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一篇就搞定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处理一(转载)
2018年08月02日 【健康号】 裴静     阅读 8652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副作用。骨髓抑制不仅延缓化疗的进行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

一些恶性肿瘤患者或许不会很快死于疾病本身,却可能由于骨髓抑制致命。因此,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是化疗的重要环节。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和时间

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如下表)。

   

以前对红系抑制的关注较少,原因在于贫血的处理相对简单而且见效迅速,输血或输入浓缩红细胞均可。但实际上贫血不仅使患者的组织乏氧导致一般状况差,而且还可能降低放疗或化疗的效果。

对粒系抑制而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白细胞总数更为重要。注意两个关键节点:一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1×109/L,二是血小板计数低于 50×109/L 。它们分别是 3 度粒细胞减少和 3 度血小板减少的临界点,是容易出现并发症的信号,也是需要给予干预的指征。

一般认为,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一周,至停药 10~14 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 2~3 天后缓慢回升,至第 21~28 天恢复正常,呈 U 型。

血小板降低比粒细胞降低出现稍晚,也在两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 V 型。红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

为何要了解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

1. 限定化疗疗程的间隔时间。理论上,化疗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最强剂量,以迅速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但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恢复需要时间,故很多化疗是 3~4 周进行一次。

2. 涉及对 2 度骨髓抑制的处理。对于 3 度和 4 度骨髓抑制必须给予干预已经成为共识,但对于 2 度骨髓抑制,何时必须干预,何时可以短暂观察则较为困惑。利用上述规律,有助于决策。

3. 有助于及早发现骨髓抑制。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后,能及早发现这一问题并行相应处理。化疗后每两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即可达到这一目的。

哪些药显著抑制骨髓?

化疗药物针对的是生长活跃的细胞。除恶性肿瘤细胞外,骨髓造血干细胞、消化道粘膜、皮肤及其附属器、子宫内膜和卵巢等器官或组织的细胞更新亦较快,这是化疗药物导致相应不良反应的组织学基础。

可以认为,几乎所有化疗药物都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差别仅在于程度而已。

在常用化疗药物中,烷化剂(环磷酰胺、氮芥等)和鬼臼毒素(VP16)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强。

在铂类药物中,卡铂的肾脏毒性小于顺铂,但其骨髓抑制的作用强于后者。

紫杉醇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过敏反应和周围神经炎,骨髓抑制作用尚不及烷化剂,但多烯紫杉醇(泰索蒂)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强。

拓泊替康的骨髓抑制作用很强,曾与卡铂联合用于大剂量化疗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骨髓动员前的抑制药物。

有助记忆的「顺口溜」:顺铂稍弱卡铂强,鬼臼毒素不谦让,紫杉不若烷剂狠,托泊替康堪称王。

化疗后贫血

关于输入浓缩红细胞:输入浓缩红细胞的优点是能迅速提高贫血患者的携氧能力,缺点是存在输血相关的风险。

当血红蛋白达到 70~80 g/L时,绝大多数患者的携氧能力正常。对于化疗患者,如果有明显乏力、气短、心动过速等,有输血指征。如果患者血红蛋白为 70 g/L,每单位浓缩红细胞可增加 10 g/L 的血红蛋白。

关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EPO)的应用:EPO 是由肝脏和肾脏合成的激素,能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很多化疗药物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肾功能(尤其是铂类药物),从而引起促红素分泌减少。

因此,促红素尤其适用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或对输血相关风险顾虑过多的患者。用法为促红素 150 u/kg 皮下注射,每周三次。使用的同时应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 B12 、叶酸等。当血红蛋白高于 80g/L 或红细胞压积 > 40% 后应停药。副作用少见。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裴静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乳腺外科门诊(长江路...
乳腺疾病基础及临床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传统根治及保留皮肤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加1期假体再...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