此,晚痛不如早痛,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十分重要。虽然锻炼关节活动度需要尽早开始,但并不需要过度地、高强度训练。一般而言,弯腿练习一天只允许练一次,甚至每2天练一次亦可,而且每次建议不要超过15分钟。而肌肉力量锻炼强调每天多次练习,越练习肌肉力量恢复越好。但弯腿练习不同,练习过多,关节会出现肿胀、疼痛,之后关节变僵硬,活动度反而越来越小。总之,关节活动度训练需要尽早进行,但也不能过度刺激。至于关节活动度练习是否会将韧带掰断,这个患者完全不必担忧。因为医生在手术时将肌腱固定得非常牢靠,而且屈伸练习对于韧带、肌腱的影响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已经发生粘连,等到术后半年再去掰,这时不仅韧带有可能会掰断,骨头都有可能会发生骨折,此时需要找专业医生处理。

发布了文章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本文章内容已经更新,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防治》一文中,敬请前往阅读。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都会收到一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上面详细列举了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康复内容。事实上,即便有这个康复计划,患者朋友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扰。在门诊复查和术后患者电话咨询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将此类问题做一总结并提出注意事项,以供参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一、术后常见症状1. 后方疼痛现在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主流技术是用自体腘绳肌腱。术后的这种疼痛一般为取腱时取腱器造成皮下组织、深筋膜等损伤引起,表现为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疼痛。此类疼痛一般持续至术后1周左右,也有患者根本就没有此类疼痛。有时会有少量出血渗至皮下也会有刺激从而产生疼痛。患者可以自己观察,若看到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的皮下有淤血,轻度压痛,没有明显肿胀,就是正常现象。这种疼痛较轻或仅有压痛,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出现,会持续3-4周。2. 体温升高术后体温轻度升高,在38℃以内,持续不过4天,一般为术后吸收热,属正常情况。如果体温超过38℃或体温尽管在37.5℃左右但持续时间大于4天,要警惕术后感染或呼吸道等感染,需尽快就医。3. 关节肿胀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一般都会有肿胀,因软骨等损伤的程度不同,肿胀的程度也不一样。较轻的患者在术后4-6周肿胀就会好转,一般在术后3个月内可以消肿,如果软骨损伤较重,术后6-8个月膝关节肿胀的患者也有。一般建议3个月以上膝关节没有消肿的患者要及时就医。膝关节肿胀一般为积液引起,若感觉膝关节肿胀很明显、张力很大(有时会伴有体温升高),应看门诊,由手术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等。3个月以内的轻度肿胀,若正在进行膝关节屈膝等角度康复,可加强冰敷(详见后述)。若膝关节活动度已经恢复,可以外用关节洗药、口服扶他林等进行消炎,同时加强膝关节肌力练习(详见后述)。4. 内踝淤血重建前交叉韧带取腱处或者骨道口会有少量出血,出血量若在20-30ml以上则不能在其附近吸收。不能吸收的出血会沿着皮下与深筋膜之间的间隙向下流之内踝处停留,慢慢渗出,在皮下形成青紫等淤血的表现,按之有轻度疼痛。这种现象一般在术后7-10天出现,持续3-4周。有时淤血也会在胫骨前方或者表现为胫骨前方的肿胀等,可局部热敷、加强踝泵练习,促进其吸收。5. 皮肤麻木这种麻木的特殊区域是取腱切口的前下外侧或者小腿内侧,其它区域麻木需就医。此类皮肤麻木的原因为取腘绳肌腱时隐神经损伤,有临床研究认为取腱时用斜切口可以减少隐神经的损伤,但仍不能有效避免。这种麻木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是会引起轻度不适或恐慌。大部分麻木感在术后3个月-6个月恢复,恢复初期可有局部皮肤的虫咬感或者发痒的感觉,不必担心;有的要延续到术后1年左右才可恢复。6. 行走不利所谓行走不利即是行走时有“瘸”的现象。一般多见于术后膝关节伸直受限,术后早期有些患者往往注重于屈膝练习,伸直往往差3-5°,这样患者在行走时患膝会“拖后腿”,造成瘸的现象。这种情况应该到门诊找手术医生,由医生除外其它导致膝关节伸直受限的原因后及时加强伸直练习。还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解决方法是加强力量练习。二是合并软骨修复、半月板缝合等手术,负重行走较一般重建手术延后,解决方法是适当增加行走时间,找双下肢平衡的感觉。行走不利的另外一个常见现象是膝关节屈伸时灵活度不够,这种情形一般在术后2个月左右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后表现尤其明显,与患者此时的期望值较高有关。正常的灵活度不够一般在活动后会有好转,术后5个月左右时,膝关节的灵活度一般会完全恢复正常。二、康复时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 支具佩带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交叉韧带术后佩带支具俗称“弯夹板”。夹板的使用一般需严格按照康复要求进行,第一个月24小时佩带,第二个月晚上睡觉时可拆下,第三个月出门行走时需佩带。有些膝关节肌肉力量较好的患者,应由医生决定是否提前结束夹板的使用。夹板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保护重建韧带,避免使其受到过度牵拉;当然,保护过度了,膝关节肌肉就会萎缩,这两者之间的权衡须与医生商讨。佩带支具的常见问题是“下坠”。解决的经验来自患者:用一折叠毛巾包绕内踝上方一周,然后将最下方的尼龙搭扣在毛巾上裹紧,依次从下往上系紧尼龙搭扣。2. 屈膝练习屈膝时会产生疼痛,因人而异。严格按照康复程序练习的患者,一般不会有问题。同时行半月板缝合、内侧副韧带等膝关节其它稳定结构修复手术的患者,屈膝会有一些困难,疼痛的程度稍重,要有毅力。需要注意的是,屈膝练习时,从伸直到既定屈膝角度不要太快,一般进行时间为10-20分钟,到了既定角度,要停留10分钟,停留时即可开始冰敷。伸直后,可用手揉捏膝关节上、内、外肌肉,感知其僵硬程度并与对侧做对比,若有僵硬,可自行按摩使之放松。屈膝练习最重要的就是放松,有的患者放松很好,屈膝就会很顺利,屈膝时疼痛轻微,屈膝完毕疼痛即止。有的患者比较紧张,主要是怕痛,屈膝就会有困难。后一类患者如果较长时间都不能学会放松,导致屈膝进程过缓,主要表现为每次屈膝时都会“很痛”,屈膝之后膝关节的疼痛时间大于5分钟,需及时求助手术医生。前一类患者也不要操之过急,屈膝进程太快,尤其是术后6周左右时,易使重建韧带发生松弛。需要注意的是,术后6周时,部分患者自我感觉很好,能够戴着支具或者不佩戴支具进行慢跑或快跑等,很是危险。3. 学会冰敷冰敷与屈膝进程密切相关。屈膝时及屈膝后均要冰敷。准备冰袋:超市购物的大塑料袋,内装水600ml-800ml,置入冰块,冰块与水的比例约1:1,上述冰水混合物的量可根据膝关节大小自行调整。扎紧袋口,尽量排除口袋内空气,这样冰袋容易贴服。冰敷部位:膝关节前方、内外侧。屈膝练习时疼痛的部位一定要纳入冰敷。注意事项:冰袋与皮肤之间用一毛巾相隔;术后不久的患者,伤口有敷料覆盖,冰敷时须将敷料拆除一部分,保留2-3层纱布(代替前述“毛巾”)即可,纱布与冰袋之间可放置一层保鲜膜防水;每次冰敷持续20分钟左右,头次冰敷可能要持续25-30分钟,这样会感觉到整个关节内部都“凉透”;皮肤冰痛持续5分钟要停止冰敷,防止冻伤;两次冰敷间隔40-60分钟,一次屈膝练习后冰敷6次;根据次日膝关节肿胀的程度调整冰敷的次数,逐渐掌握适应自己的冰敷次数,屈膝练习期间以膝关节轻度肿胀(可在复查时让医生协助判断)或者不肿为宜。4. 静蹲练习静蹲不仅可以练习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正确的静蹲姿势及时长对腰椎、颈椎等都有好处。正确的静蹲姿势康复方案中有,这里所要强调的是:1.静蹲之前一般要经历一段时间直抬腿练习,注意增加直抬腿的时间和负荷(在小腿上加重物),一般推荐直抬腿将患膝肌肉力量达到正常的80%以上再进行静蹲练习。2.静蹲时,后背不能倚在墙上,不能让墙分担体重!3.膝关节屈曲角度不要太大,除了少数肌肉力量较强的患者,一般膝关节屈曲不要超过60°。4.静蹲时,腰挺直、头后伸,除了膝关节肌肉紧张外,身体其余部分均须放松。5.练习后,膝关节前方、内侧肌肉疼痛是练习姿势正确的有效证据。请注意,静蹲后膝关节内疼痛加重是异常表现,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加重髌股关节软骨病变。凡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改变方式:一是患膝肌肉力量改善不够,要加强直抬腿练习。二是静蹲时未避开痛点。6.静蹲的时间必须要节节提高,不能停滞不前,这样肌力才会顺利增长。7.练习时可用种种娱乐方法来转移疲劳,比如说看电视、电影,听音乐、听有声小说等等。5. 关节内响膝关节活动度练习顺利后期,开始正常行走了。有一些患者会发现膝关节内会有响声,有些响声较小,只能感觉到,有一些患者响声较大,为明确的弹响。响声的原因很多,半月板切除、脂肪垫区瘢痕化、肌肉萎缩都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常见的弹响原因。这些,通过肌肉力量练习及关节活动适应性训练都可以纠正,大部分患者发现弹响的时间为术后1个月左右,术后6个月左右就可渐趋消失。需要说明的是,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等是导致膝关节弹响的病理性临床症状。这在手术记录当中可以查阅,此类患者一般会伴有膝前区的疼痛、酸胀等不适,上下楼尤其明显。有这些临床表现的患者须经常与医生沟通,及时获得征对髌骨软化症的治疗措施。6. 肌肉挛缩术后6周左右,少数患者在作主动屈膝时会闻及大腿后方的响声,随之发现该部位“包块”或者“凹陷”。此为半腱肌的肌腱被取后,肌肉主动收缩时缺乏远端肌腱对抗,半腱肌本身与周围肌肉等结构粘连不够牢靠或者肌肉本身相对强壮导致。作者本人在今年发现一例。我所医生调查显示此类情况发生率较低,此前有记忆的大概2-3例,但不排除有问题未就诊者。查阅文献见一篇报道,23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半腱肌挛缩,其余半腱肌腱可再生,术后的屈膝肌力有差异,但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无显著差异。发生此类问题后,建议患者首先找医生门诊检查明确诊断以便获得及时的应对措施。运动医学的手术患者在术后基本上都会经历一个康复过程。我的体会是患者和医生的及时、全面、有效的交流最为重要。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提供信息或者医生获得信息不全,对康复进程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医生不是患者,当然也就不能体会到康复进程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有效的沟通是相辅相成、互相提高的过程。

发布了文章

膝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一.初期(0~7天)1.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尝试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2.术后第1天:⑴(留置导尿和引流管拔除后 )可拄拐,患肢不负重(不粘地面)下地行走,患肢会感觉沉重胀痛属正常。 ⑵ 仰卧直腿抬高练习(支具锁直)10次/组,2组/日 踝泵运动 300~500次/天(部分患者开始直抬腿练习无法抬起属正常现象,不要中断试图抬起练习)3.术后3天~7天: 下肢行走练习:重复上述2内容,患肢可逐渐负重,带支具拄拐下地行走,拄拐时间距离由少到多(支具一定要带好,保持伸直状态) 关节活动练习:术后一周内不进行屈伸练习,第7天开始患膝屈伸练习(每日1~3次,每次需有进步,),上午屈膝练习。术后2周屈膝达到90~100度。二.早期(8天~4周)1. 下肢肌力练习:仰卧直腿抬高练习10次/组,4组/日,拄拐行走(如肿胀较重,行走可酌情减少)时间和距离由少到多。2. 关节活动练习:坐位垂腿练习(或坐位顶屈练习),4周时屈曲角度应达到100度。3.术后14天拆线4.术后5周弃单拐,一个半月不扶拐。三.中期(5周~3个月)1. 下肢肌力练习:仰卧直腿抬高练习10次/组,4组/日,无辅助行走。术后三个月开始靠墙静蹲练习,1~5分钟/次,5~10次/组,间隔10秒做下一组,2组/天2. 关节活动练习:坐位垂腿练习(或坐位顶屈练习),6周时屈曲角度应达到120度。四.后期(4个月~12个月)1. 小跳,侧行,倒行,慢跑,游泳(禁止蛙泳,且由于偶有腿部肌肉痉挛,避开深水区);2. 灵活性训练与技巧训练,如侧走坡路;3. 6个月膝活动范围应大于130°,可恢复非身体接触性体育活动,每周继续训练2~3次。4. 12个月后,大腿周径恢复95%以上,恢复竞技性、对抗性、身体接触性体育比赛。注意:1. 支具需带三个月,需要垂腿或静蹲练习时摘下支具;2. 不要热敷 ,屈曲练习后可冰敷;3. 坐床边垂腿时 卸下支具 可反复缓慢屈伸;3. 如果肿胀严重可酌情减小关节活动练习;4.术后的初期到中期肌肉有一个从术后的萎缩到逐渐修复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患肢感觉无力属正常。5.上文提到的训练动作在康复教育页有相应解释。6.ENDOBUTTON卡扣过飞机安检不受影响。

发布了文章

如何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浪潮在我国的掀起并逐步推向高潮,运动损伤也经常发生在你我身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我们运动时为什么会发生损伤?如何能避免这些损伤呢?1、思想上不够重视。如果我们运动时很随意,随时随地想起来运动就运动了,不管当时的着装、场地、气候等,那运动损伤就离我们不远了。因此,我们每次运动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2、准备活动的缺乏或不当。我们有些人在运动前从来不做准备活动,有些人做了准备活动,但却不够不充分,结果我们的身体还没活动开来,在正式运动中就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我们有些人准备活动做得过于充分,还未进入正式运动,身体已经出现疲劳。当我们正式运动时,身体机能处于疲劳状态,此时容易发生动作失误而导致运动损伤。因此,我们在每次正式运动前都要做准备活动,而且要做合理的准备活动。3、忽视整理活动。每次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很重要。通过整理活动可以使我们运动后紧张的肌肉逐渐放松,使我们从运动状态转向停止运动状态之间有一个缓冲、逐渐恢复平静的过程。如果我们戛然停止运动,会造成我们运动系统(肌肉、骨骼、肌腱、韧带、软骨等)的慢性损伤,也会造成我们内脏系统的运动损伤。4、运动时忽略了量力而行的原则我们每个人的运动能力都不同,这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关。我们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和协调性等几个方面。这些身体素质有天生的成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增强。因此,我们在做运动时,一定要根据我们当时的身体素质情况来确定运动方式与运动量。5、忽视了运动时自身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当我们休息不好、工作过于繁忙造成身体疲劳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心情不佳时参加运动,此时会因为我们的运动系统的力量、灵敏度、耐力和神经中枢调控能力等均下降,在运动时很可能发生运动技术上的错误而引起运动损伤。6、对天气、场地、运动器材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忽略。天气寒冷、场地条件差、运动器材设备老化都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对这些因素我们在安排自己的运动时不要忽视了。了解以上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让我们防患于未然,使我们能更科学、更安心地去运动,能真正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

发布了文章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为什么要练伸膝?

在我们医院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术后第二天都会被要求练习被动伸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膝关节的功能上,伸膝的功能比屈膝的功能更重要,因为如果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走路一定是会跛行的。所以在术后,我们都格外强调伸膝的功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那么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早期练习伸膝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1.关节损伤造成的伸膝受限:在前交叉韧带损伤初期,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膝关节严重的肿胀。我们膝关节的关节囊在30°的角度时是比较松弛的,所以很多患者都喜欢在这个角度休息,那么久而久之,膝关节就不能 伸直了。还有的患者,在膝关节损伤时,会伴有半月板或软骨的损伤,造成关节内的卡压(比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造成的关节绞锁),这时关节也会出现明显的活动受限。所以在术后早期,我们就要积极的练习伸直。2.防止瘢痕占位:瘢痕增生是关节镜术后的常见现象,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如果不在早期进行伸膝练习,有一些瘢痕会在重建的前交叉韧带前到髁间窝之间生长,久而久之形成占位(如Cyclops病变),造成伸膝功能的障碍。3.取肌腱:现阶段我们大部分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所利用的移植物,都是自体腘绳肌肌腱,取肌腱也相当于一次损伤,对于这种损伤的处理办法,与肌肉拉伤类似,就是要早期在伸长位固定,防止瘢痕挛缩愈合。很多患者在术后喜欢微屈膝关节休息,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伸膝受限。我之前听说过有不少人,甚至是医务工作者,担心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练习伸直,会有造成移植物的撞击或松弛。其实这点大可不必担心。现在手术大夫对于前交叉韧带的骨道与点位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接近解剖重建。只要患者没有严重的关节松弛症(Beighton评分较高),就不用过度担心。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术后髌骨活动功能恢复对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意义重大

髌骨是膝关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膝关节伸直功能的正常发挥。髌骨后方的关节面与股骨滑车的前面构成了髌股关节,髌骨前方有膝关节伸直的重要肌肉——股四头肌及其肌腱(髌骨上方为股四头肌肌腱,髌骨下方为髌腱)跨过。因此,髌骨不但参与了膝关节关节面的组成,还影响着我们膝关节重要的股四头肌力学功能的发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髌股关节之间的接触面积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我们膝关节的屈、伸过程中,髌骨也是要做相应的运动。具体的运动规律是这样的:在膝关节完全伸直时,髌股关节面之间是不接触的。自屈膝15°开始,髌股外侧关节面首先接触,内侧关节面要到屈膝30°~40°才开始接触。在膝关节屈曲过程中小于90°时接触面自远端(小腿端)向近端(大腿端)移动,90°时接触面主要集中在髌股关节面的上极,大于90°接触面又回到了髌股关节面中部并分居两侧。当屈膝超过120°时,髌骨内侧仅剩一小部分关节面与股骨内侧髁保持接触。另外,屈膝超过90°时股四头肌腱会与股骨髁滑车发生接触,即“腱股接触”,并且随着屈膝角度的增大接触区域也相应增大。简言之,髌骨在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动非常复杂,具有三维性。在膝关节由伸到屈过程中,髌骨从股骨滑车上部向下滑行,先向内侧移动和倾斜,再向外侧移动和倾斜。我们的膝关节在接受了手术后,特别是修复或重建手术后,膝关节需要制动一些时日。这里插一句,我们如何判断自己的手术是不是修复或重建手术呢?您只要看术后医生是否用石膏或支具等固定物将您的膝关节做了临时固定就可以进行判断了。我们的膝关节被固定一段时日后,会出现关节活动度障碍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中大家通常都会注重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的恢复,而往往会忽略髌骨活动功能的恢复。但髌骨活动功能如果不能恢复的话,会给我们整个膝关节功能带来不小的影响,我们就会觉得总有些不得劲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的髌骨活动度下降了,一方面会破坏膝关节伸、屈力矩的平衡,失去力学传导及杠杆支点的作用,造成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恢复的障碍;另一方面,髌骨活动度下降了会因为不能随着膝关节屈、伸活动而活动,从而造成我们膝关节屈、伸功能尤其是屈膝功能的障碍;最后,髌骨活动度下降了会因为髌骨活动与膝关节屈伸活动不协调而加重髌股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髌股关节过早老化。因此,髌骨活动度的恢复对整个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我们术后一定不要忽略了髌骨活动度恢复的锻炼!具体的锻炼方法可以参考以下视频。需要说明的是,在做髌骨活动度恢复锻炼时,要缓慢用力,在活动到极限位置时保持10秒左右,充分牵拉再放松。不要快速反复推动。每个方向(上、下、左、右)10次左右,不宜过多。同时必须注意施力的方向,尽量避免推动髌骨时向下压迫髌骨的分力过大。否则在推动髌骨的同时会压迫髌骨与股骨滑车摩擦造成关节面软骨的磨损,人为地造成膝关节的损伤。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正规医院康复科找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指导与治疗。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几点误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寿命显著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已引起国家社会的极大关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由于关节持续疼痛,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妨碍日常行走,因此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许多中、老年人为此四处求医,久治无效,为疾所困。不仅身体遭受病痛折磨,精神上也陷入困惑、烦闷状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我们在医疗实践中发现,许多老年人根据片面的信息,采用了背离科学治疗的途径,甚至丧失治疗信心。导致严重的后果。其实,只要认真纠正对这一疾病认识上的误区,选择正确的防治措施,完全有可能使广大患者摆脱困境,重返健康。误区1、”既然是老年病,只能依靠医生治疗。”实际上骨性关节炎是人类身体老化、退变过程在膝关节部位的表现。如同老年人牙齿老化,宜食松软食物一样,膝关节老化也应避免青壮年时期承受的剧烈活动。许多早期、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只要按照医生指导,改变运动(活动)方式,降低膝关节活动强度,症状就可以明显减轻。误区2、”既然是疾病,吃药、打针、理疗才是治疗。”其实,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是人类随着年龄增长,(男 40岁左右,女 35岁左右),下肢肌肉开始萎缩,肌力下降,导致关节的损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老腿先老”的意思。此时,如果及时调整运动量,同时注意加强下肢肌力训练,完全可以避免对膝关节的磨损或意外损伤。所以,从病因角度讲,最重要的预防和治疗是保持下肢肌力的强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依靠老年人在医生指导下的科学运动和下肢肌力训练。误区3、”老年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目前临床治疗用药物注要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改变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长期服药产生的副作用,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在降低运动强度,加强下肢肌力训练的基础之上,结合服用一些关节软骨营养、保护的保健品,倒不失为一种安全、明智的选择。误区4、”病情严重时,只有靠手术治疗了。”所谓手术治疗,通常指关节镜微创手术,主要解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卡压、打软腿、局限性炎症病变等情况,并不能根治病变。现代研究结果证明,单纯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并不完善,必须结合手术后康复训练,才能保证治疗效果。误区5、“根据个人经历,多方求医,根本治不好。”这也是错误的。骨性关节炎的预防、治疗是医学界临床研究的重点,已经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要的是,正确地认识疾病,医患合作,调整运动方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和康复训练。生活-保健-运动-医疗,将医学治疗融于日常生活,形成新型的良性生活状态,就能使老年朋友摆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困扰,回归颐养天年的晚年生活。——朱文辉

发布了文章

运动对青少年身高发育的影响

青春期人体的身高增长迅速,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停止增长是因为全身骨骺发生了闭合,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能拥有高挑的身材,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朱文辉 身高的发育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占70%,此外,取决于其他条件,包括运动、营养、环境和社会因素等,其中作为人体发育重要条件的运动是最有效而又容易实现的方式。但并非所有类型的运动都有助于青少年身高的发育,本文就运动与青少年身高发育的关系做一简要论述。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有研究表明,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骼,使之更加健壮。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肯定:运动有助于长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怎样的运动是有益的运动。运动不等于劳务,后者一成不变的重复动作无益于身高的发育。有益于身体增高的运动应是完全协调地使身体发育的运动。简单地说,能够增进食欲、促进睡眠、给予骨骼一定程度纵向压力的运动对长高都有益。如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以及打排球等。情绪的安定对长高也很重要,所以青少年朋友们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我们认为:凡干骺端未愈合的矮身材儿童、少年,如医生认为未患矮身材疾病,又无其他医学上的禁忌,可以开始特殊的增加身高的体育训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骨骼的发育一定程度上来自纵向的压力,但是过强的压力(举重等等)反而让骨骼在纵向难以生长。对于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不适于从事过度消耗体力的激烈运动。 接下来我们推荐几种有助于长高的运动锻炼方法。 热身运动:活动四肢各关节,上身保持平直,上体前倾,双臂伸直用力向后上方挥动。 走:大幅度摆臂,有力地向前走。 跑:小步跑,同时双拳放在肩上,双臂屈肘旋转;快速跑跳25~50米,重复4~6次,每次之后稍休息。 拉伸:双臂上举,然后向各个方向拉伸,同时踮起脚后跟,重复6~8次,中间稍休息。 单杠练习:悬垂(20秒、1分钟),同时身体向右、左转动,双脚并拢;身体向前、后摆荡;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摆荡。 跳跃式引体向上:下蹲,上身保持平直,向上跳起,抓住单杠,并利用跳跃的惯性做引体向上(单杠的高度和双手的握距因人而异)。每次至少重复6~8次。 弹跳运动:人体的高矮主要由下肢骨骼长短决定,跳绳、跳皮筋、蛙跳、纵跳摸高等弹跳运动,可使下肢得到节律性的压力,充足的血液供应便会加速骨骼生长。具体方法有:向上跳,逐渐增高,或达到一定高度;从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做30~60个不同姿势的跳跃,双脚用力蹬地。 针对以上推荐的运动方式,青少年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方便易行和易于坚持的运动种类。但一开始就要按规定数量做,逐渐加大运动量。进入训练时应当循序渐进,初期尤其不要由于心急而作过头,应注意自我感觉,如有不适,应请教专科医生(如运动医学科)和体育老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持之以恒,每周不少于三次练习,每次35~45分钟。青少年朋友们,长期坚持下去,优美的体型与健康的体魄离你们就不远了。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