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家有不愿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该怎么办?这篇文章讲透了...
2021年04月21日 【健康号】 吴景文     阅读 8537

2009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敏感多疑,怀疑别人说她坏话,背后议论她;幻听,与听到的声音对话;心烦意乱、脾气暴躁,与父母敌对;胡言乱语,生活被动,孤僻懒散,当时就诊于武汉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口服“利培酮”等药物治疗,但患者未规律服药,症状改善不明显。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病情概况

患者刘某,女性,28岁,因“敏感多疑、幻听、暴躁冲动、行为怪异11年余”入院。

2009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敏感多疑,怀疑别人说她坏话,背后议论她;幻听,与听到的声音对话;心烦意乱、脾气暴躁,与父母敌对;胡言乱语,生活被动,孤僻懒散,当时就诊于武汉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口服“利培酮”等药物治疗,但患者未规律服药,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次就诊于当地某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20天出院,出院后未规律服药,症状控制时好时坏。

近10年来,患者先后在鄂州、黄石等多地精神卫生中心住院7次,口服过“氯氮平、碳酸锂、丙戊酸钠、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病情控制始终不稳定。现患者敏感多疑,怀疑别人说她坏话,背后议论她;耳边凭空听见有人说她不好,经常无故大骂,与听到的声音对话;兴奋话多、夸大吹牛,说自己能干;心烦意乱、脾气暴躁,与父母敌对;暴力冲动,打骂家人、摔东西;胡言乱语,自言自语、自笑,孤僻,懒散,接触被动,否认自己有病,无自知力,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今年3月中旬,家属将患者带至我院拟手术治疗。入院后,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患者完成了术前查体及评估,排除手术禁忌症,于入院第八天完成了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如妄想、幻听、夸大、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症状都消除了,亲情感、自知力等认知功能回归正常,医生查房期间患者能良好地与医生对话,沟通无障碍,思维清晰,其家属称患者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案例延展

与前述患者有相似情况(不规律服药导致病情复发)的精神病人不在少数,他们普遍自知力缺乏,表现为拒绝就医、抗拒服药,这也是影响治疗的重要因素。临床观察发现,多数精神病人在医院内会被动或“主动”服药;一旦“痊愈”回家,服药监管就明显降低,病人藏药或者假意服药现象屡屡发生,这是导致精神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部分原因。

那么相对的,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首要原因是知道并认同精神疾病需要服药并长期维持治疗,或者听从医生的指导,由此可见,医生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与服药训练,在患者出院后提供延续性指导,对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接受规范化治疗很重要。遵医嘱服药的次要原因是患者有过停药后症状波动、感觉难受等带有惩罚性的经历,可考虑通过同伴支持的模式,由康复患者讲述自己停药波动的经历,帮助其他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其三,家属作为精神病人家庭治疗的监护人,有正、负两方面作用,有的患者是在家属监督下被动坚持服药,有的家属不让患者吃药,可见家庭支持起到一定作用,家属是否起到正性作用与家属的病耻感、经济 负担等有关,提高家属对精神疾病及药物治疗的正确认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和病程的延长,患者的大脑神经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逐步下降,出现暴力倾向增强,甚至出现自杀、伤人等严重问题。而复发造成的频繁入院和更长的住院时间使得患者对治疗的抵触情绪加重,甚至需要对患者采取强制入院等措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对于这类患者来说,选择手术治疗也许是他们最佳的治疗手段,也是最后的一道防线。为什么这么说呢?

图为术中场景

功能神经科专家认为,大脑边缘系统中存在情感环路系统,它是脑内与情绪活动最密切相关的结构,一旦情感环路中的神经核团出现信息传递的异常,其患者精神就会出现错乱。大量的神经解剖和电生理学研究证实,边缘系统的神经核团,他们具有不同的神经功能。借助立体定向技术和物理方法,将特定电极送至神经病理环路的特定靶点上,使接触部位的神经细胞发生射频消融或抑制,可以控制神经病理冲动的异常传导,从而去除异常精神症状。术后,患者的自知力恢复,大部分顽固性精神症状消失;临床表现为患者主动承认自己患病,愿意接受药物和其他康复治疗,并能与周围的人进行语言沟通与交流。这为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正常的家庭、社会生活与工作奠定了基础,也是他们坚持长期治疗的关键所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