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瘫痪病人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2018年10月10日 【健康号】 张立     阅读 7869

脊髓损伤瘫痪病人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张立 博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张立
 
截瘫初期的病人,膀胱多处于一种感觉、运动完全消失的状态,膀胱积存尿液不能排出。膀胱过度膨胀时,肌纤维可能因过度拉长而断裂,支配肌肉的神经末梢也断裂,这样就难以恢复肌肉的收缩力,影响膀胱功能的恢复。因此,对于泌尿系的早期处理,其主要目的是建立理想的自动排尿功能,减少残余尿,预防尿路感染。
 
泌尿系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因插尿管带进异物而引起感染;引流瓶或引流管中尿液反流入膀胱;尿液引流不畅,膀胱中积存残余尿等。因此,应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
 
1. 留置导尿管用夹子夹住,定时开放排尿,白天可每3~4小时开放尿管一次,夜间每6小时一次,直至膀胱功能恢复或形成自动反射性膀胱。
 
2. 引流袋每周更换1~2次,留置导尿管应从大腿下面引出,切不可使导尿管从上面跨过大腿,以免引起尿液反流而造成感染。
 
3. 床头抬高20~30厘米,防止尿液逆流,定时翻身,防止尿液沉淀形成结石。
 
4.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3000~5000毫升,达到生理性冲洗。
 
5. 留置导尿管应每两周更换一次,每次更换应注意用适当的挤压方法训练反射性排尿,换管前应尽量排空尿液,以便拔管后尿道可休息4~6小时再行插管。
 
6. 尿失禁者或病人有反射性膀胱形成,但小便时间又不能自己掌握,要把便壶 放在接尿部位,给病人固定小便器,随时倒便器,会阴部也要保持清洁无味。
 
可用0.2%呋喃西林溶液、3%的硼酸或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改变尿的酸碱度,可抑制细菌生长。
 
(张立医生原创文章,转载敬请包含作者姓名及单位,谢谢)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