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78965

郑学胜

乌镇互联网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骶管囊肿
肿瘤
AS
出血
脑脊液漏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高血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糖尿病

发布了文章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骶管后壁修补

体积较大的骶管囊肿对骶骨会有慢性侵蚀,导致骶骨变薄。郑学胜团队一直高度重视骶骨的骨质保护,以及手术中对骶管后壁的骨性修补,一方面是出于防止骶管内容物膨出的考虑,请参见之前的科普文章:(1)骶管囊肿微创手术理念:如何最大限度保护骨质(2)一文看懂骶管囊肿微创手术的方方面面(3)多发巨大骶管囊肿微创手术一例(4)巨大骶管囊肿微创手术,切口4.5cm今天我们将从骶椎的承重和稳定性这个角度来讨论骶管后壁修补的重要性。以一位60公斤体重的患者为例,腰椎以上的重量约为40公斤,这些重量经过腰椎传递到骶椎(主要是骶1-2),再通过骶髂关节传递到骨盆,然后通过髋关节传到下肢。 我们经常听到民间有一种传闻说“骶椎不承重”,这种观念不值一驳,腰椎和骨盆又不连续,岂能凭空把重量传递下去。 医生经常说,“脊柱就是人体的承重墙”,那么骶椎就是底楼承重墙。既然是承重墙,当然是比较厚的。如图:骶骨椎体本来是很厚实的。 然而,骶管囊肿就像哈尔滨那个拆除底楼承重墙的人。 骶椎已经被破坏成这样了,有的病人已经站不住了,但有的病人居然还能站立、行走,为什么呢?其实只是骶椎在勉强支撑而已——哪怕薄如一张纸,只要维持一定的形状,也能勉强支撑较大的重量。 但这种结构显然是非常不稳定的,如果骶管囊肿进一步发展,把骶管前壁或者后壁突破了,这个脆弱的平衡就打破了;或者,有的巨大骶管囊肿发现很长时间了,一直都症状不重,但某一次跌倒后就急剧加重了,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因为骶椎已经很薄了,轻微外伤就可能导致骨折,这种骨折线在CT上都不一定看得出来,但脆弱的骶椎就再也无法维系了。因此,对于骶椎骨质明显侵蚀的骶管囊肿患者,手术中修补骶管后壁对于维持脊柱稳定性和承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修补会怎样呢,做个小实验就知道了。 小结:1、骶管囊肿手术,尽可能利用小骨窗完成手术,以尽量保护骨质; 2、精准定位是关键,如果定位不准,只能扩大骨窗; 3、充分利用病变本身的骶管后壁骨质缺损,在此基础上稍为扩大,形成一个小骨窗;4、封堵成功后,应使用钛板修补骶管后壁的骨质缺损,以还原骶管的基本形态,从而维持骶椎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骶管囊肿体积越大,后壁修补就越重要。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下肢神经麻木疼痛,有没有办法逆转?

糖尿病下肢神经麻木疼痛,专业名称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其症状有如下特点:早期主要以感觉障碍为主,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对称性的手套样或袜套样感觉障碍,如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等,下肢重于上肢。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可能会进一步表现为感觉减退甚至消失。除了感觉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运动障碍,可能出现双侧下肢远端运动神经同时受累,肌无力和肌萎缩,逐渐发展到近端。少数情况下,患者可出现局灶性单神经疾病,表现为上睑下垂、面瘫、眼球固定、面部疼痛及听力损害等。也可能出现植物神经疾病,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静息时心动过速等症状;也可能累及胃肠系统,如恶心、呕吐、早饱、腹胀等;还可累及泌尿生殖系统,如排尿不畅、尿潴留、尿失禁等,在生殖系统方面,男性可能表现为性欲减退或阳痿等症状。非手术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包括以下方法:(1)控制血糖水平:早期识别和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帮助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的进展,有助于缓解症状。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治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当然也是改善糖尿病足神经麻木疼痛“釜底抽薪”的办法。通过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2)神经营养剂:一些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可能对改善神经功能和缓解症状有益。例如,维生素B12、α-硫辛酸有助于保护和修复神经。(3)止痛药物:药物可以用于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根据多篇荟萃分析:度洛西丁、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硫辛酸联合依帕司汀有效、辣椒素贴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疼痛有效等。(4)物理治疗:根据近期发表的病例队列研究,高压氧是明确有效的。其它的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等,并没有充分证据。(5)电针灸治疗:根据2018年前瞻性临床试验,电针灸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是有效的。与电针灸的作用机制类似的电磁场疗法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治疗方法,目前的经验还比较少。(6)足部护理:特别注意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患者非常重要。定期检查足部是否有割伤、溃疡或感染,穿舒适合身的鞋子,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包括以下手术方案:(1)脊髓电刺激:脊髓刺激(SCS)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选项。近期临床试验证明脊髓电刺激能显著缓解高达70%患者的疼痛症状。SCS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睡眠和行动能力。脊髓电刺激就是植入一个向脊髓发送生物电脉冲的微型医疗装置。这些脉冲阻止疼痛信号到达大脑,从而缓解疼痛。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住院时间短。神经外科医生将在背部做一个小切口,并将一根细线插入硬膜外腔,即脊髓周围的区域。然后将导线连接到一个微型脉冲信号发生器上,该发生器植入皮肤下,从而实时提供优化的生物电刺激。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改善下肢疼痛麻木症状,而且对病损的神经也有修复作用,是一种兼顾治标和治本的手术。(2)Dellon神经减压术:如果确认糖尿病足神经麻木疼痛主要是由于周围组织(如肌腱、韧带或其他结构)压迫神经所致,那么就适合Dellon神经减压术。Dellon神经减压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解除神经受到的压力和损伤,恢复神经功能,并减轻或消除疼痛和其他神经症状。这种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神经受压导致的症状,如神经痛、麻木、刺痛和肌力减退等。换句话说,如果不存在明显的神经压迫,那么就不适用,这就需要神经外科医生审慎的评估。根据神经压迫位置,Dellon神经减压术的手术部位通常是在足踝内下方、腓骨头下方、足背,手术是微创的,住院时间短。(3)超声引导下水针神经松解术:水针神经松解术的治疗原理和Dellon减压术相似,借助水压的力量松解神经周围间隙,当然松解的效率和程度不如Dellon神经减压术,优点是更微创。以上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的手术方式简介,手术后神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和重新生长。术后症状的改善是渐进的,需要强调的是,特别严重的神经疾病是不可逆的,因此糖尿病足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应及时治疗。郑学胜团队长期关注糖尿病足国际前沿诊疗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深厚的临床积累。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下肢神经麻木疼痛,有没有办法逆转?

糖尿病下肢神经麻木疼痛,专业名称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其症状有如下特点:早期主要以感觉障碍为主,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对称性的手套样或袜套样感觉障碍,如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等,下肢重于上肢。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可能会进一步表现为感觉减退甚至消失。除了感觉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运动障碍,可能出现双侧下肢远端运动神经同时受累,肌无力和肌萎缩,逐渐发展到近端。少数情况下,患者可出现局灶性单神经病变,表现为上睑下垂、面瘫、眼球固定、面部疼痛及听力损害等。也可能出现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静息时心动过速等症状;也可能累及胃肠系统,如恶心、呕吐、早饱、腹胀等;还可累及泌尿生殖系统,如排尿不畅、尿潴留、尿失禁等,在生殖系统方面,男性可能表现为性欲减退或阳痿等症状。非手术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包括以下方法:(1)控制血糖水平:早期识别和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帮助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有助于缓解症状。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治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当然也是改善糖尿病足神经麻木疼痛“釜底抽薪”的办法。通过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2)神经营养剂:一些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可能对改善神经功能和缓解症状有益。例如,维生素B12、α-硫辛酸有助于保护和修复神经。(3)止痛药物:药物可以用于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根据多篇荟萃分析:度洛西丁、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硫辛酸联合依帕司汀有效、辣椒素贴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有效等。(4)物理治疗:根据近期发表的病例队列研究,高压氧是明确有效的。其它的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等,并没有充分证据。(5)电针灸治疗:根据2018年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电针灸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有效的。与电针灸的作用机制类似的电磁场疗法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治疗方法,目前的经验还比较少。(6)足部护理:特别注意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非常重要。定期检查足部是否有割伤、溃疡或感染,穿舒适合身的鞋子,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包括以下手术方案:(1)脊髓电刺激:脊髓刺激(SCS)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选项。近期临床试验证明脊髓电刺激能显著缓解高达70%患者的疼痛症状。SCS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睡眠和行动能力。脊髓电刺激就是植入一个向脊髓发送生物电脉冲的微型医疗装置。这些脉冲阻止疼痛信号到达大脑,从而缓解疼痛。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住院时间短。神经外科医生将在背部做一个小切口,并将一根细线插入硬膜外腔,即脊髓周围的区域。然后将导线连接到一个微型脉冲信号发生器上,该发生器植入皮肤下,从而实时提供优化的生物电刺激。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改善下肢疼痛麻木症状,而且对病损的神经也有修复作用,是一种兼顾治标和治本的手术。(2)Dellon神经减压术:如果确认糖尿病足神经麻木疼痛主要是由于周围组织(如肌腱、韧带或其他结构)压迫神经所致,那么就适合Dellon神经减压术。Dellon神经减压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解除神经受到的压力和损伤,恢复神经功能,并减轻或消除疼痛和其他神经症状。这种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神经受压导致的症状,如神经痛、麻木、刺痛和肌力减退等。换句话说,如果不存在明显的神经压迫,那么就不适用,这就需要神经外科医生审慎的评估。根据神经压迫位置,Dellon神经减压术的手术部位通常是在足踝内下方、腓骨头下方、足背,手术是微创的,住院时间短。(3)超声引导下水针神经松解术:水针神经松解术的治疗原理和Dellon减压术相似,借助水压的力量松解神经周围间隙,当然松解的效率和程度不如Dellon神经减压术,优点是更微创。以上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手术方式简介,手术后神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和重新生长。术后症状的改善是渐进的,需要强调的是,特别严重的神经病变是不可逆的,因此糖尿病足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应及时治疗。郑学胜团队长期关注糖尿病足国际前沿诊疗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深厚的临床积累。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下肢神经麻木疼痛,有没有办法逆转?

糖尿病下肢神经麻木疼痛,专业名称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其症状有如下特点:早期主要以感觉障碍为主,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对称性的手套样或袜套样感觉障碍,如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等,下肢重于上肢。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可能会进一步表现为感觉减退甚至消失。除了感觉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运动障碍,可能出现双侧下肢远端运动神经同时受累,肌无力和肌萎缩,逐渐发展到近端。少数情况下,患者可出现局灶性单神经病变,表现为上睑下垂、面瘫、眼球固定、面部疼痛及听力损害等。也可能出现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静息时心动过速等症状;也可能累及胃肠系统,如恶心、呕吐、早饱、腹胀等;还可累及泌尿生殖系统,如排尿不畅、尿潴留、尿失禁等,在生殖系统方面,男性可能表现为性欲减退或阳痿等症状。非手术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包括以下方法:(1)控制血糖水平:早期识别和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帮助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有助于缓解症状。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治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当然也是改善糖尿病足神经麻木疼痛“釜底抽薪”的办法。通过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2)神经营养剂:一些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可能对改善神经功能和缓解症状有益。例如,维生素B12、α-硫辛酸有助于保护和修复神经。(3)止痛药物:药物可以用于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根据多篇荟萃分析:度洛西丁、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硫辛酸联合依帕司汀有效、辣椒素贴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有效等。(4)物理治疗:根据近期发表的病例队列研究,高压氧是明确有效的。其它的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等,并没有充分证据。(5)电针灸治疗:根据2018年韩国开展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电针灸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有效的。与电针灸的作用机制类似的电磁场疗法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治疗方法,目前的经验还比较少。(6)足部护理:特别注意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非常重要。定期检查足部是否有割伤、溃疡或感染,穿舒适合身的鞋子,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包括以下手术方案:(1)脊髓电刺激:脊髓刺激(SCS)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选项。近期临床试验证明脊髓电刺激能显著缓解高达70%患者的疼痛症状。SCS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睡眠和行动能力。脊髓电刺激就是植入一个向脊髓发送生物电脉冲的微型医疗装置。这些脉冲阻止疼痛信号到达大脑,从而缓解疼痛。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住院时间短。神经外科医生将在背部做一个小切口,并将一根细线插入硬膜外腔,即脊髓周围的区域。然后将导线连接到一个微型脉冲信号发生器上,该发生器植入皮肤下,从而实时提供优化的生物电刺激。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改善下肢疼痛麻木症状,而且对病损的神经也有修复作用,是一种兼顾治标和治本的手术。(2)Dellon神经减压术:如果确认糖尿病足神经麻木疼痛主要是由于周围组织(如肌腱、韧带或其他结构)压迫神经所致,那么就适合Dellon神经减压术。Dellon神经减压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解除神经受到的压力和损伤,恢复神经功能,并减轻或消除疼痛和其他神经症状。这种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神经受压导致的症状,如神经痛、麻木、刺痛和肌力减退等。换句话说,如果不存在明显的神经压迫,那么就不适用,这就需要神经外科医生审慎的评估。根据神经压迫位置,Dellon神经减压术的手术部位通常是在足踝内下方、腓骨头下方、足背,手术是微创的,住院时间短。(3)超声引导下水针神经松解术:水针神经松解术的治疗原理和Dellon减压术相似,借助水压的力量松解神经周围间隙,当然松解的效率和程度不如Dellon神经减压术,优点是更微创。以上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手术方式简介,手术后神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和重新生长。术后症状的改善是渐进的,需要强调的是,特别严重的神经病变是不可逆的,因此糖尿病足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应及时治疗。郑学胜团队长期关注糖尿病足国际前沿诊疗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深厚的临床积累。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下肢神经麻木疼痛,有没有办法逆转?

糖尿病下肢神经麻木疼痛,专业名称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其症状有如下特点:早期主要以感觉障碍为主,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对称性的手套样或袜套样感觉障碍,如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等,下肢重于上肢。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可能会进一步表现为感觉减退甚至消失。除了感觉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运动障碍,可能出现双侧下肢远端运动神经同时受累,肌无力和肌萎缩,逐渐发展到近端。少数情况下,患者可出现局灶性单神经病变,表现为上睑下垂、面瘫、眼球固定、面部疼痛及听力损害等。也可能出现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静息时心动过速等症状;也可能累及胃肠系统,如恶心、呕吐、早饱、腹胀等;还可累及泌尿生殖系统,如排尿不畅、尿潴留、尿失禁等,在生殖系统方面,男性可能表现为性欲减退或阳痿等症状。非手术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包括以下方法:(1)控制血糖水平:早期识别和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帮助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有助于缓解症状。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治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当然也是改善糖尿病足神经麻木疼痛“釜底抽薪”的办法。通过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2)神经营养剂:一些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可能对改善神经功能和缓解症状有益。例如,维生素B12、α-硫辛酸有助于保护和修复神经。(3)止痛药物:药物可以用于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根据多篇荟萃分析:度洛西丁、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硫辛酸联合依帕司汀有效、辣椒素贴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有效等。(4)物理治疗:根据近期发表的病例队列研究,高压氧是明确有效的。其它的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等,并没有充分证据。(5)电针灸治疗:根据2018年韩国开展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电针灸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有效的。与电针灸的作用机制类似的电磁场疗法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治疗方法,目前的经验还比较少。(6)足部护理:特别注意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非常重要。定期检查足部是否有割伤、溃疡或感染,穿舒适合身的鞋子,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包括以下手术方案:(1)脊髓电刺激:脊髓刺激(SCS)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选项。近期临床试验证明脊髓电刺激能显著缓解高达70%患者的疼痛症状。SCS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睡眠和行动能力。脊髓电刺激就是植入一个向脊髓发送生物电脉冲的微型医疗装置。这些脉冲阻止疼痛信号到达大脑,从而缓解疼痛。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住院时间短。神经外科医生将在背部做一个小切口,并将一根细线插入硬膜外腔,即脊髓周围的区域。然后将导线连接到一个微型脉冲信号发生器上,该发生器植入皮肤下,从而实时提供优化的生物电刺激。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改善下肢疼痛麻木症状,而且对病损的神经也有修复作用,是一种兼顾治标和治本的手术。(2)Dellon神经减压术:如果确认糖尿病足神经麻木疼痛主要是由于周围组织(如肌腱、韧带或其他结构)压迫神经所致,那么就适合Dellon神经减压术。Dellon神经减压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解除神经受到的压力和损伤,恢复神经功能,并减轻或消除疼痛和其他神经症状。这种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神经受压导致的症状,如神经痛、麻木、刺痛和肌力减退等。换句话说,如果不存在明显的神经压迫,那么就不适用,这就需要神经外科医生审慎的评估。根据神经压迫位置,Dellon神经减压术的手术部位通常是在足踝内下方、腓骨头下方、足背,手术是微创的,住院时间短。(3)超声引导下水针神经松解术:水针神经松解术的治疗原理和Dellon减压术相似,借助水压的力量松解神经周围间隙,当然松解的效率和程度不如Dellon神经减压术,优点是更微创。以上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手术方式简介,手术后神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和重新生长。术后症状的改善是渐进的,需要强调的是,特别严重的神经病变是不可逆的,因此糖尿病足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应及时治疗。郑学胜团队长期关注糖尿病足国际前沿诊疗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深厚的临床积累。

发布了文章

条条道路通垂体:江宁医院个体化垂体瘤手术

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包括生长发育、血糖血压、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均受其调控,对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非常重要。然而,垂体容易生长肿瘤,垂体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垂体瘤会引起内分泌症状和神经压迫症状。内分泌症状包括月经失调、停经、溢乳、性功能障碍、继发性糖尿病、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等等。神经压迫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除了垂体瘤之外,垂体部位还有Rathke囊肿、颅咽管瘤等疾病。 由于垂体在颅底的中心部位,所以垂体肿瘤既可以开颅手术,也可以做经鼻微创手术。近期江宁医院神经外科郑学胜主任和孙克华教授团队经不同手术入路,开展垂体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病例1:中年男性,曾因垂体瘤两次在外院行经鼻蝶微创手术。近期因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复查磁共振发现鞍上复发垂体瘤。 鉴于肿瘤位于鞍上,而且经鼻蝶已经做了两次手术,显然更适合开颅手术。开颅手术也有双额底入路和翼点入路两种选项,考虑到肿瘤主要位于视交叉下方,所以从翼点入路经第二间隙更容易到达肿瘤。 术中,经第二间隙发现肿瘤质地坚韧,与周围粘连,使用剥离子仔细分离肿瘤边界。 然后用取瘤钳分块切除肿瘤。 最终肿瘤镜下全切,并妥善止血。 术后复查磁共振,显示肿瘤已全部切除。患者术后睁眼困难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2:患者中年女性。因月经失调、溢乳来院就诊,检验发现泌乳素显著增高。磁共振显示垂体微腺瘤。 拟行经鼻蝶微创手术,由于肿瘤体积小,而且鞍底很平,术中定位很困难,所以我们通过CT三维重建蝶窦内部形态,有效帮助术中定位。 术中经过耐心的定位,顺利找到垂体微腺瘤,予以全切。 术后复查磁共振,显示垂体微腺瘤已全切,正常垂体保护良好。 术后复查泌乳素已恢复正常,术后一周出院。病理报告提示垂体腺瘤伴出血。 病例3:中年男性,因剧烈头痛、呕吐3天来院,视野缺损。磁共振显示,鞍内及鞍上占位,约1.7cm,垂体受压变薄,视交叉受压。泌乳素轻微增高。拟行经鼻蝶微创手术。 鉴于该患者蝶窦内部分隔很复杂,术中容易迷路,因此我们做了CT三维重建蝶窦内部形态,有效帮助术中定位。 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很顺利,肿瘤切除后,鞍隔蛛网膜塌陷,提示肿瘤切除很干净。 术后患者头痛消失、视力改善,无特殊不适;术后磁共振显示垂体占位切除满意,病理报告提示垂体拉塞克囊肿。 垂体占位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江宁医院神经外科在内分泌科、影像科、五官科和妇产科的支持下,在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稳步开展垂体手术,取得不错的疗效,正在成为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

发布了文章

视神经损伤左眼失明,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挽救视力

张先生,中年男性,爱好户外运动;这天夜间骑行,不慎摔倒,头部外伤。当时双眼睑肿胀很明显,根本不能睁眼,所以患者本人和家属都没有意识到,其实左眼已经完全失明了!患者被120紧急运送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值班医生李帅接诊,细致地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左侧失明、左侧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已没有光感了。急诊头颅CT显示,患者双侧眼眶眶上壁、内侧壁及外侧壁骨折,双眼眶周围软组织肿胀。然而常规眼眶薄层CT显示视神经管未发现明显的骨折片。鉴于患者左眼完全失明,临床上高度怀疑可能存在左侧视神经管骨折;因此李帅医生紧急汇报郑学胜主任;郑主任仔细阅片后,发现左侧视神经肿胀明显,予以影像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左侧视神经管上壁有骨折线,视神经管眶口有一个小骨折片;因此有明确手术指征。当天下午,郑学胜团队在全麻下实施左侧视神经管减压术,术中证实视神经管眶口果然存在小骨折片,同时视神经管存在骨性压迫,因此去除骨折片,并磨开视神经管上壁,使视神经得到充分减压。术中发现并去除小骨折片磨开视神经管上壁视神经管充分减压术后CT显示,视神经管上壁充分减压。奇迹发生了!术后36小时后,患者左眼出现了光感,再过一天就可以隐约看到人影,每一天都有进步,术后5天,已经可以数手指了!郑学胜主任介绍,头部外伤导致失明,比较常见的原因是眼球挫伤或视神经管损伤;本例患者在伤后早期就发现失明,同时请眼科会诊未发现明显的眼球挫伤,因此临床上高度怀疑是视神经管损伤,经过影像重建,发现了病因,并通过视神经管减压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的视力,可以说也改变了患者的人生。

发布了文章

巨大骶管囊肿合并神经根内疝的微创手术

患者中年男性,因骶尾部、右侧臀部、下肢酸痛1年,加重1月来诊,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巨大骶管囊肿,经当地医生推荐,通过网络问诊平台,预约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郑学胜主任门诊就诊。我院术前磁共振检查发现,骶1-3两个巨大骶管囊肿,其中左侧骶管囊肿更大,但症状却是在右侧。郑主任仔细阅片发现,右侧骶管囊肿虽然比较小,但是其脑脊液漏口处(囊颈)存在一块灰色异常信号,推测可能存在神经根内疝。另外,由于巨大骶管囊肿的长期压迫,患者的骶骨已被广泛侵蚀破坏,无论是椎体还是椎板骨质都已大量损失,很多部位已经穿通。经过全面的术前准备,郑学胜团队于2月23日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实施骶管囊肿漏口封堵手术。正如术前所预计的一样,我们果然发现右侧骶管囊肿的漏口很大,除了本来的穿行神经根,还有两根过路的神经根呈M形疝入漏口,并且与漏口粘连严重,形成嵌顿,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右侧骶管囊肿比较小,症状却很严重。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护航下,郑主任沉着应对,在高倍显微镜下仔细分离神经根与漏口之间的粘连,然后将疝入的神经根复位到蛛网膜下腔,再通过显微缝合封堵了漏口,全程对神经根没有任何损伤。术后磁共振显示双侧骶管囊肿封堵良好。并且使用钛板修补了缺损的骶管后壁,避免骶管内容物膨出。术后患者症状很快就明显改善,两周拆线出院,疗效满意。郑学胜主任指出,骶管囊肿本质上不是一个囊肿,而是脑脊液漏;当漏口很大的情况下,脑脊液进出的流速快,就可能将周边过路的神经根带入囊肿,形成神经根内疝,如果疝入的神经根太多,挤压在漏口处,形成嵌顿粘连,症状就会明显加重,这个原理和普外科的疝气是相似的,这种情况应及时手术解决,否则神经根可能严重损伤甚至坏死。

发布了文章

两例椎管肿瘤全切

椎管肿瘤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医疗质量评审中的重要病种,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审中的评比指标之一。椎管肿瘤是生长在颈椎、胸椎、腰椎、骶管内的肿瘤,由于侵犯脊髓和神经根,容易导致瘫痪、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所以一旦发现,应及早治疗。同时由于肿瘤经常和脊髓、神经粘连,手术风险很高,要求外科医生具备很扎实的显微手术基本功。在此报道江宁医院神经外科近期完成的两例椎管肿瘤手术。病例1:中年男性,因左侧臀部疼痛1年余,加重2月,在当地医院磁共振检查发现椎管肿瘤,经当地医生推荐,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郑学胜主任门诊就诊。郑主任阅片发现,肿瘤位于胸10水平,属于髓外硬膜下病变,增强不均匀,边界清晰,位于脊髓的左后,脊髓被推向右前方。经过术前准备,于2月3日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手术非常顺利,肿瘤完整全切,根据神经电生理监测,脊髓和神经根保护良好。术后磁共振显示肿瘤全切,无任何残留;术后两周拆线出院,行走、大小便功能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术后病理提示神经鞘瘤。病例2:患者老年男性,因记忆力下降、行走不稳、经常跌倒、有时尿失禁来院,从症状来看,非常符合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表现,而且CT上也确实存在脑室增大,因此就诊神经外科郑学胜主任门诊,并收治入院。然而,术前检查常规做腰穿时,发现脑脊液是草黄色的,压力也很低,提示椎管内存在梗阻性病变。于是,郑主任团队予以全脊柱增强磁共振检查,发现腰1-2水平巨大椎管肿瘤,很显然,上述行走不稳、跌倒、尿失禁等症状是椎管肿瘤引起的。郑主任阅片发现,从横断面来看,肿瘤几乎占据了椎管全径,正常的脊髓圆锥和神经根已不可辨认,很难说是髓外硬膜下病变还是髓内病变。结合病程很长,脑脊液循环已完全阻断,推测肿瘤与脊髓圆锥、马尾神经根之间,以及肿瘤与硬脊膜之间很可能有明显粘连,所以手术难度较大,手术风险高。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郑学胜团队于2月16日在术中电生理监测下实施椎管肿瘤切除术;结果手术难度比预估的还要更大,因为不仅肿瘤质地很硬、血供丰富,而且肿瘤位于脊髓圆锥和神经根的腹侧,手术只能在圆锥和神经根的间隙里操作,肿瘤的腹侧又与硬脊膜严重粘连;郑学胜团队经过近6小时的手术,终于将肿瘤完整全切,并且脊髓圆锥和神经根保护良好。同时,我们还为患者做了椎管成形术,即复位固定了患者的椎板、棘突和棘上韧带,有利于术后脊柱稳定性。形似玉坠的肿瘤标本术后磁共振显示,肿瘤无任何残留,脊髓圆锥和神经根恢复正常形态,术后大小便功能、下肢运动恢复正常。术后病理提示:神经鞘瘤伴出血。

发布了文章

看似脑出血、实则动脉瘤:神经外科精彩抢救案例记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近日接诊了一例很有临床教学价值的动脉瘤病例,报道如下。患者蒋女士,57岁,头痛、言语不清、昏迷伴左侧肢体瘫痪6小时来院。急诊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右侧颞叶血肿大量血肿,伴脑疝形成。 虽然从CT血肿位置形态来看,符合普通的脑溢血表现,CT上也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但由于患者并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而且血肿紧邻外侧裂,所以接诊的李帅医生很警惕,考虑需要鉴别脑血管病,予以急诊CTA检查,结果CTA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1分叉部动脉瘤,因此紧急汇报郑学胜主任。 经过快速而充分的术前准备,郑学胜团队予以动脉瘤夹闭 + 脑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很成功。手术中郑学胜主任发现,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主干的分叉处,动脉瘤顶端有很大的破口,在已经临时阻断血管近端的情况下仍在喷射性出血;郑主任沉着应对,顺利夹闭动脉瘤瘤颈,出血即刻停止,同时载瘤动脉保护良好,然后全部清除脑内血肿。 术后一周左右,患者神志恢复清醒,言语对答正确,左侧肢体瘫痪也较术前有所恢复,术后两周拆线转康复治疗。郑学胜主任指出,大脑中动脉瘤经常会表现为单纯的脑内血肿,而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此时要非常警惕,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脑溢血,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去清除血肿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对于紧邻外侧裂和前纵裂的脑内血肿,一定要同时做CTA进行排查。另外,后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在出血量很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脑内血肿,但通常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所以只要保持警惕性,鉴别不难。郑主任指出,像这种典型的病例,对于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急诊科医生的教学培训很有借鉴意义。

发布了文章

全切巨大颅底肿瘤

患者杨女士,65岁,退休,近4个月来经常乏力,易困多眠,未重视;近一周出现头痛,伴有恶心,症状逐渐加重,近两天出现意识模糊、不能对答。在当地医院就诊,做头颅CT发现巨大脑肿瘤,经当地医生推荐,患者来到江宁医院神经外科郑学胜主任门诊就诊。郑学胜团队予以术前磁共振检查发现,前颅窝底巨大脑肿瘤,伴有大片脑水肿,双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明显受压变小,下丘脑、左侧基底节等神经结构亦受明显推挤。肿瘤血供丰富,与双侧大脑前动脉关系复杂。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术前供血动脉栓塞、备血等,郑学胜团队于2月23日行前颅窝底巨大脑肿瘤切除术。手术经双额底入路,结扎上矢状窦,离断被肿瘤包裹的大脑鎌,将肿瘤从前颅窝底分离,并完整保留双侧嗅神经和视神经;然后分块切除肿瘤,最终完全切除肿瘤,并保护好双侧大脑前动脉。术后第二天复查CT,显示术野无明显出血,脑组织肿胀明显。术后一周复查磁共振,显示肿瘤完全切除,脑组织水肿仍比较明显,继续用药。术后两周拆线出院,切口愈合良好,无任何并发症。术后病理提示脑膜瘤。江宁医院神经外科持续推进学科建设,确立了“技术全面、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在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血管病、颅脑创伤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方面技术熟练、疗效满意;同时在骶管囊肿、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方面有专科特色技术,尤其是骶管疾病的综合疗效位居全国前列。学科紧跟医院发展步伐,为创建更高水平的国际型研究型医院作出自己的贡献。

发布了文章

面肌痉挛微创手术效果立竿见影

面肌痉挛又称“半面痉挛”,是指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肌肉抽搐。面肌痉挛的病因是面神经被脑血管压迫而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由于一侧面神经只支配一侧面部表情肌,所以面肌痉挛症状严格限制在一侧面部,另一侧毫无影响。根据这一点可以区别其它原因引起的面部不自主运动。例如,有些人长期盯着手机,刷视频、打游戏,或者青少年看书时间太长,导致眼部肌肉疲劳,就容易出现两侧眼睑不自主抽动,这种情况只要休息好了就可以改善。黄先生是南京江宁人,从事办公室工作,两年前他注意到右眼下眼睑经常不自主抽动,对办公颇有影响,休息了几个月也不见好转,反而逐渐扩展到右侧面颊部、嘴角,一旦抽动起来就像扮鬼脸一样,非常尴尬。后来发作次数越来越频繁,只要和人说话几乎一定会出现面肌抽搐,在紧张、情绪激动时尤其严重,简直没法社交;而安静休息时也会发作,只有睡着了才消停。通过朋友介绍,黄先生了解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郑学胜团队擅长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郑主任是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诊治中心的核心专家之一,在颅神经诊治方面发表了大量的技术论文和专著,曾多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因此黄先生来到江宁医院就诊,并于今年2月住院治疗。郑学胜团队根据术前磁共振检查,初步判定是小脑前下动脉压迫右侧面神经根III区所导致,这是面肌痉挛中常见的类型。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3月3日,郑学胜团队予以右侧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非常顺利,郑主任充分显露面神经根全程,果然发现小脑前下动脉呈袢状压迫右侧面神经根III区,于是通过垫入Teflon垫片,使小脑前下动脉移位,不再与面神经根压迫部位接触,成功地解除压迫;此时,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异常肌电反应AMR即刻消失,提示电生理异常已解除。术后患者面肌痉挛症状即刻完全缓解,黄先生和家属都非常开心。术中抬起责任血管小脑前下动脉(AICA),充分显露面神经根III区压迫点(绿色箭头)通过垫片使责任血管移位,离开面神经压迫点郑主任介绍,面肌痉挛没有什么特效药物,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直接针对病因的微创治疗方法,手术在显微镜下实施,并且全程在术中电生理监测下完成,安全程度高,创伤小,手术治愈率达到90%以上。显微血管减压的手术技巧,包括有血管移位、神经隔离、血管悬吊、尾侧逐级减压等多种方法,对于各种减压技术郑学胜团队都有丰富的手术经验。根据郑学胜团队介绍,面肌痉挛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面神经被长期卡压,容易变性,即使充分减压以后,面神经的高兴奋状态也不能马上改善,所以这部分患者手术后有一个延迟缓解的现象,也就是手术后早期仍有一点轻微抽搐,需要休养一年左右才完全缓解,虽然最终结果是好的,但患者术后仍难免焦虑。所以如果确诊面肌痉挛,还是早点治疗比较好,因为面肌痉挛不能自愈,应早点治疗争取即刻完全缓解。

发布了文章

江宁神外:骶管囊肿两次手术后复发,第3次手术怎么做?

病史:  患者女性,多发骶管囊肿,表现为双侧骶部、臀部、下肢疼痛,右侧为重,不能久站久坐。在外院两次手术,都没有成功,近半年症状加重,站立不能坚持20分钟,行走不能坚持300米,卧床好转,因此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入院查MRI,提示残留3个骶管囊肿:入院查CT重建,提示L5, S1椎板缺失:CT横断面显示椎管内容物从骨窗向外膨出:治疗:  郑学胜团队分析,患者不能直立,很大程度上与椎板缺损有关,站立时间越长,缺损区承受的压力越高,椎管内容物会向外膨出,所以骶管囊肿残留和椎板大片缺失需要同时解决,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全麻、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手术。术中发现粘连很严重,手术比较困难,但仍成功实施了骶管囊肿漏口封堵,并用两块3D建模钛板分别修复了L5和S1的椎板缺失。术中电生理提示神经功能保护良好。术后复查MRI,提示3个骶管囊肿封堵良好:术后CT重建提示,L5,S1两处椎板修复满意:术后CT横断面显示椎管内容物不再膨出:术后恢复:术后一月,症状明显改善,除右臀部不适,其它症状已消失,并且站立行走时间已明显延长。继续康复中。

发布了文章

郑学胜主任在“中华医学会2022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年会”发言报告

郑学胜主任在“中华医学会2022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年会”发言报告,骶椎相关的神经源性大小便障碍的评估和骶神经调节术,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发布了文章

会议报告:郑学胜团队骶管囊肿十条手术经验

学术会议报告:郑学胜团队骶管囊肿十条手术经验和展望,长按观看:

发布了文章

南京电视台健康大讲堂:骶管囊肿面面观

郑学胜主任在南京电视台的专家访谈节目,长按可以观看

发布了文章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手术

手术者:郑学胜,张党林,周鹏手术时间:2022-8-19患者男,50岁,因自发性蛛血、脑室出血、右额叶血肿入院,深昏迷,GCS4分,Hunt-Hess 4级。术前CTA显示,前交通动脉瘤,指向上方术中夹闭动脉瘤术后复查CTA,显示动脉瘤已完全夹闭,载瘤动脉通畅术后三周,出院做康复

发布了文章

右侧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

手术者:郑学胜,李帅病史:患者,女,63岁,右侧面颊部间歇性疼痛6年,加重1月,刀割样疼痛,早期卡马西平有效,现已无效,并且引起肝损和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现疼痛严重影响进食、洗脸、刷牙。术前MRI显示:右侧三叉神经旁边有血管影经过术前准备,于2022-7-8行右侧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显露责任血管:小脑上动脉  在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之间置之垫片探查三叉神经尾端和其它区域,未发现其它血管压迫,手术结束 术后情况:术后面部疼痛已完全缓解。神志清、四肢、言语、听力、面肌活动都正常,无其它不适。

发布了文章

巨大骶前囊肿患者分娩中的注意事项

这是一篇日本的报道,关于巨大多发骶前囊肿(骶管囊肿突入盆腔)患者怀孕分娩的注意事项。42岁孕妇,妊娠23周,盆腔磁共振诊断为巨大的双侧骶前囊肿,从骶孔向两侧延伸至盆腔,最大径超过6厘米。同时观察到骶管轻微扩大。妊娠 34 周的磁共振影像:骶前囊肿在中线右侧与胎儿头部相邻。日本学者回顾文献发现,巨大骶前囊肿如果被切开、或者在分娩过程中自动破裂,会导致严重的低颅压性头痛、骶丛神经痛加剧,因此应避免骶前囊肿破裂。向囊肿内注射酒精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包括马尾综合症,应禁止。根据文献,对于这类患者,阴道分娩和剖宫产都是可以的。本例患者最终选择了全麻下剖宫产,产后6天B超检查,显示骶前囊肿没有破裂,也没有出现新的症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编译

发布了文章

多发巨大骶管囊肿微创手术一例

青年女性,腰骶部疼痛1年余,症状进行性加重。久坐、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好转 。大小便功能尚可。MRI:多发骶管囊肿,体积巨大。手术中见3个巨大骶管囊肿,分别予以严密封堵。术后症状逐渐改善,正在恢复过程中。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