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2218

张楠

乌镇互联网医院

设计健康,与您同行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发布了文章

降压药可以停嘛?

初次发现高血压,如果是轻度血压增高,如收缩压在140-150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95mmHg之间,可以先认真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减重10%,限酒,加强有氧运动等,同时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三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也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但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50/100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高血压#生活方式#降血压#降压药#降压药健康




发布了文章

明明是房颤,却为何嘱我抗凝?!

在临床工作中,房颤患者经常会问:“我明明是房颤,你却让我抗凝,这是为什么呢?”张医生在此直入主题给大家讲述下房颤带来的最大危害“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平时所听到的脑血栓。在心房颤动时,心房有节奏的收缩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蠕动”或“抖动”。这会让心房中的血流减慢,进而在心房壁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随着血流改变位置,最终可能会将脑血管堵塞,导致偏瘫失语,甚至生命危险。大家只了解高血压可以导致“中风”,但是实际上,房颤引起的卒中致残更加的多见和凶险。在这点上往往1 1>2,假如一个患者有高血压又有房颤,那比单有两者之一,卒中发生的风险是明显增加的。而房颤患者抗凝目的就是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进而预防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如脑卒中)的发生。那是不是所有房颤的患者都必须抗凝呢?首先要明确房颤患者是否有以下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缺血性卒中病史、年龄在75岁以上、血管病变(包括心梗、外周动脉疾病)、女性以及65-74岁。有上述一种或者多种危险因素房颤患者就需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进行抗凝,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目前没有充足的证据提示具有很好的抗凝的效果。所以说有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是抗凝,而针对房颤本身的治疗,往往是放在抗凝之后的。我是张医生,期待遇见健康的你。

发布了文章

明知疾病可预防,为何还在医院苦排队(原创)

张医生有话说(三)心血管疾病是可预防的疾病,为什么患病率仍居高不下。大多数人认为现在生活压力大、应酬多,事业上升期谁还没有个高血压,高血脂…。出现问题有医生,医生有药,我们有医保。久而久之,危险因素变成疾病,疾病变成了悲剧。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均为危险 因素,因为这些疾病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是可以避免的。有部分人群是因为遗传等因素发病,但是通过积极健康生活一级预防,是可以让疾病晚发或者更容易药物控制。乃至这些危险因素在起病初,专业指南及教科书都首先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如无法纠正,再进行医疗药物干预。当然,吃药容易,改变生活难。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指出:“健康,最重要的是坚持”。我们总是为自己没有“管住嘴、迈开腿”找很多借口,总是对自己说“没时间”,却能接受在医院耗尽一天时间反复苦苦排队。对于慢病患者,吃药是最容易的事,但是针对预防上述“危险因素”或者“发病早期”进行坚持不懈的健康生活方式,那后者会是你获益最大的事。毕竟我们与医生打交道的目的不是吃药,而是获得最大的健康。而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运动、心理,饮食等方面,我会分别在后面文章详细介绍。当我们把健康、慢病当做事业作为管理时,你就赢回了你的人生。张医生在此祝大家安康,好运。

发布了文章

春节要来啦,请小心那些疾病(原创)

张医生有话说(二)随着春节的临近,大家的心也逐渐“躁”起来。节日期间,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家久坐看书玩游戏,有的继续佛系养蛙,还有的探亲访友大吃大喝…。伴随这些行为方式,有些疾病也会悄无声息的来到您身边。下面我就列举几个常见的“节日病”:一、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胸痛,上腹痛,牙痛,后背痛,手臂麻木伴随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节日易发原因:节日期间,暴饮暴食、过度饮酒、情绪兴奋、熬夜等导致原有病变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堵塞、痉挛,进而发生心肌缺血坏死。此病更容易在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的患者身上发生。二、高血压急症主要表现:呼吸困难,胸闷痛,头昏,头痛节日易发原因:节日期间情绪激动、兴奋、劳累、熬夜、受凉及忘记服用降压药物等。三、脑卒中主要表现:头昏,意识丧失,偏瘫或四肢无力,口斜,恶心、呕吐等节日易发原因:发生脑卒中患者往往有高血压病基础,节日期间疲劳,熬夜,精神兴奋紧张导致血压增高,进而引起脑血管瘤破解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四、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突发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发热等。节日易发原因:节日期间进食油腻食物导致代谢异常(高甘油三酯),过度饮酒引起胰液大量分泌是常见原因,同时暴饮暴食也可诱发急性胰腺炎。五、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呕血,黑便,低血压,心率增快,乏力,气促等节日易发原因:此类患者往往有消化道炎症、溃疡、肝硬化及胃肠肿瘤等基础疾病。节日期间过度饮酒熬夜,情绪兴奋,进食较硬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溃疡,血管以及黏膜病变加重,导致出血。六、肺栓塞主要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节日易发原因:长期久坐、久卧行为。如上网、电子游戏、打棋牌等。上面列举了节日常见多发疾病,他们共同特点均起病急,病情重。为预防上述疾病发生,就需要大家充分了解节日期间易发病原因并规律饮食、睡眠,情绪平和,合理膳食。在此,张医生祝您春节快乐,阖家幸福,身体健康。

发布了文章

冠心病心脏支架术后随访注意事项(原创)

       心脏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手段之一,很多患者都认为"放了支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放支架只是冠心病治疗的起点,院外的随访与规范药物服用才是重中之重。下面给大家介绍随访相关注意事项:1.确诊冠心病以及置入支架的患者必须每月定期心内科门诊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相关药物治疗。在随访的时候,需要给医生提供近期血压、心率等情况。2.拜阿司匹林、降脂药(他汀类)等如无不适及禁忌,建议长期终身服药。3.支架置入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建议为12个月,具体时间需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4.服用抗血小板药(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期间注意有无皮肤黏膜瘀斑,有无牙龈出血大便发黑等情况,切勿擅自停药。5.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建议出院后1月、半年复查肝功能、血脂);如有明显肌肉肉酸痛请及时就医。6.根据医生建议应用比索洛尔或美托洛尔等其它抗心绞痛保护心脏药物,并定期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7.低盐低脂饮食,如不适,立即就医。8.出院后需适当运动(后续会有专题给大家进行讲解)。9.每个病人治疗与随访应个体化,无论是实体医院还是网络平台,均建议固定心血管医生,让其长期给予不同阶段、不同情况的心脏康复建议。

发布了文章

遍地药店的中国(原创)

张医生有话说(一)在中国,百姓所居住的小区附近几乎都是药店,有的小区人行路上仅仅几丈之遥甚至有几家药店,买药之“方便”,用药之“便捷”。而在国外,却存在鲜明对比,满街可见的是健身房,很多药物都是必须凭借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到。难道我国民真的是“东亚病夫”?根据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发达欧美国家人均寿命达80岁以上,其中美国女性平均寿命为83.2岁,男性为80.5岁。反观处处强调“养生、中医治未病”的现代中国, 女性平均寿命为77岁,男性为74岁。造成这样大的差距除了生活经济水平外,我认为观念和意识占了很大的比例。我国有的人认为中医养生是根本,人病即 “上火”,只要去火就可以永生无恙;有的人认为有事没事吃点中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即养生又保健,说不好搞个五世同堂;还有的人认为预防最无用,病了在看也不迟,否则吃药吃一辈子……。数据是真实而残酷的,有多少糖尿病患者因为上面的观点需要截肢、进展成尿毒症;有多少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梗、脑卒中而家破人亡;有多少本无病却因为养生吃中药弄成肝衰竭、肾衰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每天忙碌在一线,每天有看不完的病人。如果把疾病比作敌人,就好像打退一波又上来一波,直到弹尽粮绝、死而后已、向我开炮。这让我陷入了深深思考:是什么造成了百姓健康的窘境呢?是观念,是认识,是科学医疗常识普及不够。病永远看不完,但是只要宣教一个患者,并且让他们去影响他们身边的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百姓可以把自己大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家庭和生活上,而不是放在苦苦的挂号、检查、排队上。所以针对上面想法,我有几点倡议,望与君共享:1.健身锻炼最重要,每天快走1小时,胜过灵丹和妙药。2.无病不吃药,健康饮食最重要。3.慢性疾病坚持科学服药,定期随访。4.“对症”下药最可怕,寻找根源最重要。(举例:咳嗽→止咳药→胃部不适→胃药→食欲下降→中药→肝肾脏负担增加→保肝药、透析→……)

发布了文章

谈斑块色变---颈动脉斑块那点事(原创)

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外在因素和内在多基因调控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目前临床上检查颈动脉斑块主要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其中最有价值的指标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这用来确定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很多患者平时无任何症状,都是通过体检发现。报告中经常提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大家每次发现自己有颈动脉斑块都十分恐慌,特别害怕斑块脱落引起中风等等严重疾病。我认为临床上很多无症状颈动脉斑块都是稳定的,也就是所谓“硬斑”。大家所担心的真正的“犯罪分子”名叫不稳定斑块,它在超声显示为低回声的软斑块,此类斑块相对容易脱落或者破裂。在这里,需要专业医生的判断。如果没有症状,斑块为硬斑,同时它阻塞血管程度不足以引起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大家可放心,一般没有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但是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提示全身同级别血管(大中型动脉)都有可能出现相应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功能不良。体现在心脏血管(冠状动脉)会有胸闷、胸痛及心慌等表现;体现在四肢会有乏力,走路疼痛或耐力下降等表现。所以如果大家咨询医生,一定要把完整的颈动脉超声报告给医生,医生好根据具体的超声描述给予您专业的判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预防是很重要,包括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通过减少饮食的热量和增加体育运动减轻或控制体重。

发布了文章

被朋友和患者经常问到的---血脂篇(一)(原创)

大家好,我是张医生。每天工作在临床一线,总会被问各种各样的问题。网上也有很多科普文章和公众号,而且有的文章写得很专业。但是让不懂医学的患者或者朋友真正的去认识,去记住,甚至去做到,最终起到心血管疾病预防作用的文章却很少。归根结底,可能因为“问题太多,太分散,甚至太晦涩,读者读后觉得收获很多,但没有几天也许就忘记了。最好科普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大众所接受。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总结一些朋友和患者反复提及的问题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为大家解惑。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更健康,让心走的更远,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言归正传,我会在下面介绍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这些疾病有所认识,有所收获。被朋友和患者经常问到的---血脂篇(一)甘油三脂 甘油三脂是血脂成分中的一种,这点在血脂化验单中也充分的体现出来。我们常常在医院查的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以大家在询问医生的时候需要明确是血脂中的哪一项。而在心血管最关注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为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生的罪魁祸首。甘油三脂增高临床上会引起胰腺炎,所以个人认为:1)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甘油三脂<4.0mmol/L,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包括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酒等,无需药物治疗。经过3-6个月改变生活方式治疗,甘油三脂仍超过4.0mmol/L,建议口服药物治疗。2)如果甘油三脂>4.0mmol/L,需要口服药物,预防胰腺炎的发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往往甘油三酯继发增高。首先要积极的控制血糖。 有的患者会出现甘油三脂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升高的情况,这就需要您的医生具体分析,一般不主张降甘油三脂药物与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物连用,这样会增加彼此副作用。








发布了文章

燃烧我的“血脂”!

大家好,我是熟人张医生。今天我们来谈谈血脂的问题。在日常体检中,血脂是基础的检查项目之一,但由于血脂增高在身体上没有直接感觉,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视。血脂包括很多种,今天我们关注危害最大的血脂----胆固醇。胆固醇分为”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其中”好”胆固醇为高密度脂蛋白,它可以促进血脂的代谢,它扮演着胆固醇清洁工的作用,他将多余的胆固醇送回肝脏,排出体外,所以它越高越好。而”坏”胆固醇,主要是指低密度脂蛋白,它是导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是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大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喝夜啤酒,吃大鱼大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所以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非常重要。那又该如何控制呢?如果身体其他情况正常,仅仅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我们可以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简单说仍然是那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建议:1. 吃白如鱼肉,禽(鸡鸭鹅)肉等,因为白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猪牛羊肉含饱和脂肪酸多,要允情适量。2. 多吃青菜,少吃油炸或油腻食品,不吃猪油。3.每天坚持有氧运动,比如有效行走5000-10000步,使心率提升20%,微出汗。经过上述方法持续3个月,低密度脂蛋白下降不明显,需要用药物治疗。如果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建议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往往这样的目标靠单纯的生活方式改变是很不容易达到的。这就需要在生活方式改变基础上加药物治疗。而药物呢,主要是推荐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又分为低、中、强效他汀。已经有足够临床证据表明,大多数心脑血管高危患者口服中等剂量他汀药物治疗有益。好了,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血脂相关的内容,下次我们再见,我是张医生,期待遇见健康的你。

发布了文章

加法or减法,解决健康难题

本人有声公众号“熟人张医生”正式创刊,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熟人张医生”。每周会与微医健康号平台同步发行原创音频及文章。熟人张医生,遇见健康的你们。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