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脊柱结核的治疗
2019年08月11日 【健康号】 胡金艮     阅读 8800

1.营养支持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在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治疗是基础,自身营养状况是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对脊柱结核术后的患者,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防止病变复发与复治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需要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告知患者对此病治疗的长期性与规律性,坚持服药,必要时需要长期输液,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药物治疗:在耐药脊柱结核的临床药物治疗中,主要原则为尽早、合用、定量、定期,以及全面等。就耐药结核患者来说,其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生成因素和严重程度都各有其特点。所以对于不同特点的患者,临床化疗方案是不尽相同的,需要充分地评估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密切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计划。若进行药敏试验的难度较大或无法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可在临床综合判断预测耐药情况的基础上,参考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的相关标准进行抗结核药物的组合,也就是所谓的经验性治疗。
目前,在耐多药脊柱结核的治疗上我们严格按照WHO《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2016年更新版)》的要求来指导用药。从目前耐药脊柱结核的发病率特点考虑,本共识重点强调利福平单耐脊柱结核及耐多药脊柱结核的治疗药物应该进行如下分组:A组为氟喹诺酮类,包括高剂量左氧氟沙星(≧750mg/d)、莫西沙星及加替沙星。B组为二线注射类药物,包括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或链霉素)。C组为其他二线核心药物,包括乙硫异烟胺(或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或特立齐酮)、利奈唑胺和氯法齐明。D组分为3个亚组,D1为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高剂量异烟肼;D2为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D3为对氨基水杨酸、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硫脲。其中A、B、C组为治疗的核心药物,D组不作为MDR——TB治疗的核心药物。依照上述药物分组,其原则是(1)坚持联合用药,避免单一给药: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药物,并至少选择一种注射类药物,如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或卷曲霉素。这两组药物至少使用6个月及以上;同时必须选择2~3种二线核心药物。例如,环丝氨酸、利奈唑胺、丙硫异烟胺等辅助治疗;药敏试验提示仍敏感者一线药物仍可使用。化疗方案中至少包括2、3种敏感药,强化期最好有5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组成化疗方案,巩固期至3种药物联合使用。(2)个体化给药原则:依据患者既往使用抗结核药物史、局部地区耐药的分布情况、药敏试验结果、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3)足够的疗程:耐多药脊柱结核治疗必须足够、足量。强化期需4个月,疗程至少18~24个月,在手术治疗后,亦应不少于18个月。(4)教育、督导,并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必须教育患者坚持用药,有条件的患者在开始的强化期可以考虑住院进行输液治疗。便于观察药物的使用效果,及时处理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5)学会辩证地看待传统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部分结果与实际临床治疗效果不相符,治疗期间应实行动态性监控和调整药物。如果疗效欠佳或者某些药物实验室检测虽提示耐药,但在实验室诊断之前的化疗效果比较好,应及时查找原因,调整、修改治疗方案。
3.手术治疗:耐药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困难,术后易出现复发、窦道形成、内固定失效等。但是,耐药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在有效的化疗为前提下,手术方法仍为治愈脊柱结核的必要手段。
4.手术时机:“宁右勿左”。共识专家组一致建议,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在手术时机上的重要性,建议术前应做到尽量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避免因药物治疗控制的程度不够而造成耐药脊柱结核患者手术后的复治,建议进行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或以上,待患者病情控制或者缓解后再考虑手术治疗为宜。
5.手术适应证:“宁左勿右”。建议早期清除病灶,对脓肿较大、局部疼痛症状和结核中毒症状较重、血红细胞沉降率居高不下者,建议术前在超声或CT引导下行穿刺引流术。这对于重症患者降低结核毒性对机体的影响有一定作用,同时也方便留取标本行细菌学培养、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化疗,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对于并发有椎旁巨大脓肿、经久不愈的窦道、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脊柱不稳、调整进行个体化化疗的效果仍不明显以致病情恶化者,应辅以手术治疗,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6.手术方法:手术的目的是消除病变组织。脊柱结核病灶多位于脊柱的前柱,从清理病灶的角度出发,应以前路手术为首选,故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式是目前较常选用的术式,但需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好。同时,需要术前根据横断面CT扫描图像了解患者椎体的主要破坏位置、侧方脓肿的情况,以及病灶与附近神经、血管和肾脏、肝脏等器官的位置关系。后路病灶清除适用于椎体破坏严重致后凸畸形者、硬膜或神经根受累严重者、椎体前方未发生巨大脓肿者,以及颈胸段和腰骶段脊往结核患者。
内固定的使用:内固定可以有效矫正畸形,预防远期畸形进一步发展,重建脊柱稳定性。在充分的病灶清除基础上,内固定的选择是有益的;内固定和植骨材料不应是复发的原因;前路内固定一般选择病灶节段小,病变范围小的结核病,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在使用的范围上可更加广泛。
耐药脊柱结核患者的再次手术治疗较初次手术治疗更加复杂,选择术式要以初次手术治疗采用术式的不同而异。对需病灶清除减压、脊柱不稳、后路内固定失效者,选择前路病灶清除、重建稳定性;对于初次手术植骨融合良好或内固定坚强者,仅行病灶清除;前路或后路内固定失效者应先取出内固定,再行相应后路或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针对跳跃性脊柱结核的治疗,如各处病灶均存在畸形、不稳或减压后失稳,则均需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如一处病灶需行稳定性重建,除非余处病灶不需制动,其余病灶皆应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相应病灶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考虑。
7.耐药脊柱结核并发截瘫的治疗:对于耐药脊柱结核活动型截瘫,病变较轻者可以考虑前期进行药物治疗观察截瘫进展,如果截瘫维持不变可以暂待结核活动控制后再行手术;如果截瘫进行性加重,可以考虑早期手术。对于截瘫病变Frankel分级C级以下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胡金艮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
骨科,外科
各类骨折、脱位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儿童骨科,颈肩腰腿痛、关节疾病、骨质疏松症、骨肿瘤、四肢脊...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