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正确认识血肌酐升高的临床意义及处理原则?
2022年02月25日 【健康号】 汤日宁     阅读 8666

血肌酐高,临床意义,处理原则

生活中体检常发现生化中的血肌酐升高,担心自己得了“尿毒症”而进一步就诊。通过本文,带领大家认识一下“血肌酐升高”的临床意义和处理原则。

众所周知,血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与肌肉量成正比,以稳定的速度产生和释放到血液中,由血液循环带到肾脏。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肾脏受损,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单纯的血肌酐偏高还有可能是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吃保健品等导致。所以当血肌酐上升时,一定要做其他关于肾脏方面的检查(比如尿常规、双肾彩超等),以免误诊或者是延误病情。

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正常值标准为:53-132μmol/l(0.6-1.5mg/dl)。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将肾功能损害程度分5期:肾功能正常:血肌酐132μmol/l(1.5mg/dl),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133-264umol/l(1.5-3mg/dl),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血肌酐264-528umol/l(3-6mg/dl),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528-707umol/l(6-8mg/dl)尿毒症期:血肌酐>707umol/l(8mg/dl)

临床上强调对肾功能受损患者进行一体化治疗:(1)低蛋白饮食,避免劳累、熬夜等;(2)有效控制血压(3)积极纠正贫血;(4)合理应用活性维生素D、钙剂;(5)有效纠正代谢性酸中毒;(6)合理应用中药制剂;(7)选择合适时机实施血液净化治疗、腹膜透析或肾脏移植。下面就肾功能不同阶段給予一些注意事项建议。

血肌酐132-264umol/l(1.5-3mg/dl):主要是明确诊断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延缓疾病进展。此期患者可无相应的临床表现。首先要加强自我保健,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其次,要注意观察身体的某些变化:如有无水肿、高血压、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贫血和腰背酸痛等症状出现,并观察尿的变化,如果有以上不适,就应做血常规、尿常规和肾功能等检测,采取相应的食疗,控制肺部或尿路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等。一般来说,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g/天,肾脏无明显萎缩,建议行肾脏穿刺活检术等(参见科普文章《肾活检穿刺术究竟疼不疼?副作用大不大?》),以明确肾损伤的病因、病理类型及判断预后,部分患者出现尿蛋白定量逐渐增多,可以加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此期患者会逐渐出现轻度贫血,当血红蛋白(Hb)<110g/L或红细胞压积(Hct<33%时,应检查贫血原因。如有缺铁,应予补铁治疗,必要时可应用ESA治疗,包括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达依泊丁等,直至Hb上升至110120g/L。給予保肾、降压、降蛋白尿等对症处理,应特别注意避免和纠正这些可逆因素:(1)血容量不足:常由心力衰竭、腹泻、利尿剂的不合理应用以及灌肠治疗等因素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导致肾脏灌注减少,从而出现肾前性的肾功能损伤。(2)肾毒性药物的应用:包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芬必得、去痛片)、造影剂以及某些中药(生何首乌、木香、马·兜·铃酸等)。(3)泌尿系梗阻(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等)。(4)血压的急剧波动。这些因素导致肾功能的急剧下降,常常是某些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的诱因。

血肌酐264-528umol/l(3-6mg/dl):评价和治疗并发症:适当休息,至少每月门诊随访一次,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生活方式。此期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对患者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后,更应规律的密切监测血中一些生化指标。治疗初或存在营养不良时每月监测1次,以后每2-3个月监测1次,需应用下列方法客观评估:①人体测量:包括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等。②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血清胆固醇等。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如高血压、钙磷代谢紊乱、神经病变、肾性骨病等。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疾病最为重要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与肾脏进行性损害有密切关系,高血压能加速肾脏疾病恶化,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 Hg以下,但应注意限制使用ACEI**普利)和ARB**沙坦)类降压药。由于ACEIARB减轻了肾小球的“三高(高压、高滤过、高灌注)”状态,从而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当肌酐大于264umol/L后,本身的肾功能已不足以维持肾脏对体内废物的排泄,需要肾脏的“三高”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此时继续用ACEIARB可能会更加影响肾脏对废物的排泄,从而加速肾脏的损害,出现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还会导致高钾血症。早期肾性骨病患者可表现为骨痛、骨折、骨畸形以及转移性钙化所致的皮肤损害和心肌、冠脉系统的钙化。应定期检测钙、磷、PTH、骨密度,维持正常血钙、磷水平,补充活性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参见科普文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主要合并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主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糖,调脂、戒烟、改善氧化应激、防治代谢性酸中毒等。水负荷过多患者会发生心衰:定期监测BNP体重,胸痛患者及时检测CTnI。此外,患者有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应适当限制饮食中钾的摄入。如果患者逐渐出现浮肿加重、血肌酐急性升高,伴食纳差,小便减少趋势,血压不易控制,常出现高钾血症,则建议尽早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

血肌酐528-707umol/l(6-8mg/dl):准备肾脏替代治疗:此期患者肾功能持续下降,各种并发症不易很好的控制,极易发生少尿、心衰、肺部感染、难治性高血压、肾性骨病和高钾血症等并发症,应保证患者能量及营养的摄入,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此期建议尽早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或腹膜透析治疗。

血肌酐>707umol/l(8mg/dl):主要是肾脏替代治疗。此期当患者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如乏力、恶心、呕吐等;明显的水钠潴留,如浮肿、血压升高、高容量性心力衰竭征兆;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血钾≥6.5 mmol/L或较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随时作好思想准备,进行透析治疗。透析治疗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若血管条件良好,一般建议患者做左上臂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内瘘成熟至少需要4周,最好等候812周后再开始穿刺。血透治疗一般每周3次,每次46小时。在开始血液透析2-3周内,尿毒症症状逐渐好转。如能坚持合理的透析,大多数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不少病人能存活1530年以上。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应用腹膜的滤过与透析作用,持续地对尿毒症毒素进行清除,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每次1.52L6小时交换一次,每天交换3-4次。尤其适用于年轻人、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小儿病人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参见科普文章《为什么年轻尿毒症患者治疗首选腹膜透析?》)。

如果有肾移植需求的患者,病人通常应先作一段时期透析,首选腹膜透析,待机体病情稳定并符合有关条件后,则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术。成功的肾移植可恢复正常的肾功能(包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使病人几乎完全康复。肾移植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环孢素、硫唑嘌呤和(或)麦考酚吗乙脂(MMF)等。

综上所述,更早地关注血肌酐水平,更早地发现、预防和干预肾脏病,可以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