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胆结石”原来是这个理!
2016年03月07日 【健康号】 健康资讯     阅读 2011

胆结石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尤其是给中老年朋友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但困扰他们的似乎还不仅是这个,更是如何科学有效地治疗。

今天,微医特别邀请了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专科 副主任医师 赵刚,分享一些用中药治疗常见病胆石症的原理。

一、中医治疗胆石症的方法:

1.药物治疗(常用);

2.针灸治疗;

3.由针灸发展而来的耳压疗法

二、中药对胆管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1.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增加胆汁分泌量;

2.增加胆管压力;

3.松弛胆管奥狄括约肌

4.协调十二指肠和胆管系统的运动;

5.增加血浆缩胆囊素水平及调节蛋白表达,从而增加胆管系统动力及协调力;

6.调节与胆汁分泌有关的胃肠激素水平等;

三、中药治疗胆石症的作用:

1.减少致石性胆汁组分

胆石症是由于胆色素、胆固醇、黏液物质及钙等胆汁成分,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析出、凝集形成石头而导致的疾病。

目前关于中药对致石性胆汁组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中药对胆固醇代谢、胆红素代谢、黏蛋白蛋白及胆汁中钙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上。

朱培庭等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胆宁片的防石作用与致石胆汁影响的观察发现,胆宁片能明显降低肝脏、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与钙离子含量,逆转成石趋势,使实验动物的成石率由86.6%下降至26.6%(P<0.01),有明显的防石作用。

2.减轻胆管感染

目前诸多研究发现中药对胆囊的作用除了增强其收缩力防止淤胆外,尚能保护胆囊黏膜避免受致石胆汁的刺激,起到保护胆囊、消除炎症的作用。

龙明照等在观察胆腑舒胶囊对实验性胆囊结石胆汁卵磷脂、总胆汁酸、黏蛋白及血清脂代谢影响的同时,发现模型组实验动物胆囊组织有明显的炎症水肿,其炎症刺激了胆囊黏蛋白分泌,使胆汁中黏蛋白含量升高,致使胆囊胆汁排泄不畅。应用胆腑舒胶囊治疗后胆汁中黏蛋白的含量明显下降,胆囊水肿减轻,胆囊动力学环境改善。

总之,中药防治胆石症的机制与西药单一的靶点作用不同,中药是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整合发挥作用的,这一点虽然给中药防治胆石症的实验研究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但也许正是这点才会开启成功之门,研制出高效安全、方便价宜的新制剂,降低胆石症患者的手术率及复发率,造福于广大民众。

专家简介

本文发表于魏伟专家的微医个人网站

感谢魏伟专家的权威医学科普

微医出品

如果您喜爱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其他朋友得到帮助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