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耳道狭窄/闭锁的治疗
2022年03月22日 【健康号】 张治华     阅读 10394

外耳道狭窄/闭锁的治疗 外耳道狭窄/闭锁,可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传导性聋,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等。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及闭锁是耳科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系第1和第2鳃弓或第1鳃沟、第1咽囊及耳囊发育障碍所致,常伴有外中耳畸形,严重时可并发外耳道胆脂瘤,从而引起耳聋、

外耳道狭窄/闭锁的治疗

外耳道狭窄/闭锁,可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传导性聋,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等。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及闭锁是耳科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系第1和第2鳃弓或第1鳃沟、第1咽囊及耳囊发育障碍所致,常伴有外中耳畸形,严重时可并发外耳道胆脂瘤,从而引起耳聋、耳鸣、耳痛及流脓。由于耳道、中耳等结构的发育异常,先天性外耳道畸形患者多有一定程度的传导性聋。后天性(获得性)外耳道狭窄/闭锁主因外耳道炎症、肿瘤、外伤及手术等引起,症状与先天性引起者类似,但因局部疤痕严重,修复更为困难。

诊断和分类:颞骨HRCT为诊断必须,可作为外耳道狭窄/闭锁分类的依据(见下图):

1. 外耳道狭窄:可伴颞骨鼓部发育不全、小鼓膜,鼓室可正常或发育不良。可为整个外耳道全部狭窄,覆盖皮肤健全。也可为软骨段和(或)峡部狭窄,而骨性外耳道正常。

2. 外耳道膜性闭锁:外耳道部分发育,外侧部分为软组织充填,深部即鼓室外侧壁可见完全性闭锁板,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是依然存在。

3. 外耳道骨性闭锁:外耳道软骨段由软组织充填,骨性外耳道由致密骨、松质骨或充满气房的气化骨代替,是小儿最为常见的外耳道畸形。

                                              

外耳道畸形分类

A外耳道狭窄(冠状位);B外耳道膜性闭锁(冠状位);C外耳道骨性闭锁(冠状位);

D外耳道狭窄(轴位);E 外耳道膜性闭锁(轴位);F外耳道骨性闭锁(轴位)

治疗

外耳道狭窄/闭锁治疗的考虑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耳道狭窄程度和是否有胆脂瘤形成。外耳道狭窄/闭锁患者,若不伴有胆脂瘤,可以在6岁后再处理,这个年龄颞骨气化已大部分完成,可以获得准确的听力结果指导术前评估,且此时患儿比较容易配合,术后护理相对简单。但如果在6岁前就已经伴有胆脂瘤形成,则应该尽早处理胆脂瘤,不再拘泥于6岁的年龄限制,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小胆脂瘤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破坏和感染。若患者需施行耳郭重建手术和外耳道成形术两种手术,应先行耳郭重建术,再行耳道成形术,以免耳道手术的切口破坏耳郭周围的皮瓣血运,影响耳郭重建手术的成功率。

术前应根据颞骨CT检查,明确乳突气化情况及中耳、内耳的发育情况;行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以了解听力损失、前庭功能情况。根据外耳道畸形的程度和听力受损程度综合决定手术方式。

手术主要包括:1.外耳道成形+鼓室成型术;2.人工听觉植入,如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 Bridge,VSB)、BAHA、骨桥(Bonebridge,BB)、人工耳蜗等。

最常规的手术方式,即外耳道成型和鼓室成型术。既在外观上实现了有耳道口的需求,同时价格较低,更为经济。然而不是所有患者都可行这类手术。目前广泛使用Jahrsdoerfer分级量表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条件和预后。2019年第32届Politzer协会年会暨第二届世界耳科大会上发布的国际共识建议Jahrsdoerfer评分≥7分,可考虑行外耳道成形术(评分愈高,术后听力提高机会愈多),6分及6分以下者则不建议手术。

外耳道成形的手术径路可分为前方径路和经乳突径路。前方径路即经上鼓室鼓窦切开,优点包括重建的外耳道形态接近正常状态,最大限度减少乳突气房的开放,循上方的硬脑膜和前方的颞下颌关节窝作为标志,避免损伤锥区段走行异常的面神经;经乳突径路与开放性鼓室成形术相似。再造外耳道要比正常外耳道大,以减小术后发生外耳道再狭窄的概率,通常直径约1.5 cm。采用裂层皮片植皮覆盖听骨链和外耳道为最常用的方法。术后听力提高的效果会随着时间延长有所下降,总体来讲效果比植入Baha差。

对于单侧外耳道闭锁/狭窄伴有对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以及不适合或不愿施行该手术的双侧外耳道闭锁、狭窄患者可以佩戴骨导助听器或行骨导式助听器植入。对于伴有双侧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应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提高听力。

预后

外中耳畸形相应的面神经走行等解剖结构也各有不同,所以对术者的手术技术、临床经验要求很高。即使手术顺利,术后也可能出现并发症。严重手术并发症包括面神经麻痹和感音神经性聋,常见并发症包括外耳道感染、鼓膜外移、外耳道狭窄、听骨链固定等,少见并发症有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涎腺瘘管等。外耳道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新造外耳道的移植皮肤缺乏耵聍腺分泌耵聍的保护和正常外耳道的自净功能是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的诱因之一。第二,术后耳道再狭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较多,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外耳道口皮瓣痉挛或肉芽组织生长充填,因此术后应加强护理,定期清理干痂,避免感染、炎症等。第三,由于术后外耳道再狭窄、感染,鼓膜外移,听骨链固定伴传导性聋等原因,大约30%~50%的患者需要修正手术。

 

参考文献

1. Jahrsdoerfer RA, Yeakley JW, Aguilar EA, Cole RR, Gray LC. Grading system for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aural atresia. Am J Otol. 1992 Jan;13(1):6-12.

2. Zhang TY, Bulstrode N, Chang KW,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Microtia, Aural Atresia and Functional Ear Reconstruction. J Int Adv Otol. 2019;15(2):204-208.

3.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耳再造学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临床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 3 ): 182-186.

 

专家介绍

张治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外耳道狭窄和闭锁修复,中耳炎治疗及听力重建(人工耳蜗、声桥、骨桥、BAHA等植入),小耳畸形诊疗(耳廓再造),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序贯治疗,以及小儿耳鼻咽喉疾病诊疗。

 

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南部),周五上午(南部),周三上午(北部)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南部),周五下午(南部)

 

所任职务: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秘书,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委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儿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听力学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耳科学》和《Journal of otology》编委。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