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618

盛志娟

乌镇互联网医院

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二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领域】乳腺外科疾病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乳腺癌
恶性肿瘤
感染
癌症

发布了文章

花季少女的伤痛——乳房纤维腺瘤

 在今天开始前,我为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杨到了该结婚的年龄,经人介绍,相亲认识了小丽,二人谈的很好,快到谈婚论嫁之时,小丽告诉小杨她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长了一个疙瘩,豆子大小,圆形而且可以自由推动,去医院大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告诉她是个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就痊愈了。后来小丽做了手术,无意中小杨告诉了自己的妈妈,女朋友乳腺做了一个小手术,恢复好了,想来拜访未来的婆婆。结果小杨的妈妈听说小丽乳房做了手术,坚决不同意她两结婚。无奈之下小杨求救与我,请我去给他妈妈解释,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无论我如何解释,杨妈妈就是不同意自己未过门的儿媳妇在结婚前乳房就做过手术,开过刀。无奈,最终小杨和小丽分手了……我们对杨妈妈的想法不予讨论,单就说说女孩的乳房纤维腺瘤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有何特点?如何治疗?何谓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由于纤维成分和腺上皮增生程度的不同,还被命名为腺纤维瘤、腺瘤等。这三种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均一致,所以统称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的特点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发病率占乳房良性肿瘤发生率的75%,占乳腺科门诊患者的7%~13%。可发生于乳房开始发育后的任何年龄段,发病高峰年龄为15~25岁。约25%的纤维腺瘤无症状,13%~20%为多发病灶。纤维腺瘤病程较长,多数病变缓慢增大或无变化,少数可自然消退或快速增大。纤维腺瘤的恶变率这是罹患乳腺纤维腺瘤后咨询量最多问题!据文献报道:纤维腺瘤癌变率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为0.12%~0.30%,不到1%的恶变率。也有部分文献报道乳腺纤维腺瘤的恶变率小于1%-3%。纤维腺瘤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药物可以逆转纤维腺瘤的形成和生长,更没有乳房按摩消除纤维腺瘤的依据。也就是说想消除纤维腺瘤,只能通过手术切除。 所以,只要号称某些药能够治好乳房纤维瘤的,都是骗人滴,大家需要擦亮眼睛识别哦 !纤维腺瘤必须手术么?临床工作中不同医生,理念的不同,对待同一位患者的处理方式也是有差别的:对于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目前在外科学界也有很大的争议。有些医生认为纤维腺瘤几乎不恶变,部分生长缓慢,而手术会有切口疤痕,对女性心理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部分患者术后影响日后哺乳,因此,不建议手术,这种观点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多见。切的理由:1初次发现时肿瘤直径大于2cm且生长迅速,短期内增大者(半年内肿瘤最大直径增长≥20%或<50岁的病人肿瘤最大直径每月增长≥16%或≥50岁病人肿瘤最大直径每月增长≥13% )。2年龄较大,随访过程中BI-RADS分类增高者。(BI-RADS分类可参照:秒懂乳腺超声报告了解)3心理压力过大,担心自己属于小于1%的恶变率内。4备孕的患者:由于在怀孕/分娩/母乳喂养阶段都不适宜做乳房手术,而这一过程时间较长,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部分观念认为,纤维腺瘤在这一阶段可能受激素水平增高而快速生长,所以建议怀孕前尽早手术。而这一观念目前尚没有循证医学证据。不切的理由:1 肿块小于2.0cm,且生长缓慢。2年龄轻,尤其是未婚女孩(如文章开头讲到的小丽情况可考虑婚后再行手术)。3可以做到定期复查的患者(半年行超声复查,如年龄大于35岁,可考虑半年超声复查结合1-2年乳腺钼靶复查)。4 纤维腺瘤手术时机可由自己做主,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时,可暂缓手术,无须着急下决定。纤维腺瘤手术后会“复发”么?手术只能解决已经生长或者切除已有的肿瘤,不能像打疫苗一样,预防疾病,所以手术后是否再生长纤维腺瘤要看“运气”了。纤维腺瘤的手术治疗就好比口服药物治疗感冒一样,不能说下一次的感冒是因为上次感冒没有治好或者上次感冒的复发。所以手术切除后再次发生纤维腺瘤时不能称为复发,只能称为再发。手术方式目前的纤维腺瘤手术方式有传统开刀手术,微创旋切和能量消融治疗。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是旋切刀在真空抽吸泵的辅助作用下对病灶组织切割呈条状,直至病灶完全切除。由于切口小,因而被视为美容手术。但是,其仍然存在内部创伤大、肿瘤残留和术后血肿等问题。能量消融治疗:通常可以分为冷冻消融、热消融和不可逆性电穿孔3种,其中热消融又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等,均具有原位灭活肿瘤、避免手术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等特点,现已成为实体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部分医院尚不能进行。传统开刀手术:是最直观有效的治疗方式,适用于较大的纤维腺瘤或依据医生判断适合选择切开手术的患者。纤维腺瘤手术后会影响哺乳么?术后哺乳功能的影响主要受纤维腺瘤生长的位置、数目、大小及手术方式影响:当肿瘤单发,体积较小,位于乳房外周时,对哺乳影响小。当肿瘤多发或体积太大或位于乳房中心位置时对哺乳影响较大。此微创非彼微创传统意义的微创是指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手术,它因小切口被称为微创手术,殊不知这类手术存在内部创伤大、肿瘤残留和术后血肿等缺憾。小编认为:手术不应该以切口大小评判“微创”,应该做到对正常腺体的最小损伤且切口隐蔽方可称为“微创”,达到实实在在的微小创伤,尤其年轻女孩,毕竟女性乳房除了美学功能外最大的使命是哺乳,是宝宝的粮仓。小编观点:年轻未婚女孩,体积小的纤维腺瘤,养成乳房自查的习惯(参照:乳房的自查,了解自查步骤及手法和时机),早发现,多观察,需要手术时可选择环乳晕的隐蔽切口,开刀切除肿瘤。手术过程类似于剥桔子一样,环乳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分离腺体和表面脂肪,到达肿瘤位置后单纯切除肿瘤。术后切口皮下组织无张力缝合,皮肤表面美容缝合或不缝合皮肤,使用皮肤胶粘和便平面皮肤,保持切口表面的湿润度和清洁度,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瘢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文参考: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 Vol.36(7) : 752-754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极少癌变。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自青春期开始到之后的任何年龄,发病高峰为15-35岁,单发和多发均有可能,多数缓慢长大或无变化,少数可自然消退或迅速增大。诊断40岁以下触诊+乳腺超声;40岁以上触诊+乳腺超声+钼靶;必要时核磁和穿刺。单纯依靠触诊诊断纤维腺瘤不可靠。治疗一般情况下建议随访观察,推荐的观察频率为每3-6个月一次,若无变化可逐渐变为1年常规筛查,观察方法为手检+乳房超声。40岁以上女性建议加入钼靶检查。若在观察过程中肿瘤生长迅速(由医生判断),或者怀疑恶性肿瘤可能时,则应进行外科干预,即肿瘤切除活检,但纤维腺瘤术后可能复发,且切除后可能影响乳腺外形,选择手术需谨慎。 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均为纤维上皮性肿瘤,两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叶状肿瘤的发病高峰是40-50岁,常为单个病灶,病程较长,可短期内迅速增大。因为叶状肿瘤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和复发转移风险,建议若怀疑,即刻手术治疗。注:以上资料来源于国内外专业书籍、专家共识等,仅代表目前研究状况。 专家共识:乳腺纤维腺瘤消融治疗原创: 中华乳腺病杂志 SIBCS 2月5日 超声引导微波(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全国多中心研究协作组原文参见:中华乳腺病杂志. 2018;12(6):321-3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1,2】,其中以纤维腺瘤最为常见【3】,约10%女性一生中均罹患该病。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年轻女性常见。其大多生长缓慢、恶变率极低,但常由于位置浅表、易于触及而给部分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1,4】。其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处理方式一般包括定期随访、手术切除和微创治疗。   大部分乳腺纤维腺瘤仅需随访观察,特别是对生长缓慢且腺瘤较小、多发性腺瘤以及年龄较小的患者,观察期间一般选择超声检查。完整的肿瘤切除术是最为传统和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手术指征包括巨大纤维腺瘤、肿瘤生长较快以及患者精神过于紧张坚决要求手术等。由于开放手术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感染以及切口瘢痕、乳房外形改变等问题,为取得相同疗效和更好的美容效果,微创手术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重视并逐渐开展。   目前,主要的微创手术包括微创旋切【5,6】和能量消融治疗【1,7-12】。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方式系统由旋切刀和真空抽吸泵两部分装置组成,旋切刀在真空抽吸泵的辅助作用下对病灶组织进行切割,切取组织进行活检或者重复切割直至病灶完全切除。由于该治疗切口小,因而被视为美容手术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内部创伤大、肿瘤残留和术后血肿等【7,13】。能量消融治疗通常可以分为冷冻消融、热消融和不可逆性电穿孔3种,其中热消融又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等,均具有原位灭活肿瘤、避免手术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等特点,现已成为实体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微波(射频)消融具有瘤内温度高、消融范围大、作用时间短等优点【14,15】。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自2011年开始对乳腺纤维腺瘤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射频)消融治疗【11,16,17】,目前已成功完成乳腺纤维腺瘤消融1000余例次,治疗后患者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均较高,并逐渐将此技术推广到其他医院。为使该治疗规范有序,经全国多中心研究协作组研究后提出临床应用指南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技术原理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是指在超声影像实时引导下对乳腺纤维腺瘤进行靶向定位,将消融针经皮穿刺置入至病灶内,利用微波(射频)的局部致热作用,短时间内使消融针周围的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经乳房超声检查诊断为BI-RADS分级3级,或者常规超声BI-RADS分级4A级、超声造影或乳腺MRI后判定为3级;年龄≥35岁者,乳腺X线摄影BI-RADS分级3级及以下;空芯针穿刺活检证实为纤维腺瘤的患者。对于多发性肿瘤,可考虑乳腺MRI评估,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经超声及超声造影测量最长径1~3cm;(2)肿瘤至皮肤/胸大肌距离大于0.5cm。   2、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1)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50×109/L,凝血酶原时间>25s,凝血酶原活动度<40%;(2)乳腺内置假体;(3)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不明确,或者临床怀疑穿刺活检有病理诊断低估的可能,包括临床诊断不能排除分叶状肿瘤、乳头状瘤、不典型增生、硬化性腺病等。   相对禁忌证:(1)月经期;(2)妊娠期、哺乳期、不可控制的糖尿病;(3)肿瘤至皮肤/胸大肌距离<0.5cm,但肿瘤与皮肤及胸大肌无粘连;(4)中央区肿瘤。   三、术前准备   1、术前病理诊断:(1)超声引导下的空芯针穿刺明确组织学病理诊断为纤维腺瘤;(2)对于多发性肿瘤,拟行消融的所有肿瘤均需要有明确的病理诊断;(3)建议采用14G或者取材量更大的空芯针,多点足量取材。   2、完善治疗前常规检查:完善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心电图及超声检查等。   3、患者准备:患者需避开月经期,停用抗凝药物≥7天。由患者本人或授权人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消融治疗同意书、超声造影授权同意书和组织活检知情同意书)。   4、术前谈话核心内容:(1)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2)告知患者消融可能带来的并发症;(3)告知患者消融后短期内肿瘤仍可触及甚至更硬;(4)告知患者消融后肿瘤吸收较慢,原肿瘤有长期存在的可能;(5)告知患者单次消融可能不完全;(6)告知患者随访的重要性。   5、消融操作者资质:操作者资质认定按《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版)》【18】要求执行。   四、操作步骤   1、体位:患者体位的选择取决于病灶部位、方便操作、保持治疗仪器电缆线顺直3个方面,一般采取仰卧位,必要时可根据患者肿瘤的位置适当调整体位,患侧在上,便于充分暴露操作区。   2、消毒与麻醉: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探头表面涂适量耦合剂,套无菌探头套;穿刺点用1%~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局部麻醉时尽量使针体与探头长轴平行,在肿瘤部位上方的皮下脂肪层和下方的乳腺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以便形成“隔离带”。亦可采用静脉麻醉,待消融针定位准确后,在皮下脂肪层和乳腺后间隙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以形成“隔离带”。   3、穿刺定位:超声是最常用的穿刺引导方式。穿刺定位注意事项:(1)体表十字法确定肿瘤最长径;(2)选择穿刺点时,应注意不影响操作,且尽量避免选择乳房内上象限穿刺点,建议距离肿瘤边缘2cm以上;(3)消融针沿肿瘤最长径进针,穿过瘤体,接近肿瘤边缘,不穿出肿瘤包膜【16】;(4)对于腺体较硬,进针困难者,可选择锐利型消融针。   4、消融:根据肿瘤大小及形状设置治疗参数。对于最长径<3cm的乳腺纤维腺瘤,推荐的微波消融功率及时间为单次40W,持续1~2分钟或者类似消融范围的功率、时间组合。根据肿瘤大小选择射频电极针,可根据肿瘤形状进行移动/适形消融。消融过程中超声实时监测消融区内回声变化,当高回声覆盖低回声肿瘤时应停止消融。期间需要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同时要观察穿刺点及肿瘤表面的皮肤温度,避免烫伤皮肤。当患者无法耐受疼痛时,可给予局部补充麻醉药物,必要时终止消融。   5、消融结束:关闭消融仪,拔出消融针,清理穿刺点皮肤,进行局部包扎。消融灶表面皮肤给予适当的冷敷。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无后续特殊治疗者0.5~3小时后可离院。   五、操作注意事项   1、穿刺点选择应注意就近原则、美观原则以及兼顾原则。对多发性肿瘤进行消融时注意兼顾性,尽量减少穿刺点。   2、对多发性肿瘤消融时,麻醉药物的使用尤其要注意用量,如利多卡因单次使用7mg/kg,总量不超过400~500mg;在局部浸润麻醉时可加入1∶200000~1∶100000的肾上腺素,但是,对高血压患者不建议使用肾上腺素。   3、根据肿瘤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消融针。   4、穿刺过程中注意进针深度,避免刺入胸肌或胸腔引起出血或气胸。   5、对于比较表浅的乳腺肿瘤,可以在皮肤与肿瘤之间直接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形成一个“缓冲垫”,以便使肿瘤远离皮肤,避免消融所致的皮肤烫伤;当乳腺肿瘤靠近胸壁时,可以在肿瘤后方直接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使肿瘤远离胸壁,避免胸肌烫伤。   6、建议采取“安全第一,完全消融第二”的原则。因微波(射频)消融能量较大,可在短时间内消融较大范围,切不可盲目选择大功率长时间消融,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16】。   六、术后处理   1、疼痛:部分患者在治疗后24小时内可出现穿刺点或消融部位疼痛,其中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24小时内可自行缓解,无需用药,个别疼痛严重的患者需对症治疗。   2、消融区肿胀:消融后2~3天,消融区局部可出现水肿,无需特殊处理,1周内会自行消退。   3、恶心:极少数患者局部麻醉后可出现恶心,甚至有呕吐反应,一般可随时间自行缓解,主诉严重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4、血肿:极少部分患者消融术后发生出血或局部血肿。考虑为消融区域出血者,给予局部加压包扎至少24小时,若局部血肿无扩大,可不做特殊处理。对于术后活动出血经压迫无缓解者应及时切开止血,并清除血肿。   5、发热:发热一般少见,无需特殊处理。若体温超过38.5℃,应注意消融肿瘤有无感染。一旦出现术后伤口红肿,则按照术后伤口感染常规手段进行处理:给予抗感染、伤口换药,形成脓肿者予以切开引流。   6、皮肤烫伤:轻度烫伤者可给予局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必要时局部涂烫伤药膏,严重烫伤可给予植皮。   7、气胸:对乳房深部肿瘤活检或穿刺误伤所导致的气胸,关键在于及时诊断,按照气胸治疗常规处理。   8、脂肪液化:对于范围较小的脂肪液化,可观察;范围较大的脂肪液化,可穿刺抽液。   七、术后随访   1、消融效果评价,采用超声造影或增强MRI评价消融范围。以造影剂无灌注区为组织消融后坏死区。完全消融:超声造影乳腺纤维腺瘤内完全无增强,呈“空洞征”。建议首次疗效评估在消融后3个月内完成。   2、对于完全消融的纤维腺瘤,定期随访复查即可;对于未达到完全消融的纤维腺瘤,可再次消融;对于未达到完全消融且残留较小纤维腺瘤者,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可定期随访复查;对于未完全消融的纤维腺瘤,患者不愿意接受再次消融和随访观察的,可选择开放性手术切除。   3、临床效果评价在判断局部疗效的基础上,定期随访至少1年。评价指标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体积缩小率、局部肿瘤是否可触及和肿瘤的硬度。   乳腺纤维腺瘤的微波(射频)消融治疗逐渐受到重视,亟须相关指南建议。从乳腺肿瘤治疗的规范角度考虑,本共识在适应证方面较为严格。由于数据仍不是特别充分,本共识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共识亦可作为其他消融手段尝试应用于乳腺纤维腺瘤的参考。 参考文献1.    Kaufman CS, Bachman B, Littrup PJ, et al. Office-based ultrasound guided cryoablation of breast fibroadenomas. Am J Surg. 2002;184(5):394-400.2.    Caleffi M, Filho DD, Borghetti K, et al. Cryoablation of benign breast tumors:evolution of technique and technology. Breast. 2004;13(5):397-407.3.    Dent DM, Cant PJ. Fibroadenoma. World J Surg. 1989;13(6):706-710.4.    Kaufman CS, Bachman B, Littrup PJ, et al. Cryoablation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with 12-month follow-up. Am J Surg. 2004;188(4):340-348.5.    Parker SH, Klaus AJ, Mc Wey PJ, et al. Sonographically guided directional vacuum-assisted breast biopsy using a hand held device. AJR Am J Roentgenol. 2001;177(2):405-408.6.    March DE, Coughlin BF, Barham RB, et al. Breast masses: removal of all US evidence during biopsy by using a handheld vacuum-assisted device--initial experience. Radiology. 2003;227(2):549-555.7.    Littrup PJ, Freeman-Gibb L, Andea A, et al. Cryotherapy for breast fibroadenomas. Radiology. 234(1):63-72.8.    Dowlatshahi K, Wadhwani S, Alvarado R, et al. Interstitial laser therapy of breast fibroadenomas with 6 and 8 year followup. Breast J. 2010;16(1):73-76.9.    Teh HS, Tan SM. Radiofrequency ablation-a new approach to percutaneous eradication of benign breast lumps. Breast J. 2010;16(2):334-336.10.   Peek MC, Ahmed M, Scudder J, et al.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fibroadenomata: results of the HIFU-F trial. Int J Hyperthermia. 2016;32(8):881-888.11.   Zhou W, Wang R, Liu X, et al. Ultrasound-guided microwave ablation: a promising tool in management of benign breast tumours. Int J Hyperthermia. 2017;33(3):263-270.12.   Yu J, Chen B, Zhang J, et al. Ultrasound 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Oncotarget. 2017;8(45):79 376-79 386.13.   Luo HJ, Chen X, Tu G, et 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guided 8-gauge Mammotome system in presumed benign breast lesions. Breast J. 2011;17(5):490-497.14.   Simon CJ, Dupuy DE, Mayo-Smith WW.Microwave ablation: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Radiographics. 2005;25 Suppl 1:S69-83.15.   Zhou W, Liang M, Pan H, et al. Comparison of ablation zones among different tissues using 2450-MHz cooled-shaft microwave antenna: results in ex vivo porcine models. PLoS One. 2013;8(8):e71 873.16.   Li C, Li C, Ge H, et al. Technical analysis of US imaging for precise microwave ablation for benign breast tumours. Int J Hyperthermia. 2018;34(8):1179-1185.17.   Li P, XY T, Cui D,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reating multiple breast fibroadenoma. J Cancer Res Ther. 2016;12(Suppl):C138-C14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版). www.moh.gov.cn/yzygj/s3585/201702/e1b8e0c9b7c841d49c1895ecd475d957.shtml 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 Vol.36(7) : 752-754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良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志码:A通信作者:王殊E-mail: wangshu@pkuph.edu.cn乳腺纤维腺瘤是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自然病程较长,确诊依据病理学检查,处理方法包括随访观察和外科干预。目前国内外对纤维腺瘤的处理方法选择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编写《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期望能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1 纤维腺瘤流行病学特征及乳腺癌风险概述1.1 流行病学特征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占乳腺科门诊病人的7%~13%[1],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5~25 岁。约25%的纤维腺瘤无症状[2],13%~20%为多发病灶[3],多发纤维腺瘤病人多有家族史[4]。纤维腺瘤病程较长,多数病变缓慢增大或无变化[5],少数可自然消退或快速增大[4-8]。 1.2 乳腺癌风险纤维腺瘤中的上皮成分癌变风险极低,癌变率为0.12%~0.30%,且癌变者多为小叶原位癌[9-12]。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纤维腺瘤病人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较普通女性略增高(1.48~1.70 倍),伴有非典型增生或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或复杂纤维腺瘤病人,其乳腺癌发病风险高于普通纤维腺瘤病人[13-18]。因此,建议此类高危纤维腺瘤病人术后仍须定期行乳腺检查。 2 诊断纤维腺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触诊、彩色超声、乳腺X 线摄影检查,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诊断。不推荐磁共振作为纤维腺瘤的常规影像学诊断方法。 2.1 临床特征新发纤维腺瘤多见于青春期至绝经前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5~35 岁,绝经后女性较少新发纤维腺瘤。纤维腺瘤多病程较长,伴有家族史者不少见[1-3]。纤维腺瘤触诊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可有分叶,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的肿物,偶伴疼痛。约25%的纤维腺瘤不可触及,单纯依靠触诊诊断纤维腺瘤的准确率较低[7,19]。 2.2 影像学特点纤维腺瘤彩色超声表现多为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有包膜的低回声区,纵横比<1,生长迅速的纤维腺瘤中心可能出现梗死液化,彩色超声表现为肿物内部的无回声区。尽管依据乳腺超声诊断纤维腺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20-24],仍有约25%的纤维腺瘤彩色超声所见形态不规则,甚至与乳腺癌难以鉴别。乳腺X 线摄影中多表现为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晰的高密度或等密度影,其内常可见粗大钙化。年轻女性腺体致密,肿物边缘常被正常腺体部分遮盖,故乳腺X 线摄影在纤维腺瘤中的诊断作用有限。对于不除外恶性可能性的纤维腺瘤病人,有必要行乳腺X 线检查。 2.3 穿刺活检初步诊断为纤维腺瘤的病灶应尽量取得病理学诊断。对于影像学诊断乳腺影像学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3 类以上的可疑纤维腺瘤,均应取得病理学诊断。推荐组织获取方法为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 3 鉴别诊断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均为纤维上皮性肿瘤,二者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是鉴别诊断的重点。后者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 岁,较纤维腺瘤晚,常为单发病灶,病程较长,可短期内迅速增大。快速生长的肿瘤内部可发生梗死,彩色超声表现为肿物内部的囊性腔隙,乳腺X 线摄影检查中可见肿物周围透亮晕环,由肿瘤生长压迫周围组织形成。当肿瘤具备以上特征时,应警惕叶状肿瘤可能。CNB 有助于诊断,但由于穿刺组织量有限,明确诊断还需完整切除肿瘤。叶状肿瘤具备一定的恶性潜能和复发转移风险,治疗以局部扩大切除为主。 4 治疗方法4.1 随访观察通过CNB 病理学确诊后进行随访观察,医疗卫生经济学成本最低,适用于大多数生长缓慢或无变化的纤维腺瘤病人,对于年轻(35 岁以下)病人,尤其是25岁以下病人,随访观察法乳腺癌的漏诊率极低[25]。推荐的观察频率为每6 个月1 次,推荐的检查方法为触诊结合彩色超声。对于>35 岁的病人,推荐加入乳腺X 线摄影检查作为随访检查手段[26]。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肿瘤生长迅速时,建议结束随访观察,接受外科干预。生长迅速的标准为(满足下列1项):(1)6 个月内肿瘤最大直径增长≥20%;(2)<50 岁的病人肿瘤最大直径每月增长≥16%;(3)≥50 岁病人肿瘤最大直径每月增长≥13%[27]。 4.2 外科干预除肿瘤生长迅速外,随访过程中BI-RADS分类升高也是外科干预的指征之一。纤维腺瘤还可能导致乳腺外形改变、乳腺不适感和病人精神压力增大等。因此,是否进行外科干预和实施方法应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尽可能尊重病人的意愿。外科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切开法肿瘤切除术以及较新的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4.2.1 切开法肿瘤切除术切开法肿瘤切除术是直观有效的治疗方式,适用于较大的纤维腺瘤或依据医生判断适合选择切开法的病人。 4.2.2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可在超声或X 线引导下进行,具有表皮创伤小、外形美观的特点,也是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式[28]。该法适用于肿瘤直径≤3 cm 的病人。禁忌证包括:(1)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等造血系统疾病;(2)妊娠期、哺乳期;(3)有感染性疾病;(4)乳腺较小且病灶靠近乳头、腋窝或胸壁不易完全切除;(5)乳腺假体植入术后。 5 特殊类型纤维腺瘤5.1 少年型巨大纤维腺瘤少年型纤维腺瘤多发生于青春期或年轻女性,多为单侧单发病灶。当肿瘤直径≥5 cm,或≥500 g,或占据单侧腺体总量的80%时,称为“少年型巨大纤维腺瘤”[29]。此型占青春期女性乳腺肿瘤的1%~8%[30],肿瘤多生长迅速,可造成双侧乳腺不对称,乳腺不适感,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31]。确诊依据CNB 或切除活检。治疗以完整切除为主,尽量保留正常腺体组织及乳头乳晕复合体,必要时可行乳房重建。 5.2 复杂纤维腺瘤复杂纤维腺瘤指具备以下至少1 项特征的纤维腺瘤:(1)上皮钙化;(2)乳头大汗腺化生;(3)硬化性腺病;(4)伴有直径>3 mm 的囊肿[32]。此型约占所有纤维腺瘤的16%,与非复杂纤维腺瘤相比发病年龄更大,肿瘤直径更小[33]。此型病人发生乳腺癌的风险略高于非复杂纤维腺瘤病人[18],治疗原则同非复杂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参与讨论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曹旭晨,陈杏初,崔树德,段学宁,范志民,郭晓光,何建军,黄韬,蒋宏传,金锋,李波,厉红元,李晓曦刘健,刘荫华,刘运江,毛大华,唐金海,田富国,王俊鹏,王颀,王殊,王翔,薛付忠,尉承泽,余之刚,张建国,邹天宁执笔者:王殊,谢菲(2016-04-12 收稿)乳腺纤维腺瘤,一种乳房常见病,对大家的影响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  1、什么是纤维腺瘤?纤维腺瘤是乳腺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都有可能罹患,不过在 18~25 岁的女性最常见。得了乳腺纤维瘤,一般没有任何感觉,只是会在乳房内摸到不痛的肿块。  有时候很难去区分这个「肿块」到底是小叶增生还是纤维腺瘤。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如果经期前后肿块大小明显变化,那么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肿块」只是小叶增生;但如果这个「肿块」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明显变化,那它就可能是一个成熟的纤维腺瘤了。纤维腺瘤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比如局部雌激素升高等。所以,所谓的「精油乳房按摩」,不见得是好事。 2、乳腺纤维腺瘤到底会不会癌变?就目前的研究结果看,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并没有直接的关联,癌变的可能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大多数纤维腺瘤完整切除后不易复发,但年轻患者可能会在其他部位或邻近原手术区发生新的病灶,长出新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并没有增加。网上那些纤维腺瘤癌变的传言,都是无稽之谈;不过,乳腺纤维瘤本身虽然不会癌变,但是对于单发过大的肿块,要当心低度恶性的分叶状肿瘤。特别是在孕期,纤维腺瘤生长速度快,且发展成分叶状肿瘤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3、纤维腺瘤,该不该切?纤维腺瘤一旦形成,要根除只能通过手术,吃药是不能治好的。但良性肿块可以择期手术,也就是说,不着急去开也可以。一听到手术,大家又要紧张了:要打麻醉吗?会留疤吗?不手术会怎样呢? 其实整个手术过程非常简单,比拔牙复杂不了多少,而且手术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完全可以由你自己做主。一般纤维腺瘤手术整个过程半小时左右,而且局麻药物打在乳房手术区域,整个手术过程完全清醒,你可以跟医生正常沟通。 爱美的女生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术后完全看不出疤痕。其实现在的传统缝合技术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术后几乎就是一条淡淡的线状疤痕,再也不会出现以前那种影响美观的蜈蚣式疤痕了。因为是择期手术,因此,为了保护乳腺和哺乳功能,需要尽量避免经期进行手术;如果备孕,建议半年前进行手术,给乳腺充分的时间恢复。如果不做手术,那纤维腺瘤不成长,或者缓慢长大。为了排除乳腺癌可能,建议 3~6 月做一次彩超,观察肿块大小、边界及血流情况;对于 40 岁以上女性,每年加做钼靶一次。 文章开始前,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常识。如果谁要去看乳房疾病,请找普通外科,或者甲乳外科,不是妇产科!有些医院有专门乳房外科看乳房,有些医院普外科看乳房,总之妇产科医生得专业不看乳房!纤维腺瘤是乳房的常见良性肿瘤,较常发生在20~25岁的年轻女性身上。纤维腺瘤初期都较小,但生长颇快,当乳房纤维瘤直径长达3公分时生长会变得缓慢或停止生长。其形状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且较为隆突,扁平者较少。乳房纤维瘤在很小的时候,生长快,大起来后生长会变慢,这是临床表现上,和乳腺癌不一样的地方,乳腺癌是越大生长越快。乳房纤维瘤患者一般多在无意中发现,肿瘤大小从豆子大到橘子样大小不等,有时不只出现一个,触摸时有圆形、平滑、坚实的特性,类似大理石的质感,但表面不甚光滑,细触摸感觉有小结节状,有些则呈明显分叶状,多无压痛感,并可自由推动。外科医生给病人乳房做体检,凭手上的感觉,基本就能够根据这些特点来判断,这就是乳房纤维瘤。纤维腺瘤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所致,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质和量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所以纤维腺瘤一般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尤其是小于30 岁者,高发年龄是 20岁~25 岁,其次为 25~30 岁,当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因此,纤维瘤在女性孕期生长会比较快。雌激素与纤维腺瘤形成有关,过多地摄入含雌激素的食物、保健品或药物可能会加速纤维腺瘤的形成和生长。有些人,吃保健品,小心哦。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切研究证据表明纤维腺瘤会遗传,但是如果家族内饮食、生活习惯类似的话,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关于纤维腺瘤遗传异常的部分研究提示,纤维腺瘤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约 12.5% 的纤维腺瘤可能与 TP53 突变有关,PIK3CA 突变也可能与纤维腺瘤形成相关, MED12 突变可能是纤维腺瘤和子宫肌瘤(与雌激素刺激相关)发病的共同遗传基础。自己摸是发现乳房纤维瘤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以天天自摸。 最好的自摸时机在月经干净后3天。这个时候,许多和月经周期有关的乳房肿块会消失。医生的触诊,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手段。B 超能区别摸到的乳房肿块是纤维腺瘤还是小叶增生。乳房钼靶检查主要是检查肿块里面的钙化情况,年龄大者的纤维腺瘤可看到斑片状钙化或轮廓不规则的粗颗粒钙化,与乳腺癌的细小密集针尖样钙化不同。乳房钼靶检查能够通过肿块内是不是有细小密集针尖样钙化来区别是乳房纤维瘤还是乳腺癌。磁共振检查因为比较贵,不是首选的检查手段,只有当乳腺 B 超、乳房钼靶诊断困难又不愿意手术活检时可以考虑。症状典型的纤维腺瘤根据病史、医生触诊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乳腺 B 超、乳房钼靶、MRI等)可以下诊断。但是,乳房纤维瘤确诊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结果,也就是说要把肿块取出来切片化验,用显微镜看过确定是纤维腺瘤才算真正确诊。乳房肿块穿刺活检是比较简单的方法,用穿刺针取几条组织化验,准确率达 95% 左右。手术完整切除后的病理检查,当然最准确。乳腺纤维腺瘤到底是吃药治疗?还是需要手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药物可以逆转纤维腺瘤的形成和生长,药物治疗最多能减缓纤维腺瘤的生长。任何人,只要号称他的药能够治好乳房纤维瘤的,都是骗子,不要信。在乳房纤维瘤的治疗上,骗人的中药或者中成药还是比较多的,大家要睁大眼睛。山猫请大家记住,哪个中医如果说自己的中药能够消除乳房纤维瘤,那他肯定是骗子,不要上当。因此手术切除是治疗纤维腺瘤的唯一有效方法,切除的肿块必须常规做病理检查。主要目的是,在没有拿到病理之前,你无法百分之百确认,自己患的是纤维瘤不是乳腺癌。对于手术治疗乳房纤维瘤,目前,即使在外科学界也有很大的争议。有些医生认为纤维腺瘤不会癌变,而手术会有切口疤痕,对女性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建议手术,这种观点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多见。有文献报道,纤维腺瘤的恶变率,在3%-5%之间。但也有学者发表文章认为,单纯纤维腺瘤不会癌变。山猫认为,不管纤维瘤会不会癌变,纤维腺瘤没有切下来做病理以前,你无法确认那肿块百分之百是纤维腺瘤。所以,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如果不想做手术,细针穿刺取活检病理是必须做的,病理确诊后,才能安心随访。有时候,被认为是乳腺纤维瘤的肿块,手术还是需要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取得病理确诊不是乳腺癌。目前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使得切口可以很小,疤痕可以隐藏在腋下而不被发现,还算美观。所以目前治疗纤维腺瘤的趋势是,手术指征在放宽,手术已经变得更加积极。我认为纤维腺瘤直径达到2厘米,还是建议手术治疗。较小的纤维腺瘤可以选择随访观察。但如果肿块近期增大明显、形态改变或出现伴随症状,应及时手术。同时建议 40 岁左右乳腺癌高危年龄的患者近期发现的纤维腺瘤尽早手术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和癌变。我认识的一个外科医生的老婆,就是长期被老公认为是纤维腺瘤,没有手术。当时的文献上就是这么说的,可以随访观察。有一段时间,肿块突然增大,病理结果是乳腺癌,后来做了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一侧乳房,就没了。十多年过去了,人倒还好,但总是郁郁寡欢。从那时候开始,这位外科医生对纤维腺瘤患者的手术,比以前跟积极了。由于妊娠的雌激素增加,可使纤维腺瘤增大,所以在怀孕前或怀孕后发现的纤维腺瘤一般都应手术切除。但是需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纤维腺瘤的位置和大小综合考虑,与患者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决定。如果不想在怀孕前切除,最好孕前穿刺明确是纤维腺瘤,而且一定要密切观察,如果在妊娠期肿块生长速度加快,则要尽早切除。还是那句话,不割下来化验,你怎么知道那不是癌?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大多数纤维腺瘤完整切除后不会复发。年轻患者可能会在其他部位或邻近原手术区发生一个或多个新的病灶。这种新长出来的肿瘤与你前一个肿瘤是不是切除没有关系,即使不切除,也还是会长的,那样就可能是多个肿瘤同时存在。乳腺纤维腺瘤的手术有常规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当然,手术前要做好乳房癌手术的准备工作,在手术中,把切下来的肿块送冰冻切片,15分钟到20分钟后,就可以出结果。如果是良性,手术就可以结束了。如果是恶性,马上做相应的乳房癌手术。这个时候,手术医生就要有临场的决定能力。这个需要患者和家属,在手术开始之前的授权。一般医生都会谈好这一点。纤维瘤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每 3~6 月一次。一年以后,如情况良好可适当延长至半年至 1 年一次,连续查5年。如果已经有多次手术而且病理都明确是纤维腺瘤,再发的肿块表现和前几次类似,一般恶性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这种情况下肿瘤较小时可以随访观察。如果增大明显可以手术切除一批,剩余的小肿块继续观察。也就是说,不要求切得很干净。目前,有许多美容院按摩,即所谓的乳房保养,号称能够预防和治疗纤维腺瘤。事实上不能治疗纤维腺瘤,理论上也不能预防纤维腺瘤,这也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骗局,希望大家不要被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日常饮食,其实也没有很特别的地方。清淡饮食,尽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适量吃豆浆、牛奶,少吃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吃肉类,这些事健康生活都要做到的。有人说豆制品有类似雌激素的黄豆酮内物质,不能吃,其实,黄豆酮的作用及其轻微,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尽量不要吃含雌激素类的美容保健品。有些保健品会违规添加雌激素,我的意见是,女生吃保健品要非常慎重。成年女生要每月定期乳房自检,每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应坚持乳房自查,每月的月经干净后3天进行。3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到乳腺专科进行一次体检,40 岁以上的女性每半年请专科医生体检一次,正确对待乳腺疾病,不可讳疾忌医。不要害羞,虽然外科医生大多数是男人,但是在医生面前,乳房就是乳房而已,一般外科医生也不会耍流氓。我的微博里,我又介绍了乳房检查和自我检查的视频,女生很容易学习。你可以很容易判断,给你检查的医生是在认真检查而不是耍流氓。发现乳房有肿块后立即找乳腺专科医生检查,配合治疗。尽管乳腺纤维瘤是良性肿瘤,但也有意见认为,也有恶变的可能,特別是妊娠哺乳期间瘤体增长很快或年龄偏大,病程较长,或伴有乳腺增生或多次复发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就诊,防止病情变化。有人会问,如何预防乳腺纤维腺瘤?事实上,没什么办法来预防。生活规律,定期户外运动,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生活方式。谢谢大家阅读。经常形容患乳腺纤维瘤疾病的美女为“河蚌姑娘”,在乳房里孕育了一颗颗“珍珠”。二十岁大好年华的姑娘,个个青春逼人,貌美如花,却被诊断为“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爱找漂亮的年轻姑娘!那为什么有的人长,有的人没有,原因是什么?“乳腺纤维瘤”会癌变吗?到底是“切”还是“留”呢?       “珍珠”—乳腺纤维瘤的真面目:        乳房内肿块,不疼,1-3cm,圆形,或椭圆形,调皮,按之活动,生长缓慢。与月经无关。彩超下:乳房内低回声肿物,边界清,形态规整,内部回声均匀,有包膜,无血流信号。乳腺X线摄影:圆形或卵圆形肿块,也可分叶,直径1-3cm,边界光滑,部分周围可有低密度晕环。乳腺病灶粗针穿刺或手术切除,明确诊断。         原因_为何爱找上漂亮姑娘        年轻女性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过高,调节失衡,加上这个人对雌激素敏感性高,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引起乳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过度增生,结构紊乱,形成肿瘤。而雌激素水平高,让女性更加漂亮好看,这也是纤维瘤爱上美女的原因。        “切”还是“留”     (一) “留”的理由乳腺纤维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极少恶变,不到1%。生长缓慢,有的一年甚至几年也不怎么变化,没有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可以密切观察定期随诊。     (二) “切”的理由      1 如果发现近期内肿瘤增大明显。超声检查可见突然出现的大量血流信号,切之!不要犹豫。      2 准备怀孕之前。可以选择切除或保留。因为,怀孕过程中激素水平变化,部分可导致肿瘤增大,而妊娠和哺乳期期不适合手术,防患于未燃。      3 青少年巨大纤维瘤。因肿瘤巨大,生长过快,影响正常腺体。      (三 )美容“切”      1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      利用真空旋切辅助设备,在超声引导下,切口0.3厘米,切完回家,恢复快,超声监视,切除干净,较少复发。范围在3cm内的较好。      2  乳晕美容切口       可以环乳晕弧形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       四 预防保健    (一)规律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二)心情舒畅    (三)不乱服激素药物    (四)会定期自我检查     (五)定期体检为何乳腺纤维瘤如此钟爱漂亮女性?!这瘤到底是“切”还是“留”?有这五种情况的必须“切”! 近几年乳腺疾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 乳腺纤维瘤的发病率占乳房良性肿瘤发生率的75%,而且偏爱挑18-25岁年轻姑娘“下手”。 到底为何如此钟爱年轻女性?乳腺纤维瘤到底是“切”是“留”?接下来看看广州协佳医院外科乳腺的医生是怎么说。乳腺纤维瘤是什么?乳腺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占乳房良性肿瘤发生率的75%,多见于18~25岁的年轻女性。得了乳腺纤维瘤,一般没有任何感觉,就只是会在乳房摸到不痛的肿块,像是乳房疼痛或乳头溢液这种乳腺癌的症状,基本不会出现。 为何钟爱漂亮姑娘?年轻女性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过高,调节失衡,加上这个人对雌激素敏感性高,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引起乳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过度增生,结构紊乱,形成肿瘤。而雌激素水平高,让女性更加漂亮好看,这也是纤维瘤爱上美女的原因。 哪种情况需要切除?虽然乳腺 纤维瘤恶变的几率比较低,但是如果出现以下的情况的,建议立即进行手术,以免因为耽误,引发更严重的乳腺疾病。1、短时间内长大:如果在复查中发现肿瘤生长得比较快,建议尽早手术。2、备孕的患者:因为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非常大,可能会造成肿瘤在怀孕期间快速生长,所以建议怀孕前尽早手术。3、有患乳腺癌家族史:三代内有血亲的亲属得过乳腺癌。4、影像学提示有恶性可能:一定要尽早手术切除。5、肿瘤过大的:因为良性的乳房纤维瘤一般是较小的,如果肿瘤过大就会导致乳房内导管引流不畅,引发其他的乳腺疾病,所以建议一旦发现有肿瘤的应立即进行手术。温馨提醒:如果年龄超过30岁的建议及时手术治疗,如果出现以上五种情况之一的,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医生推荐微创治疗 虽然该病的恶变几率很小,但是,乳腺纤维腺瘤一旦形成,单纯依靠药物是难以解决问题的,也绝不会自行消失。因此,纤维腺瘤一旦成,要治疗好只能通过手术,吃药是不能治好的。而对于害怕开刀和留疤痕的女生,医生推荐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麦默通(MMT)微创旋切系统是目前全世界先进的乳腺微创技术。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具有不损伤乳房腺体、无病灶残留、术后不影响哺乳、不留疤痕等优势。术前,借助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准确锁定病变部位,并避开血管,局麻注射;术中,运用美国麦默通全自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通过超声引导,将真空旋切刀(0.3cm)准确穿刺病灶,不伤乳腺,取样活检,准确诊断病理;同时,利用真空负压抽吸和旋切乳腺病变组织,不需重复进针退针,直至切除干净;最后,被切除病变组织随旋切刀管套负压吸出体外。手术治疗仅需15-30分钟,全程无痛,创口仅0.3cm;乳房外观及乳腺功能都完好如初。 如何预防?       1、爱护乳房,坚持定期乳房检查,以免病情恶化,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2、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有规律的工作;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病人应吃富有纤维素的食物;            4、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宜清淡,多食蔬菜以及含维生素A、C、E、绿色蔬菜和水果,忌辛燥刺激之品,如姜、蒜、韭菜、花椒、辣椒等;不要喝咖啡,下定决心戒除有害的烟酒嗜好;       5、多吃粗粮杂粮,如粗米、玉米、全麦片、少吃精米、精面;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种籽类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核桃、杏干、杏仁、葡萄干等; 患了乳腺纤维瘤,不必过于紧张, 特别是18岁左右的年轻女性,更没必要为纤维腺瘤而苦恼。定期进行乳腺检查观察即可。

发布了文章

三分钟学会判读乳腺钼靶报告单

由于上期发布了《乳腺钼靶检查,识别“不一样”的乳腺癌》,结果收到好多读者的留言,整理了一下大家的留言,多数集中在询问钼靶检查发现了钙化灶该怎么办?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不一致该怎么办?计划这期为大家科普:乳腺钼靶检查报告单的判读,所以同时会在本期内容中回答读者的上面两个疑问。 钼靶检查对检出钙化灶有着超声和磁共振检查无法替代的绝对优势,但并不是所有钙化灶都预示恶性肿瘤,都需要治疗。一般来说影像科医生在出具钼靶报告会时依据钙化灶的良恶性可能性给出明确分类,下面我们仔细了解一下钼靶报告单的结果判读:以下面报告单为例:前面4栏可以看到:钼靶检查号、患者的一般信息、检查名称、检查方法。今天的重点是第5栏:影像表现,简单说就是影像科医生从钼靶片上看到什么描述什么。印象则是影像科医生依据钼靶片上的表现给出疾病诊断:“1.左乳肿块影伴可疑钙化,考虑左乳癌;2.右乳可疑钙化灶,建议进一步检查”。为评估钙化灶恶性的可能性概率,使用了BI-RADS分类。“BI-RADS”是指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e system)的缩写。0类,评估不完全,说明仅通过此检查无法确定问题,需要对比其他检查或者以往检查(比如乳腺超声、磁共振检查)。1类,阴性结果,这是一对完全正常的乳腺,建议常规筛查。2类,良性,这种情况,既不需要穿刺,也不需要手术,乳腺恶性肿瘤可能性为0,常规筛查就够了。3类,提示乳腺恶性肿瘤可能性小于2%,不需要穿刺或手术,建议6个月复查一次或继续监控。4类,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达到4类说明有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有3%-95%。4a类说明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为3%-10%;4b类说明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为11-50%;4c类说明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为51-94%。只要达到4类,表明虽不具备典型恶性表现,但足够可疑,应该尽可能通过活检(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获得组织学证据(就是在显微镜下的到病理学诊断)、明确到底是不是乳腺恶性肿瘤。5类,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于95%,需要在乳腺专科就诊,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后进行后续的乳腺恶性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五大手段。6类,是已经经过病理诊断明确是乳腺恶性肿瘤的患者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会受到一些此前活检或治疗的影响。 乳腺检查的三大影像学检查法宝: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检查。但由于成像原理不同,各具优势,临床上会存在三种检查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比如在判断乳腺囊肿方面,超声和磁共振检查就有绝对优越于钼靶检查的优越性,所以可能会出现超声及磁共振检查报告为乳腺囊肿,结果钼靶检查因为可能看不到一部分囊肿,而报告未发现异常。所以有时候医生需要三者结合,优势互补、互相补缺、相互印证。三者完美结合可以使乳腺癌的诊断达到接近100%,即使做了价格昂贵的磁共振检查也不能完全代替超声和钼靶。下期预告:完美结合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三大检查,做到万无一失的不漏诊病情。

发布了文章

乳腺钼靶检查,帮您识别“不一样”的乳腺癌

故事一:王女士属于那种对自己身体健康很重视的人,日常生活中不但注重一家人饮食营养搭配,时常关注各种养生资讯,而且还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年单位体检,她都准时参加,她深知乳腺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所以每年在体检选项单处上她都会选择乳腺超声检查。又到了今年的体检时间,她看着体检选项单有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两项,体检要求二选一,因为她从来没有做过乳腺钼靶检查,所以随手勾上了双侧乳腺钼靶检查这一项。结果钼靶检查提示,“右侧乳房外上局部细小多形性钙化灶,BI-RADS 4B类,建议活检”。最终她在医生建议下选择了手术,术后诊断乳腺原位癌。故事二:陈女士在陪姐姐住院治疗乳腺癌的时候,因为见到医院同病房太多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她担心自己也患癌,所以前往乳腺科门诊就诊,医生经过查体没有发现异常,考虑她有乳腺癌患病家族史,所以建议她做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检查。很快她的乳房超声检查回报未发现双侧乳房肿块,BI-RADS 2类。她听说乳腺钼靶检查有辐射,所以她并没有遵医嘱做乳腺钼靶检查。2个月后,闺蜜听说她未曾遵医嘱做乳腺钼靶检查,在闺蜜再三劝说下,她做了乳腺钼靶,检查结果惊呆了她,因为钼靶结果清晰写着左侧乳房内上象限多发簇状钙化灶,BI-RADS 4B类,建议活检。后来她做了手术,病理诊断乳腺原位癌伴早期浸润,术后做了化疗和内分泌治疗。通过上面两个真实故事,我们都听到了乳腺钼靶检查,都听到了钙化灶,其实乳腺钼靶检查对发现乳腺钙化灶有着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检查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下面我们来仔细聊聊乳腺钼靶检查的方方面面!何谓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钼钯X线摄影拍片即数字化乳腺乳腺钼靶检查,是一种低剂量乳腺X光拍摄乳房的技术,它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简单说就是,给乳房拍X光片,专用来筛查乳房肿瘤。多在医院放射科或者影像中心进行,检查时需要用钼靶机上的固定压迫板夹住乳房,一般以上下夹的轴位相和包含腋窝的斜位相最为常用。乳腺钼靶检查的优势乳腺钼靶检查具有全面、直观、操作简单、安全和费用比较低廉等特点,因为痛苦相对较小,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已成为公认的乳腺癌临床常规检查和乳腺癌预防普查的最好方法之一。钼靶检查在诊断上的绝对优势:(1)它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小肿块,特别是对于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其诊断性可高达95%。(2)可观察到小于0.5毫米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尤其对于以微小钙化簇为唯一表现,通过医生触诊和超声检查均无法发现的导管内癌(导管原位癌),只有凭借钼靶检查才能被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钼靶检查的辐射量有多大?《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19年),推荐4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钼靶检查,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年龄适当提前。尽管乳腺钼靶被推荐为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手段,可是像前面陈女士那样顾虑乳腺钼靶辐射的情况还是很多。影响钼靶辐射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钼靶机型、受检者腺体密度、体重指数以及检查时压迫厚度等等。根据相关机构统计,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年中接受的“天然背景辐射量”大约3mSv,在我国一次钼靶拍片的辐射多在1.3-2.0mGy(0.065-0.1mSV)之间。由此可见钼靶所受辐射是相当低的,所以40岁以上女性1~2年做一次钼靶检查是可行的,而且利绝对大于弊。乳腺钼靶检查的不足虽然乳腺钼靶检查的辐射剂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一定影响,对于35岁以下没有乳腺癌高发危险,不怀疑乳腺癌的女性,不推荐做钼靶检查。钼靶对钙化影分辨率高,但对于致密型或导管内病变分辨率低,特别是30岁以下、没有生育者,不建议做钼靶检查。解惑:为什么有些人觉得钼靶疼痛呢?由于钼靶检查时需要用钼靶机的夹板夹住乳房,对于因为乳房疼痛或者乳腺增生明显者或月经前检查者,钼靶检查会夹痛乳房,所以推荐钼靶检查的时机要选择在月经周期10天左右,也就是月经结束后一周内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三大检查比较乳腺钼靶、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检查并称为乳腺影像学检查的三大法宝,但由于成像原理不同,各具优势,三者结合优势互补、互相补缺、相互印证,可以使乳腺癌的诊断达到接近100%,即使做了价格昂贵的磁共振检查也不能完全代替超声和钼靶。随着女性乳腺疾病知识的更多宣传和普及,很多女性朋友越来越重视乳腺的定期检查和保养。乳腺钼靶检查对检出单纯钙化灶的乳腺癌有绝对优势,故深受广大专业医生的推荐。不能因为疼痛而拒绝钼靶检查,更不能因为担心辐射量而拒绝钼靶检查,不能抱着以前发现乳腺疾病后才去就医的心态。下期预告:如何看懂钼靶检查报告单

发布了文章

乳腺癌之前哨淋巴结

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胸腺、淋巴结、淋巴管等,它们产生淋巴细胞帮助人体抵抗病原侵袭。面对肿瘤,淋巴结可以作为阻止肿瘤细胞从淋巴道扩散的屏障,在阻止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上,淋巴结冲锋陷阵在第一线。人体的淋巴结和淋巴管模样有点像“彩灯”,电线是淋巴管,而每一个小彩灯就是一个淋巴结。所谓癌症的淋巴转移就是癌细胞顺着淋巴管(电线)由近转移到远的过程,每次转移到一站淋巴结(小彩灯)时,淋巴结会对癌细胞起到暂时的拦截,然后继续向远处淋巴组织转移。何为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又被称为哨兵淋巴结,是指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哨兵可以是一个人担任、也可以是一个班担任,所以哨兵淋巴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好几个组成的一站。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和活检乳腺癌淋巴转移的第一站称为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乳腺癌患者手术时准确地将前哨淋巴结切除、活检,若病理未见癌组织转移就结束手术;若见到癌组织转移就需要做腋窝淋巴结清扫。因此寻找到前哨淋巴结便成了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有三种方法来探测前哨淋巴结:蓝色染料法:是肿瘤周围或乳晕处注射亚甲蓝等蓝色染剂,使得前哨淋巴结被染色,手术方便摘取。核素探测法:是肿瘤周围或乳晕处注射核素,使得在前哨淋巴结中核素浓积,使用r-射线探测仪精准探测前哨淋巴结位置。荧光探测法: 是肿瘤周围或乳晕处注射ICG药物(ICG是一种荧光试剂),利用医用光字眼设备探测发光的淋巴管,顺着淋巴管方向寻找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意义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那么更远处的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也就几乎没有。由此理论出现了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它的意义主要在于:第一、实现了乳腺癌手术更小的创伤;第二、前哨淋巴结活检未见癌组织转移时可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保留腋窝的正常功能;第三、可以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第四、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了解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据此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以及治疗反应进行正确的评估。

发布了文章

男人的小尴尬——不断增大的乳房

近日一则因口服药物导致男性乳房发育,患者获赔570亿元的新闻受到业内人士广泛关注:上周二(10月8日)美国费城一个陪审团裁决,制药巨头强生公司向一男子支付80亿美元(约570亿人民币)的惩罚性赔偿。该男子因服用强生公司出品的一种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利培酮(Risperdal),导致乳腺增生,此前已获68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强生公司10月10 日发表声明:这一裁决与最初的补偿性赔偿裁决严重不相称,裁决过程法院排除了关键证据,强生公司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辩护,强生公司会立即着手申请废除这一无理且毫根据的裁决。看了这则新闻,我查询了“利培酮”的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第7条:“会引起血浆中催乳素浓度的增加,其相关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型乳房、月经失调、闭经。”最终这场官司如何判决,咱无从知晓,但是作为乳腺科医生,想借此机会为大家科普一下:男性乳房发育。何谓男性乳腺发育:男性乳房发育又称男性乳腺增生、男性乳房肥大等。是指男性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肥大,伴或不伴有乳房胀痛,通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进行性增大或乳晕深部团状肿块,有时可伴疼痛或触痛,偶有乳汁样分泌物。生理性男性乳房发育的三大高峰:第一高峰期(婴儿期):60%-90%的婴儿可出现短暂的男性乳房发育,原因是妊娠期高浓度雌激素环境,分娩后,可在2-3天后内消退。第二高峰期(青春期):患病率4-69%,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一般在10-12岁起病,高峰在13-14岁,持续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2年左右,约14%的个体可能持续至17岁后。第三高峰期(中老年期):50-80岁患病率最高,多达24-65%男性受累。老年男性大多伴睾丸功能下降,血浆睾酮水平下降。此外老年人身体脂肪含量增高,外周组织芳香化酶作用增强,雌激素形成增多,使得体内雌雄激素比例改变。并且这种现象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导致男性乳腺发育的因素:1、雌激素过多,尤其是雌激素与雄激素比例改变(1)肿瘤:肾上腺女性化瘤、睾丸肿瘤、肺癌、异位促性腺激素综合征。(2)先天性:真性两性畸形、肾上腺性征异常综合征,睾丸女性化。(3)外周组织裂解酶作用的底物增多:肾上腺疾病、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外周裂解酶绝对增多。2、睾酮及其代谢物生成或作用异常睾酮生成减少,无睾症、睾丸疾病、合成障碍、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3、药物(1)影响睾酮合成或作用的药物:赛泼妥龙、甲氰咪胍、安替舒通。(2)具雌激素样作用的药物:雌激素、洋地黄、海洛因。(3)刺激雌激素生成的药物:促性腺激素。(4)抑制PIF促使泌乳素增高的药物:吩噻嗪类、镇静剂、利血平、甲基多巴。(5)部分药物引起血浆中催乳素浓度的增加:前面案例中的利培酮)。(6)部分抗肿瘤药和抗生素(机制不明)。4、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可能是乳腺对内源性性激素敏感性增高。临床症状:1.弥漫型:常位于乳晕后方呈盘状,不行成孤立结节,伴轻度胀痛及压痛,体积中等。2.腺瘤型:肿块呈孤立性结节,活动良好无粘连,周围界限清楚,体积小,应与乳腺癌鉴别。3.女性型:双侧呈匀称性肥大无明显结节,挤压乳头可有白色乳汁样溢液,体积较大,外观类似青春期少女乳房。分度:1度;乳房位置的直径增大或突出,只局限在乳晕区域。2度:双侧乳腺中度增大,乳头乳晕在乳房的下缘上方。3度:乳房重度增大,腺体下垂,乳头乳晕与乳房下皱襞等高或低于下皱襞不超过1cm4度:乳房重度增大,多余皮肤,重度下垂,乳头乳晕超过下皱襞1cm治疗:治疗方式取决于导致发育的原因、疾病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乳房发育造成的痛苦或困扰程度。1、 去除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正常。2、 病因治疗后症状不能改善者,可口服药物治疗,如口服他莫昔芬治疗。3、 对于乳房发育时间久或伴疼痛、体积较大、发育持续时间久、乳房发育影响患者形体美容和心理健康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发育的腺体。男性乳房发育多采用环乳晕入路切除乳晕下乳腺腺体组织,考虑美容效果切除发育腺体组织同时行乳房内部分脂肪切除。预防:· 保持积极、轻松的心态;· 适当运动,如扩胸、游泳、球类、行走、慢跑等;· 营养均衡,拒绝肥胖,尽量避免吃含雌性激素的食物;· 保护肝脏,莫酗酒或乱服保健品;· 定期自查,身体平卧,用指腹触摸乳头及乳晕的下方,发现结块或其他异常及时就医。

发布了文章

乳腺癌之手术方式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工作每每带给患者这个坏消息时,她们大都会有一个绝望、恐慌期,经过详尽的医患沟通、患友交流和家人关爱后逐渐她们适应了健康人到患者的角色转换。可是谈到乳腺癌治疗需要手术,她们对切除乳房还是保留乳房又踌躇不定。一部分患者强烈要求切除乳房,认为在健康面前乳房的缺失可以接受!一部分患者想保留乳房,但是保留乳房必须进行乳房放疗,考虑经济原因而被迫选择切除乳房!一部分患者强烈要求保留乳房,认为乳房的“完整”存在才是继续生活的保障!得了乳腺癌,乳房可切除、可保留、可重建!现阶段乳腺癌的手术方式有最常见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成熟推动了腋窝淋巴结的保留,这样最大程度保留了患侧上肢的功能,减少因腋窝清扫带来的各种不适和并发症。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增加,逐渐切除乳房后要求乳房重建的患者越来越多。可以说目前乳腺癌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各种各样!下面我们来说说各种手术方式的不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指切除乳房+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这是长期以来乳腺癌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针对那些不适合保留乳房,腋窝淋巴结诊断考虑有转移的患者。保留乳房手术:是指做肿瘤的扩大切除术(类似于挖土豆时把土豆连带周围土壤包裹着一并挖出),切除组织的切缘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就可保留乳房。保留乳房的手术,术后需要全乳房的放疗保驾。如果切缘见到肿瘤细胞,则需要继续扩大切除,再次化验,如果切缘一直可见肿瘤残留则需要切除乳房。乳房重建术:切除乳房后有乳房重建需求的患者,可以依据病情及意愿做切除后同时乳房重建(I期重建),也可以待疾病稳定后再行乳房重建(II期重建)术。乳房重建方式可以选择假体植入或者自身组织转移重建(背阔肌、腹直肌等)或者两者结合的重建术。姑息性切除术:是指对于部分发现时已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乳腺癌之分期、分子分型)手术目的:局部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或者年老体弱无法接受更大、更彻底的手术,而做的无奈之举。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指用特殊手段(染料法、核素显像法)检测到前哨淋巴结,并且完整取出后送病理化验,如果未见癌细胞转移,就可以免去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如果见到癌细胞转移,则需要腋窝淋巴结清扫。癌症之所以可怕是因为癌细胞会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而威胁生命。乳腺癌也不例外,由于绝大多数乳腺癌转移的最早、最近的一处是同侧腋窝淋巴结,所以有了“前哨淋巴结”的概念(下期科普内容:乳腺癌之前哨淋巴结)。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乳腺癌的手术主要包含两个部位:乳房和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不仅受本身病情的影响,患者的意愿也很重要。乳房对于女性的意义不言而喻,除了哺育下一代,乳房还是女性“S”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乳房的存亡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生理及心理健康,同时影响着夫妻关系、家庭的完整和女性的自我认知。罹患了乳腺癌后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为往后余生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发布了文章

乳腺癌之分期、分子分型

很多人谈癌色变很多人听到癌症就认为自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临床工作经常有患者这样问:大夫,我的病晚么?大夫,我的乳腺癌是早期么?┈乳腺癌初次治疗时病期的早晚和乳腺癌患者的存活时间息息相关,根据权威统计:乳腺癌0期 可治愈;乳腺癌I期(早期)5年生存率﹥90%; 乳腺癌II期(中期)5年生存率80-85%;乳腺癌III期(局部晚期)5年生存率50-60%;乳腺癌IV期(晚期)5年生存率降至20%左右;由此可见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生存期至关重要!分期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状态而进行治疗,不同阶段我们治疗方法也不相同。乳腺癌的分期受T(肿瘤大小)N(区域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决定: 原发肿瘤T(用字母T代表) 定义原发肿瘤的分期,不管是临床还是病理都是一样的。如果肿瘤的大小由体检得到,可用T1、T2或T3来表示。如果是依靠其他测量方法,如乳腺X线摄片或病理学测量得到的,那么可用到T的亚分类。肿瘤大小应精确到0.1cm。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包括曾有切除史) T0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DCIS)导管原位癌、(LCIS)小叶原位癌、(Paget)乳头佩吉特病,不伴有肿块 注:伴有肿块的佩吉特病按肿瘤大小分类。 T1肿瘤最大直径≤2cm T2肿瘤最大径大>2cm,但≤5cm T3肿瘤最大径>5cm T4无论肿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肤 区域淋巴结N(用字母N代表)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包括曾有切除史) 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用英文单词首写字母M来代表)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当手术后明确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时,区域淋巴结“N”这样表示: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包括曾有切除史) N0无组织学证实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微转移 或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3枚 或通过前哨淋巴结证实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N2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4-9枚 或临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而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者 N3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或多于10枚 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或临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并且腋窝淋巴结转移1枚或多于1枚 或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于3枚,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M(用英文单词首写字母M来代表)

发布了文章

肿瘤切除后需要化疗么?

平常工作经常被这样问:大夫,我的肿瘤都切除了,为何还要化疗呢?大夫,听说化疗很伤身体,我只做手术不做化疗可以么?大夫,乳腺癌是恶性的么?┈面对肿瘤,我们应该知道哪些呢?所谓肿瘤(Tumor):是一种大部分以肿块形式存在的疾病,这个肿块形状各异,而且有良性、恶性以及交界性之分。其中恶性肿瘤以其具有生长迅速、高度侵袭性以及容易转移的特征,使大众谈癌色变。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是指所有的恶性肿瘤,具体恶性肿瘤如何命名呢?癌(Cancer):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的90%以上。几乎全身各种组织器官均可生癌。肉瘤(Sarcoma): 是指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等)的恶性肿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手术:人体多数脏器的常见癌症均可手术切除。约60%的肿瘤采用手术为主的治疗手段,90%的肿瘤运用手术作为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工具。化疗:广义的化疗就是用化学药物针对各种疾病的治疗。而肿瘤科医生口中的化疗,仅仅指使用细胞毒性药物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放疗:简单说就是用放射线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方式。局部治疗:由于肿瘤早期诊断的进步,肿瘤的局部治疗出现了放射介入、超声介入疗法以及冷冻治疗、射频治疗、微波固化、激光治疗、高功率聚焦超声、电化学疗法等等。生物治疗: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来激发、增强身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治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出现了针对不同肿瘤的不同靶向药物,如同我们打靶一样,靶向药物瞄准靶心(肿瘤组织)治疗。内分泌治疗:又称激素治疗。激素是由身体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对特定的组织或细胞(称为靶组织或靶器官)发挥特有的作用。内分泌治疗包括外科治疗(手术切除内分泌器官)、放射治疗(放射线破坏内分泌腺体)、药物治疗(药物消除某些激素或者抵消某些激素的作用)。各种治疗手段的作用各种治疗手段的作用是相互协同,最终达到治愈肿瘤的效果。就如同我们在社交活动中,需要穿内衣、外套,需要穿上衣、下装、鞋子,有时候还需要穿戴帽子、袜子、手套、围巾等。癌症治疗的各种治疗手段也类似各种衣服一样各有其功能和地位,就像我们不能只穿上衣不穿下装出门或者光脚出门一样,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也需要“套装”治疗,各种治疗不能相互替代,更不能省了某项治疗。不同癌症的综合治疗就像我们出席不同场合一样,“套装”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发布了文章

化疗神器的自白——静脉输液港

大家好,静脉输液大家都不陌生吧?从1656年伦敦的Christopher教授第一次把药物注入病人的静脉,到现在已经有5个多世纪的时间了,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为了更好更安全的静脉输液而相继出生:大哥叫一次性头皮针,出生在1957年;二哥叫静脉套管留置针,出生在1963年的美国;为了更好的满足主人输液需求,中心静脉输液治疗出现后首先诞生了三哥,CVC(中心静脉导管)出生在1973年;上世纪80年代四哥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诞生了;我是老小,我的名字叫PORT(输液港),1982年出生在欧洲。2014年统计显示我在美国约有超过400000主人,德国每年有125790主人选择我接受化学治疗。我被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明显优于其他长期静脉输液通路,是肿瘤主人的最佳选择。自我介绍:我的身材很修长,一头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尖端部分,另外一头是埋置于皮下的注射港座,中间由输液导管连接。我有一个特点就是我是“地下”工作者,全身埋伏在皮肤下面,在主人体表是看不到我的。我的适应症:1、需要长期或间断静脉输液治疗者,如肠外营养液体、脂肪乳剂、甘露醇、抗生素等。2、输注刺激性、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钾等电解质药物;3、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4、需要反复输注血液、血制品,频繁采血者;我的禁忌症:1、置港部位局部感染未控制或合并急性感染而未能有效控制者;2、对我身体材料过敏(硅胶、聚胺酯或钛);3、静脉回流障碍如上腔静脉综合征或穿刺路径有血栓者;4、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者;5、局部软组织因素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或放置。我的优点:1、明显减少了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减少药物外渗的机会,减少对外周静脉的损伤,明显提高了静脉通路的安全性。2、我的全身都埋伏在皮肤下面,可长期保留,减少导管维护频率(使用期每4周维护一次,非使用期6-8周维护一次)。3、携带方便、美观,显著提高了主人的生活质量,平时与外界不沾花惹草,基本无感染风险,洗浴及游泳都不受影响。4、使用寿命长:可以承受蝶衣针穿刺1000次左右,全年连续输液,可用19年。我的缺点当然作为主人身体的外来“物种”,我也会对主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血栓风险和感染风险增加、Pinch-off综合征(说明一下)、主人的感觉不适等等,我会继续努力改进哦!我的经济学指标2018年6月,北京医药卫生经济研究会,对比了我和四哥(PICC)结果发现:虽然直接购买我比较昂贵,但是四哥(PICC)更换、维护、不良事件、生产力损失、生命质量等方面的负担要明显高于我,所以总成本在6个月内我俩持平、净收益在3.9个月持平,而且随着时间延长,我的经济性优势会显得越来越明显。

发布了文章

男性乳腺癌

那年科里住着的一床,是一位男性乳腺癌患者,记得手术当天早上他躺在手术接送床上被推过病区楼道时,时不时有女患者轻呼“呦!快看,居然还有男的做乳腺手术”,当时那位男患者全程红着脸……谈到乳腺癌,人们的第一印像往往是这类疾病是女性的专利,甚至有人认为乳腺疾病应该在妇科就诊,更有很多人认为男性没有乳腺,自然就不会得乳腺癌。事实真是这样么?男性真会患乳腺癌在青春期前,两性的乳腺是一样的,均由许多包埋在胶原间质中的小导管组成。而导管早在胚胎期已由外胚层的乳腺嵴发育而来。在青春期位于乳晕深部的乳腺组织,在雌激素作用下女性乳腺开始发育;而男性乳腺由于缺乏雌激素的刺激,呈现导管结构发育,不形成小叶结构。因此男性乳腺,仅仅是因为没有发育而已,当然就有机会罹患乳腺癌。男性乳腺癌的现状今年最新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女性发病首位是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男性乳腺癌的发生率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的0.2%-1.5%,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乳腺癌的症状 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男性罹患乳癌的几率远远小于女性,男性乳腺癌发生后与女性乳腺癌没有本质区别,主要症状也是出现乳房肿块(多数患者出现肿块在乳晕深部)、乳头异常分泌物、胸部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皮肤局部凹陷、外凸、乳头凹陷、歪斜、糜烂、溃疡、渗出以及腋窝肿块或者锁骨上肿块等等。患者最初在乳头及乳头下出现较小的、边界限不清的无痛性肿块,约半数病人可出现皮肤发红、瘙痒、乳头回缩及乳头湿疹等现象。随着病变进展,肿物和皮肤粘连、固定,并出现“卫星”结节。男性乳腺癌的高危因素① 放射性暴露,既往胸部接受放疗患者;② 雌激素水平过高:肥胖、长期服用降压药、抑制胃酸药物、治疗前列腺癌药物等,会引起雌激素分泌过多;克氏综合症、肝硬化也会导致雌激素水平过高。③ 遗传: 15%-20%乳腺癌男性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使男性患乳腺癌风险增加2-3倍;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患男性乳腺癌风险是1%-5%,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风险更高为4%-40%。④ 肥胖、高温、污染、酒精、细精管发育不全、睾丸炎或附睾炎和男性乳房发育等都增加了男性乳腺癌风险。⑤ 环境:化妆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工作男性患乳腺癌风险增加8倍;在汽油和尾气等环芳香烃致癌物质环境下工作大于3 个月的男性, 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2.5 倍。男性乳腺癌的特点1、区域淋巴结转移早 由于男性乳腺腺体少、加之男性皮下脂肪层较薄,淋巴管较短的解剖学特点,54%~80%的病人较早期即出现淋巴结转移。尤其男性乳晕区距内乳区淋巴结较近,易累及内乳区淋巴结。这也是男性乳腺癌预后要比女性乳腺癌差的原因之一。2、发病年龄晚、就医晚 男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要比女性乳腺癌患者晚5-10年,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65岁。由于男性乳腺生理解剖特点,加之早期多无痛,男性对自身患乳腺癌风险意识不高(远低于女性),因此男性人群中进行常规乳腺自我检查的人数少,常忽略或者不愿与医生提及自身乳腺问题,所以就诊时多偏晚。资料显示,男性诊前病程为31.2个月,长出女性乳腺癌1年以上。3、ER阳性率高 男性乳腺癌ER(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4%~76%,对内分泌治疗有良好反应。通过乳房的自我检查,能够早期发现乳腺异常,得到早期治疗,避免耽误病情。学习乳房的自我检查,请点击:男性乳腺癌是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一般来说是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的0.2%-1.5%,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左右。从理论上来说,乳腺癌的发生是由于乳房细胞内出现了恶性肿瘤组织。那么男性也具有乳腺组织,所以同样也可以导致乳癌的发生,只是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女性患乳癌的几率要远远高于男性。男性乳腺癌为什么会发生呢,第一个就是家族性的。国外的研究报道就证明了,就是家庭中或者有女性乳腺癌家族史的,那么有可能会导致男性乳腺癌的发生。第二个就是内源性的。雌性激素水平往往与乳腺癌发生是相关的。所以如果男性乳房的发育,或者是内分泌的异常或者肝功能的损害,这种内源性的异常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第三个就是性染色体的异常。也有研究证明比如说男性睾丸小或者是曲细精管纤维化等等,那么这时候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会增高。其他的,另外比如说放射性物质的接触,或者是乳腺局部的损伤,或者是治疗某种疾病长时间用了雌性激素等等这些都会诱发男性乳腺癌的发生。国外的研究报道就证明了,就是家庭中或者有女性乳腺癌家族史的,那么有可能会导致男性乳腺癌的发生。第二个就是内源性的。雌性激素水平往往与乳腺癌发生是相关的。所以如果男性乳房的发育,或者是内分泌的异常或者肝功能的损害,这种内源性的异常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第三个就是性染色体的异常。也有研究证明比如说男性睾丸小或者是曲细精管纤维化等等,那么这时候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会增高。其他的,另外比如说放射性物质的接触,或者是乳腺局部的损伤,或者是治疗某种疾病长时间用了雌性激素等等这些都会诱发男性乳腺癌的发生。发病机制:由于男性同样有少量的乳腺上皮细胞,这就导致激素及各种理化因素的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下使其产生癌变的可能。已经证实高浓度雌激素长时间刺激乳腺会使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增加。男性体内低雌激素状态是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远远低于女性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男性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 其发病危险性就会增高。对于那些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肝硬化等肝功能不全致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减弱、罹患前列腺癌应用雌激素治疗、睾丸畸形,高温环境工作使睾丸分泌雄激素减少、接受胸部放疗、男性乳腺发育及过度肥胖、饮酒的男性都可使人体雌激素浓度升高,从而有可能导致男性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另一个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是在汽油和尾气等环芳香烃致癌物质环境下工作大于3 个月的男性, 发生乳癌的危险性增加 2.5 倍。 美国学者还研究了环境因素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指出苯乙烯、甲醛、二氯甲烷、四氯甲烷、三氯甲烷、铬、钴、铜等与乳腺癌发病率相关,并指出了苯乙烯是与乳腺癌发病率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素。男性也具备乳腺组织,所以同样也可能导致乳癌,只是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男性罹患乳癌的几率远远小于女性,男性乳腺癌发生后与女性乳腺癌没有本质区别,主要症状也是出现乳房部位肿块、出现分泌物、胸部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异常等,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的治疗的方法也类似,只是在进行内分泌治疗时,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他们的治疗方式会略有差异。男性乳腺腺体少、小叶不发达,组织淋巴管网丰富。男性乳腺癌约占总数的1%,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晚(发病高峰58y-64y),发现晚(超6月的延误、超40%患者为中晚期)、病程长,淋巴转移率高(前哨淋巴结转移50%,多个淋巴结转移)。黑人、中东犹太人较多见。病理以导管腺癌为主,小叶癌少见,常为中分化癌。雌激素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高60%-70%。  病因:家族史、雌激素/雄激素分泌紊乱(Klinefelter综合征)、乳腺发育病史、BRCA2基因突变、Cowden综合征(多发性错构瘤)、高温、污染、酒精。  临床表现以乳头或乳晕下的无痛性肿块为多见,伴胀痛、溢液、皮肤溃疡等,肿瘤易侵犯皮肤和胸肌。检查:Ca15-3、CEA、B超、钼靶、MR、活检。易误诊为男性乳腺发育、皮脂腺囊肿、乳腺纤维瘤、脂肪瘤、脂肪坏死、脓肿等。  治疗:  (1)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乳腺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要点:切口张力大、必要时植皮;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较困难;常伴内乳淋巴转移。  (2)新辅助化疗及术后化疗:有淋巴转移、原发肿瘤>1cm、激素受体(-)的转移癌,蒽环类或联合紫杉醇;  (3)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抑制50%雌激素水平;  (4)局部放疗。  预后:I期患者5年生存率>80%,II期50%-80%,III期30%-60%。谈及乳腺癌,人们的第一映像往往是这类疾病与女性相关,因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其实,乳腺癌同样可以发生在男性,并且男性乳腺癌的发生率占女性乳腺癌的1%,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机制:由于男性同样有少量的乳腺上皮细胞,这就导致激素及各种理化因素的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下使其产生癌变的可能。已经证实高浓度雌激素长时间刺激乳腺会使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增加。男性体内低雌激素状态是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远远低于女性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男性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 其发病危险性就会增高。对于那些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肝硬化等肝功能不全致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减弱、罹患前列腺癌应用雌激素治疗、睾丸畸形,高温环境工作使睾丸分泌雄激素减少、接受胸部放疗、男性乳腺发育及过度肥胖、饮酒的男性都可使人体雌激素浓度升高,从而有可能导致男性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另一个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是在汽油和尾气等环芳香烃致癌物质环境下工作大于3 个月的男性, 发生乳癌的危险性增加 2.5 倍。 美国学者还研究了环境因素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指出苯乙烯、甲醛、二氯甲烷、四氯甲烷、三氯甲烷、铬、钴、铜等与乳腺癌发病率相关,并指出了苯乙烯是与乳腺癌发病率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素。临床表现:男性乳腺癌患者通常的首发症状是乳晕下无痛性质硬包块,其中乳腺外上象限的肿物也比较常见。肿块常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质地较硬,部分患者可有乳头溢液。因男性乳房组织薄而少,表面缺乏脂肪,故肿块常累及乳头或乳晕,使乳头或乳晕出现湿疹,凹陷,退缩,溃疡。男性乳头及乳晕下含丰富的淋巴管网,所以男性乳腺癌易侵犯局部区域淋巴结,故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腋窝淋巴结肿大。检查方法:大多数男性乳腺癌可使用三联方法进行诊断,即乳房 X 线摄片、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后者有两种具体方式: 一是细针穿刺抽吸行细胞学检查; 一是穿刺切割行组织学检查。第二种方式更为可取, 因它可明确诊断侵袭性乳腺癌。X 线摄片检查是对男性乳腺癌有效的诊断技术,任何男性乳房肿块均应提高警惕, 以期早期确诊。治疗方式:男性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病情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1. 外科治疗: 如同女性乳腺癌一样,多采用改良根治术或单纯乳腺切除术,对于男性侵袭性乳腺癌, 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2.放射治疗:在女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已证实, 乳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 可降低局部复发率达 2/3,且能改善长期生存率。此外有些会影响复发的因素存在,如多发病灶, 病理学分级较差, 肿瘤增 殖率高, 肿瘤周围血管内侵犯,乳腺切除术的切缘已受侵等也是放疗的指征。 3. 系统性治疗: 因男性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占到 90%以上一般认为,三苯氧胺可改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故可认为这种激素治疗是不可缺少的。使用三苯氧胺是男性乳腺癌辅助激素治疗的标准方法。预后:由于男性乳腺腺体较少,易于发生浸润转移,加之男性皮下脂肪层较薄, 往往较早侵犯皮下淋巴网。因此一般认为男性乳腺癌的预后较女性乳腺癌差。乳癌是女性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男性乳癌的发病率则较低,约占全部乳癌患者的1%。2005年美国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男性乳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在我国已发表的文献中男性乳癌多以病例报告的形式出现,具体发病率无相关统计。目前女性乳癌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五年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男性乳癌病例较少,临床医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很少,其治疗原则和方法基本都是从女性乳癌中推断而来。国外已有多篇报道表明男性乳癌有其特殊之处,完全按女性乳癌的治疗原则处理是不科学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代文杰1 危险因素男性乳癌的发病年龄较女性略大,诊断时的平均年龄约为67岁,较女性大5岁,这可能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有一定的关系。同女性一样,雌激素的水平在发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知的与男性乳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1.1 遗传学因素:在男性乳癌患者中约15%-20%有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乳癌患者时,男性发病的危险性会增加2-3倍。在对这些患者的研究中发现,BRAC1和BRAC2基因突变对乳癌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BRAC1和BRAC2基因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乳癌患者中不论男性和女性都有部分病例可见其发生基因突变。BRCA1是在第17染色体q21上,BRCA2在第13染色体q12-13上,二者都对基因稳定性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如果在这两种基因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又发生p53等失活引起的控制点(check point)异常,可导致细胞发生癌变。但在男性患者中,BRAC2基因突变的几率更高一些,约占到4%-16%,且该基因突变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小,预后较差。因此当知道家系中存在BRAC1和BRAC2基因变异时,应调查家系成员是否继承了变异基因,并在发病前对乳癌危险度进行诊断。此外还有部分基因也进入了研究的范畴,如雄激素受体基因和错配修复基因等,但由于研究的病例很少,尚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2 睾丸疾病:睾丸发生异常或炎症,通常会影响雄激素的分泌,打破了体内性激素之间的平衡,从而可能导致乳癌的发生。目前发现的这些睾丸疾病包括隐睾、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睾丸切除术后和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1.3 男子乳腺发育:男性乳腺发育常见于青春期男性、大于50岁的老年人和肝病患者,它的特征是乳腺组织较正常增大。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乳腺发育通常与血浆中睾酮的含量下降有关,而此时雌激素的含量则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从而有可能增加乳癌的风险。Heller等的研究认为,约40%的男性乳癌患者有镜下乳腺发育的证据。另有尸检报告证明约50%的男性乳癌患者中存在乳腺发育现象。但是另有数据表明乳腺发育在正常人群中也很常见。最近的一项队列研究证实,在445名有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人群中,无一例乳腺癌的发生。因此,男性乳腺发育症是否为男性乳癌的发病高危因素尚需进一步的病例积累加以证实。1.4 工作和环境因素:目前引起注意的主要有电磁场、高温环境和X射线。经常暴露在电磁场下,电磁辐射可影响松果体的活性,进而使褪黑素的产生减少。在多数的动物实验中已证实,当松果体受到影响时,乳癌的发病率增高。Demers等认为任何暴露在电磁场下的工作,如电力工人等,都会增加乳癌的发病风险。当然也有部分研究不支持这一观点,这可能与对电磁辐射的具体标准规定不统一和病例较少所至。高温环境也可增加男性乳癌的发病风险,目前的解释是持续的高温环境可以导致睾丸的损伤,进而影响了体内性激素之间的平衡,增加了发生乳癌的风险。2 临床病理特征男性乳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乳晕下无痛性肿块、乳头内陷和乳头的血性溢液,且多有局部皮肤的受累。诊断一般不困难,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对男性乳癌的认识不足,常有误诊的发生,应引起注意。诊断时需和男性乳腺发育症相鉴别,男性乳腺发育多见于双侧盘状肿物,有触痛,而男性乳癌常为无痛性的肿物,质硬,借助于乳腺钼靶摄影常可鉴别。在乳癌中,钼靶摄影通常示不规则肿块,边缘有毛刺征。男性乳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导管癌,其中原位导管癌占了近10%。由于男性的乳腺组织少,小叶癌的比例较低,仅占1.5%。该病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肿瘤表面性激素受体的阳性率很高,约90%的男性乳癌患者中雌激素受体阳性,81%的患者孕激素受体阳性,而her-2的表达则较低。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75例男性乳癌患者中her2的表达仅占5%。雄激素受体表达的意义尚不完全清楚。3 治疗男性乳癌的治疗原则基本同女性一样,即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方面,对于未侵犯胸肌的病例,改良根治术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术式,效果满意,经典根治术则由于创伤大而很少采用。由于男性的乳腺组织较少,乳头及乳晕下淋巴管网丰富,淋巴结转移的几率很大,因此即使肿瘤很小,查体时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的病例,腋窝淋巴结清扫也常常是必须的。有报道的32例男性乳癌患者中,约78.1%的患者肿块小于3cm,但淋巴结的转移达57.1%。在国外一组对397例男性乳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局部复发率为13%,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复发率仅为1.2%。关于术后是否需行放疗的研究较少,目前的观点是由于男性乳癌患者乳头及皮肤易被侵及,胸壁和肿瘤间组织较少,术后复发机会大,倾向于术后完成化疗后常规放疗以防止局部复发,但放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无相应的报道。有学者认为男性乳癌术后局部复发与否取决于切缘的情况、肿瘤的大小和腋窝淋巴结的情况,而局部皮肤的受累与复发的风险并无直接的联系。目前一项关于男性乳癌术后化疗的前瞻性研究,通过对24例乳癌II期的患者给于CMF方案治疗,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80%,远高于历史对照。在一系列的回顾性研究中同样显示了化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风险。对于II期男性乳癌患者的化疗有如下建议:对腋窝下淋巴结阳性的病人,AC方案4个周期加或不加紫杉类4个周期,视情况而定。对于III其患者,处理方法同女性,使用新辅助化疗。由于男性乳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很高,有很高的激素依赖性,内分泌治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又以三苯氧胺最为常用。无论是原发灶还是转移灶,多个回顾性研究均表明三苯氧胺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乳癌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三苯氧胺的用量为20mg/d,连续应用5年。但是该药的许多副作用,如深静脉血栓形成、阳痿和性欲降低等,在许多男性患者中较难接受。对于芳香化酶抑制剂和去势治疗在男性乳癌中的应用报道较少。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雄激素通过芳香化作用向雌激素的转化,从而产生治疗乳腺癌的作用。申戈等报道了一例58岁男性晚期乳癌患者,由于联合化疗副反应大而改用了内分泌治疗。口服来曲唑,由于睾丸可以产生大量的雄激素,单纯口服药物可能疗效不够,加用了睾丸切除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去势治疗除手术疗法外,还可以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诺雷德,作用于垂体的LH-RH受体,阻止睾酮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达到药物去势的效果。有报道对一例晚期男性乳癌患者采用诺雷德和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瑞宁德治疗,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这方面的应用经验少,需进一步的临床资料积累加以证实。4 双侧原发性乳癌有研究表明,男性一侧发生乳癌时,对侧乳腺也增加了乳癌发生的危险性。有报道认为,有乳癌病史的男性患者,对侧发生原发性乳癌的风险增加了30倍。但国内尚无相关的病例报道。这个特点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应嘱咐男性乳癌患者定期复查,以早期发现病变。男性乳癌的研究较女性乳癌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进一步加强病例统计和随访,以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应注意普及男性乳癌的知识,引起男性患者的注意,特别是高危人群的普查。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应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治疗效果。很多人因为对乳腺癌了解不清楚,因此存在着不少误区,如:在很多人眼里以为乳腺癌只有女人才会得,其实并非如此,男性乳腺癌大概占乳腺癌患病人群的1%。小心乳腺癌的8大误区关于乳腺癌的这些误区你知道吗?乳腺癌误区1、男性不会得乳腺癌男性有乳腺,自然有得乳腺癌可能。男性乳腺癌大概占乳腺癌患病人群的1%。男性乳腺癌性质和女性的大同小异,不过病理特点,患病因素有所不同。男性乳腺癌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乳腺癌误区2、胸小患病几率较低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的风险无关,所有乳腺癌细胞的发展都与乳腺导管或小叶有关,这两者的数量所有女性都相同,所以胸大胸小并不影响女性患乳癌几率。无论什么罩杯的女性,都应学会自查,进行常规筛查等。乳腺癌误区3、常刮腋毛易患乳腺癌网上称:人体排除毒素的方法就是“流汗”,腋毛会帮助汗水顺着腋毛流出体外,若剃去或拔掉腋毛,阻止了毒素从腋窝排出,毒素就储存在腋下的淋巴结。几乎所有的乳腺癌都发生在乳房外侧上方的区域,那正是淋巴结所在的地方。这种传言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乳腺是内分泌器官,乳腺癌的发生和人体的内分泌紊乱有关系,和刮不刮腋毛没有关系。随腋毛排出的汗液只是单纯的汗液,不含有毒素,因此就不存在刮掉腋毛导致毒素不能排出而残留的道理。医生不建议常刮腋毛是因为腋毛有保护汗腺的作用,去除后汗腺失去保护很容易发生感染。乳腺癌误区4、更年期女性比年轻女性多发网上称:乳腺癌只会发生在中老年女性身上,年轻女性基本不沾边,如果家族中没有人患乳腺癌,那更无需担心,定期的检查也是没必要的。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从临床上来看,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而且自己接诊也经常遇到2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以往认为,有家族遗传史的年轻女性是患病的主要原因,但临床上发现,压力过大导致内分泌紊乱也成为一个重要原因。何贵金说,自己出诊时曾遇到一个24岁的乳腺癌患者,这个女孩家在农村,考大学工作一直都非常努力,长期的压力导致其内分泌紊乱从而患病,她的家中并没有其他人患乳腺癌。“年纪越轻,乳腺癌的恶性度越高,所以年轻女性更不能忽视检查。”何贵金建议,一般情况下,30岁以上女性半年一次乳腺彩超,40岁女性一年一次钼靶检测。平时要多进行乳房自查。乳腺癌误区5、治乳腺癌要切胸?普通市民一听到乳腺癌,就以为只能把乳房切了,这是一个认知误区。因为乳腺癌并非单一的疾病,它分为LuminalA、LuminalB、HER2阳性和三阴性4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乳腺癌的凶险程度,医生会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一切”了之。乳腺癌误区6、乳房任何肿块都是乳腺癌女性触摸到的乳房肿块中,80%以上为良性。但是发现乳房肿块应及时看医生,通过超声波检查、乳房X光片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组织切片检查,做进一步诊断。不过女性务必记住,并非每一个肿块都是癌。乳腺癌误区7、穿有钢托的胸罩会得乳腺癌几年前有人提出,“穿有钢托的胸罩会导致淋巴流动受阻,进而增加乳腺癌危险”。研究发现这种说法纯属误传。乳腺癌误区8、母亲患有乳腺癌,女儿一定会得乳腺癌乳腺癌具有遗传性。如果乳腺癌的基准发病率为1.5%,假设你的家族中有人得乳腺癌,那么你的乳腺癌危险会增加两倍多,即3%~4%。如果母亲遗传给女儿BRCA1或BRCA2基因,那么女儿罹患乳腺癌的危险就会增加50%~80%。大家最好多加小心上述乳腺癌误区哦!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但并不罕见的疾病。临床上关于男性乳腺癌的前瞻性研究很少,绝大部分研究只纳入女性乳腺癌,而目前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建议从这些试验结果推断而来。男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中的1%。一名男子患乳腺癌的终身风险约为1:1000,而女性则为1:8。女性乳腺癌患者中有5%~10%的BRCA基因突变,其在70岁之前患乳腺癌的风险为35%~45%。仅0~4%的男性乳腺癌患者有BRCA1突变,4%~16%有BRCA2突变。但是BRCA突变的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低于BRCA突变的健康女性。这名患者是晚期乳腺癌,目前三线治疗,病情评估SD,后续治疗考虑:1.维持原方案,加用抑制血管的靶向治疗;2.内分泌治疗联合使用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或mTOR抑制剂;3.重新接受AI治疗,但是需要联合LHRH激动剂或睾丸切除术。因为AI可能会通过负反馈机制引起雄激素和FSH的升高,且男性体内部分雌激素直接来源于睾丸;关于AI:因为男性乳腺癌AI使用的数据更少,有些医生会把男性乳腺癌等同于绝经后女性的内分泌治疗,使用AI,其实是错误的。男性体内的雌激素,80%来源于睾丸、肾上腺素产生的雄激素芳香化而来,20%由睾丸分泌。事实上,男性乳腺癌如果单用AI,最多阻断50-60%的激素。原因有2点:(1)AI类药物的使用,由于降低了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会负反馈的刺激垂体分泌LH和FSH,从而刺激睾丸释放更多的雄激素。(2)男性的睾丸释放雄激素的能力远远强于女性卵巢释放雌激素的能力。试想一下,一个80-90岁的男性,照样还有生理需求,照样可以勃起,照样可以发生前列腺增生,甚至还有生育能力,而一个绝经后的女性,就意味着卵巢功能彻底的衰竭了。所以男性睾丸释放的无穷无尽的雄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根本阻挡不住。所以男性乳腺癌如果要使用AI,就必须在垂体水平进行阻断,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者行睾丸切除,彻底清除雄激素的主要来源。5、抗雄激素治疗:男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抗雄激素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是还只是在临床研究阶段,未来绝对是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循证医学证据有限,还是要慎用,查下患者的雄激素受体,可以将雄激素受体阻滞剂作为备选内分泌治疗药物 男性乳腺癌1.概况男性乳腺癌占乳腺癌患者不到1%。据美国癌症协会预测,2014年美国新增2360例,死亡420人。男性乳腺癌高发年龄60-65岁,文献报道最年轻患者仅9岁,年长患者超过90岁。男性乳腺癌相比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发病年龄较晚、分期高(T4占20%-25%)、级别低、ER阳性多见(Luminal A型75%)等特点[图1,William F. Anderson,et al. Male Breast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mparison WithFemale Breast Cancer.2010,J Clin Oncol 28:232-239.]。50%男性乳腺癌患者就诊时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的40%为3个以上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s,IDC)。Paget’s 病在男性乳腺癌患者中较女性常见;原位导管癌(DCIS)则相反,在男性乳腺癌患者中少见。此外,炎性乳癌、髓样癌、粘液癌、小叶癌和乳头肿瘤在男性乳腺癌患者中少见。研究表明男性乳腺癌患者中非浸润性癌比例少于5%,整体恶性程度高于女性患者。图1 年龄标准化男性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变化2.病因①放射性暴露,比如既往胸部接受放疗患者。②雌激素水平过高:肥胖、长期服用降压药、抑制胃酸药物、治疗前列腺癌药物等,会引起雌激素分泌过多,不仅导致男性乳房增大,也增加乳腺癌风险。克氏综合症、肝硬化也会导致雌激素水平过高。③遗传:乳腺癌家族史男性患者发病几率升高。基于人群调查显示男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2 突变频率为4%-40%。BRCA2突变携带者男性70岁时患乳腺癌风险6%,该部分患者发病年龄比女性BRCA2 携带者晚。BRCA-1突变和男性乳腺癌关系现尚无定论。④药物:非那雄胺有报道可增加男性乳腺癌发病,但需进一步验证。2014年7月《Surgical Science》上文章共纳入34项研究(n=4865819),对男性乳腺癌高危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20%乳腺癌男性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使男性患乳腺癌风险增加2-3倍;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患男性乳腺癌风险是1%-5%,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风险更高为4%-40%,男性乳腺癌与PALB2、雄激素受体基因、CYP17、CHEK2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化妆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工作男性风增加8倍;细精管发育不全(RR=29.64)、肥胖(RR=1.98)、睾丸炎或附睾炎(RR=1.84)和男性女乳症(RR=5.86)都增加了男性乳腺癌风险。3.症状和体征①乳腺肿块和乳房肿胀:患者大多由于自我体检发现乳腺肿块而就诊,男性乳腺脂肪组织少、乳腺体积小,使得肿块相较于女性更易被检出,乳房肿胀表现更明显。但男性对自身患乳腺癌风险意识不高(远低于女性),因此男性人群中进行常规乳腺自我体检人数少,常忽略或不愿与医生提及自身乳腺问题。②异常的皮肤或乳头改变:包括皮肤发红、乳头鳞片样改变、乳腺皮肤褶皱、乳头异常分泌物等。男性乳腺癌肿块常见于乳腺中间部位,特别是乳晕区,因此约半数男性乳腺癌患者就诊时症状表现为乳头回缩。乳头溢液较少见,可出现浆液性、血性或锈色溢液。③腋窝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证实超过50%男性乳腺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即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评估可靠性不高,只有8%-50%患者被证实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假阳性率高,且假阴性率也高达18%-40%。此外,约有5%男性乳腺癌患者会发生双侧乳腺癌。4.诊断与分期目前应用在女性乳腺癌中的诊断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男性患者。①乳房触诊:触诊乳房肿块及腋窝淋巴结情况。②乳房摄片:针对可疑的肿块,推荐行乳房摄片检查。③乳房超声:应用高频率超声检查,可疑区分实性肿块和囊肿。④乳头溢液检查:镜下观察是否有肿瘤细胞。⑤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99、CA125、CA153。⑤活检:组织活检病理是确诊男性乳腺癌的方法之一。针对乳房肿块和腋下肿块,可选择的活检方法和技术包括细针活检、空心针活检、影像学引导下活检、外科手术活检。并行分子病理学检测。对于确诊患者,还需进一步进行检查,包括:胸部X线摄片、骨扫描、全身CT、PET等,以明确疾病分期。分期与女性乳腺癌相同,均采用AJCC乳腺癌分期。5.治疗迄今为止,缺乏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支持针对男性乳腺癌的特异性治疗方案。在疾病分类和进程上男女乳腺癌患者没有区别,治疗上肿瘤医师应根据疾病分期、激素受体状态(ER、PR)、HER2状态、患者年龄、一般身体状况、体力评分以及已知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如BRCA1或BRCA2)选择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男性乳腺癌患者是可行的。MSKCC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SLN在男性乳腺癌患者中成功检出率97%(76/78),与女性患者相同。现有少量研究评估了根治术后放疗在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应用。这些研究中,3% -100% 患者接受了翻料,局部复发率3%-29%。因此对于根治术后放疗的应用推荐与女性患者相同。此外,要注意的是男性乳腺癌中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强烈的独立预后因素,因此更应重视放疗的地位与应用。①化疗:NCCN推荐用药原则和用药方法与女性乳腺癌相同。法国一项研究显示,6%男性乳腺癌中患者接受单独化疗,28%接受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而在M.D. Anderson研究中,这一比例分别为25%、37%。对于化疗方案选择,73%患者接受蒽环类为基础的方案。接受化疗组与低死亡率相关,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因为内分泌不敏感人群、高危、年轻患者更易从化疗中获益,而对男性乳腺癌来讲,通常老龄、绝大多数ER/PR阳性表达和伴随多种疾病,如何把该部分亚组进行区分是一个临床难题。②内分泌治疗:男性乳腺癌患者中ER、PR表达水平普遍高于女性患者。美国一项研究显示ER+ 81%、PR+ 74%,而欧洲(the European Institute ofOncology,IEO)显示ER+100%、PR+96%,提示对该部分患者,内分泌治疗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可供治疗男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他莫西芬:多项研究显示TAM是男性乳腺癌患者应用最多药物。在一项法国研究中(N=489,1990-2005),72%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其中85%处方TAM。M.D. Anderson 经验,对135 例患者随访14年显示92% 患者接受TAM治疗(其余患者应用LHRH类似物或醋酸甲地孕酮),内分泌治疗可显著使患者复发和总生存获益。芳香化酶抑制剂:此类药物在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广泛使用,尽管有研究提示芳香化酶抑制剂可能对于男性乳腺癌患者是有效的,但是针对男性患者临床研究数据不多。西北肿瘤协作组(Southwest OncologyGroup)一项II期研究对AI联合LHRH应用于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评估。此外需注意是,由于男性乳腺癌患者睾丸并未切除,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后可能会引起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的升高,需要进一步数据报道。氟维司群:有研究发现其在治疗男性乳腺癌患者中可能有效,但没有更多研究数据公布。甲地孕酮:较少应用。由于性别特点,雄激素受体是男性乳腺癌的一个潜在肿瘤驱动基因。有初步研究表明,针对肿瘤雄激素受体表达患者,给予抗雄激素治疗是有效的。目前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③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能够促进肿瘤生长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或组织环境进行治疗,能够阻止肿瘤生长和肿瘤细胞播散,同时避免损伤正常细胞。包括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T-DM1等以及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及其类似药物等。但对于男性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不同研究报道不一致。在Bloom et al研究中1.7%患者IHC显示HER2 过表达,但这些患者进一步性FISH无扩增。而在欧洲IEO研究中HER2+患者占15%。6.预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生存率方面,表1 列出了美国肿瘤协会统计2012年各期男性乳腺癌患者于女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

发布了文章

乳腺的自查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 女性主要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50%。乳腺癌发现的早晚和乳腺癌患者的存活时间息息相关,根据权威统计:I期,即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90%; II期,即中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80-85%;III期,即局部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50-60%;IV期即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将至20%左右;由此可见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生存期至关重要!乳腺癌早期多不疼不痒,患者如果没有自查习惯,很难早期发现,这奠定了乳房的自查的重要性。自查的时机:乳房发育后建议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绝经前:月经周期7-10天,也就是月经结束一周内。绝经后:任何时间均可自查。自查的关键时刻:洗澡时、照镜子、睡前自查的内容:一看:两侧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发红、水肿、凹陷、外凸,乳头是否对称、有无回缩、歪斜、渗液、糜烂。二摸:肿块、局部增厚。三挤:乳头是否有溢液、溢液颜色、性状、溢液量。自查的手法:不能抓捏,要么按压要么“扫”,依照一定顺序检查。自查的6个步骤: 乳腺癌容易“盯上”的10种女性:1、初潮早或者绝经晚:初潮年龄<12岁,绝经年龄>55岁;初潮年龄每提前4-5岁,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1倍。初潮年龄在13-15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12岁以下者少20%。2、超过35岁无分娩、无哺乳的女性;资料表明,从未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女性高30%;未哺乳女性患病的危险性比哺乳女性高1.5倍以上。3、过度饮酒、绝经后肥胖、喜高脂肪饮食、家族中存在乳腺癌遗传基因的人群,包括男性(遗传性乳腺癌,占到乳腺癌比例的5%-10%,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才可确定); 4、经常吃避孕药和多次人工流产,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女性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5、长期情绪抑郁、精神压抑的女性,;6、长期定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的人群;7、既往有乳腺导管或者是乳腺小叶不典型增生或者是小叶原位癌的患者;8、一侧患过乳腺癌的女性,另外一侧乳腺患癌几率增高; 9、既往胸部接受过放疗或长期射线损伤的女性;10、免疫功能缺陷的女性。男性会患乳腺癌么?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但并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全部癌肿的0.2%-1.5%,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左右。由于男性乳腺腺体较少,易于发生浸润转移,加之男性皮下脂肪层较薄, 往往较早侵犯皮下淋巴网。因此一般认为男性乳腺癌的预后较女性乳腺癌差。所以男性乳腺的自查也至关重要哦!检查手段:乳腺癌筛查最有效的手段:乳腺超声+钼靶检查。超声:无辐射,发育成熟女性每年至少1次。钼靶:少量辐射,推荐35岁以上女性每1-2年一次。磁共振:无辐射,听从医生建议必要时进行检查。

发布了文章

乳腺手术引流管注意事项

手术对人体是一种创伤,术后局部会有较多渗出液,引流管可以使术区保持负压状态,利于渗出液排出,促进切口愈合。如果渗出液不及时排出来,会造成局部积液,形成囊肿,影响术后愈合。一般情况术后早期引流液由于渗血原因会呈现各种红色,这种红色随切口愈合逐渐变淡为淡黄色清亮液体,渗出液的量和持续时间因不同体质、不同手术操作方法而不一样,所以术后恢复期多数患者会选择“带管出院”,这就带来了问题,出院后如何换药?如何判断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返院处理呢?院外换药 术后无感染的切口,建议3-5天换药一次,保持切口表面干燥,避免切口被焖捂。术后感染切口要根据感染程度及渗出多少决定一天两次或者一天一次的换药频率,一般需要等待感染得到控制,痊愈后依据引流量再拔除引流管。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出院后患者需要每天对引流量进行计量,要根据引流量和局部愈合情况来决定拔除引流管的时间。通常引流量持续三天少于5-10ml就可以拔管。拔除引流管后7d内,需要观察是否发生皮下积液。引流量会随着切口愈合越来越少,但也不是绝对的,偶尔因为活动量增多等原因,会像天气变化一样,不走日常规律,但是引流量总体会越来越少。判定皮下积液的标准在手术创面出现局限性隆起、波动性肿块或超声检查提示切口范围有无回声区,并穿刺抽出不凝固的液体。拔除引流管后引起皮下积液的原因:拔管前评估不够,未发现积液位置或者引流管堵塞未被发现,直接拔管;术后引流管拔除过早;拔除引流管后局部没有加压包扎;拔出引流管后患侧上肢活动过早、过度或者活动幅度过大,导致撕裂尚未粘连结实的部位,形成新的渗液;患者不了解拔管后有发生皮下积液的可能,没有做到相应的自身保护。皮下积液的影响诱发切口感染;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皮肤坏死,延迟切口愈合;影响患肢的功能锻炼以及后续放射治疗;造成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需要注意:引流球或者引流瓶需要固定在随身的背袋里或者固定在裤子上,不要意外扯到引流管,因为引流管都是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扯到后会很疼,甚至扯得厉害会引起引流管脱落。如果体温升高、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引流液颜色和量明显变化、引流装置漏气或者没有负压等都需要及时返院处理。引流管尚未拔除前,患侧上肢不建议大幅度活动。体重较大的患者,术后引流量会相对多一些,时间会长一些。术前做过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术后愈合较慢,引流会多一些。为避免感染,引流球建议7天更换一个;如果引流球内壁颜色有变化或者不再透明时建议及时返院更换引流球。

发布了文章

生完宝宝,我的腋窝怎么流奶了?

“大夫,我刚生完宝宝两周,发现腋窝开始流奶了,这是怎么回事?”门诊上一位刚生完宝宝的新妈妈紧张的问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说说“副乳”。何为副乳?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原本就像其它哺乳动物一样,从腋窝到腹股沟的两条线上长有6到8对乳腺的始基。出生时仅留胸前一对始基后来发育为乳房,其他的都退化掉了。没有退化掉的、残留的乳房就叫做副乳。既然是残留的乳房,就可能和正常乳房一样有腺体,有乳头,分娩后可分泌乳汁,像门诊哪位新妈妈一样。也可能只有乳头,几乎没有腺体成分。也可能没有乳头,仅有少量腺体存在。最常见的副乳位置多在腋前或者腋下,也有发生在正常乳房的上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偶有外阴副乳的报道。副乳常常被发现在三个时期:  1.青春期 伴随乳房“正班长”发育的同时副乳“副班长”也同时发育;   2.妊娠和哺乳期 乳房腺体”正副班长”要为哺乳做准备时,可能都明显增大,所以被发现;3.人到中年 体重增加、皮肤松弛,会发现腋窝有一堆东西而就诊。副乳需要治疗么?副乳就像多出来的第六根手指头一样,想让它消失,就得手术切除!可是第六根手指头必须切么?答案不一定,那么,哪些副乳需要手术切除呢? 1、主人“嫌弃”副乳:当副乳太大、不美观、不舒服,影响穿衣或者担心或者恐惧它发生病变,可以要求手术切除;2.副乳威胁主人健康:副乳内长了肿瘤、发生炎症或者疼痛明显时,可以选择手术切除。当然乳房会因为每月女性激素水平的波动而出现经前乳房疼痛,胀满不适,月经结束后疼痛及不适感消失。同样的作为残留的、多余的乳房--副乳“副班长”有时可能也和乳房“正班长”保持一样的节奏!当然有时候“副班长”也有自己的想法,不和正班长保持一致。需要注意:副乳是多余的、残留的乳房!通过按摩、SPA、淋巴管疏通等等就能够消灭一个人体器官么?当然不能!所以提醒广大女性,想解决副乳问题,请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不要再花冤枉钱哦。

发布了文章

哪些症状暗示“乳腺癌”?

“乳腺癌”一个可怕的名字! 如此可怕的字眼,您对她了解么?2019年年初,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是乳腺癌,每年发病率约为30.4万。近十年来,我国城市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增长了约39%。而且我国女性乳腺癌都有一个特征:发病年龄低,高峰年龄仅为35-49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此之高的疾病,早期会有哪些症状呢?1、 肿块95%乳腺癌病人会有乳房肿块。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肿块;可以生长在乳房的任何部位;而且肿块可能是圆形、椭圆形甚至没有边界,形状不规则;质地一般比正常腺体硬,偶尔病理属于特殊类型时,肿块可以和正常腺体质地差不多;肿块活动度有时好,有时差。2、皮肤改变肿块生长过程中牵拉了乳房皮肤下的韧带可以引起肿块表面皮肤下陷,形成一个小“酒窝”。有时候肿块生长影响了乳房皮肤皮下的淋巴管,造成皮下淋巴管的堵塞,形成皮肤增厚,类似“橘皮”样改变。有时候肿块生长过程中播散到皮下形成新的小结节,表现为肿块周围皮肤颜色较红,质地硬的小结节,就像肿块周围的小“卫星”一样。有时候肿块向外生长,逐渐长大,撑破皮肤形成类似“菜花”样的破溃面,偶尔表面会有血水流出,甚至脓血水流出,有时会有臭味。3、乳头乳晕改变乳头深部的肿块,伴随长大过程中,乳头下方的乳管受侵犯引起乳头变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乳晕下,导致乳晕变形。有一种专门在乳头发生的乳腺癌,叫乳头Paget’s病,她的表现主要是乳头表面湿疹一样改变,反复糜烂、结痂、再次糜烂、结痂这样的长期慢性变化,有时伴有乳头瘙痒或者疼痛,时间长了,乳头会逐渐越来越平,甚至乳头消失,整个乳晕都是一种“湿疹”样改变。有一部分女性从小开始,乳头就是凹陷的,称为“先天性乳头凹陷”,这个和乳腺癌引起的乳头凹陷不同。4、乳头溢液有一部分乳腺癌会引起乳头溢液(占乳腺癌总数的1.3-7%),尤其血性溢液要高度警惕!溢液量大时会不用外力直接从乳头流出来,量不多时,需要挤压乳头或者无意中发现内衣有血渍或者液渍才会被发现。当然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的乳腺癌,极少见,多数会伴有乳腺肿块。5、疼痛乳腺癌早期多数不伴有疼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诊断乳腺癌时,肿块体积已经不小的原因。当肿块生长影响神经时会引起胸壁疼痛或者腋窝疼痛,甚至肩膀后背疼痛,一般乳腺癌引起疼痛时,病期多不算早。当然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疼痛会伴随乳房的任何疾病,所以当出现乳房疼痛时要明确引起疼痛的原因。6、腋淋巴结肿大乳腺癌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会转移,尤其转移到重要脏器,如:大脑、肝脏、肺脏及骨头等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生命。而作为乳腺癌转移的重要一站也是最早的一站就是腋窝的淋巴结,它像个卫士一样,阻断着乳腺癌细胞的扩散,当然这种保护是牺牲自己为代价,当癌细胞到达腋窝淋巴结时,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结构破坏,从上一站淋巴结转移到下一站淋巴结。所以乳腺癌出现淋巴结转移时,说明病期不早。有一种比较少见而严重的乳腺癌,叫“隐匿型乳腺癌”,是一种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癌,患者多在无意中发现腋窝无痛性肿块,仅少数患者因肿块累及神经而伴局部疼痛,乳腺未摸到肿块。腋窝肿块单个或多个,多个时可分离亦可相互粘连固定、质硬,若肿块压迫腋静脉可造成患侧上肢水肿。少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年会数据显示:我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83.2%,在过去10年间提高了7.3%,乳腺筛查和辅助治疗手段的进步,让乳腺癌早已不再是一个“死亡的判决”。特别注意:1、 乳腺癌病期的早晚和肿块大小、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有无其他脏器转移等有关,而恶性程度和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2、 乳腺癌的皮肤改变有早有晚,不能说皮肤改变就是晚期表现;3、 乳腺癌和乳房大小无关,也和左右侧无关,没有证据证明乳房越大越易患癌或者哪一侧患癌几率更大;4、 未哺乳的乳房确实较母乳喂养后的乳房患癌几率要高,所以建议新妈妈们尽量母乳喂养;5、 乳腺增生不会癌变,有癌变倾向的“不典型增生”不是“靠手一摸”或者“做个检查”就能诊断,需要活检或者手术后病理化验才能确定;6、 不疼不痒的肿块需要特别重视!7、 突然出现的乳房弥漫性增大,皮肤出现红、肿、热、痛表现时,需要排除炎性乳腺癌的可能。8、 乳腺癌高危人群要严密观察乳房,具体见《您的乳房被“增生”了么》一文,内有详细高危人群的介绍。

发布了文章

乳头流水了,正常么?

说起乳头出水,大家都知道生完宝宝的新妈妈,乳汁分泌是正常的,可是如果非哺乳期有乳汁分泌正常么?或者哺乳期乳头流出的不是乳汁正常么?今天我们来说说“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字面意思就是乳头流水,这个水按性状可以是乳汁样、水样、血性、浆液性以及脓液等等,颜色可以有乳白色、淡黄色、褐色、鲜红色、暗红色、咖啡色、黑色、绿色、无色等等。有可能一个乳管出水,也可能多个乳管出水,有可能一侧乳头出水,也可能双侧乳头都出水。如何区分乳头溢液是否正常呢?如何判断乳头溢液需不需要治疗呢?先说说溢乳,包括生理性的、继发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溢乳,多数情况是双侧同时出现:1、 部分新生儿出现的少量乳汁;2、 在月经初潮期以及绝经期会有少量乳汁分泌;3、 妊娠后期挤压乳房会有少量无色液体或者乳汁分泌;4、 哺乳期的乳汁分泌;5、 断奶后刺激乳房可有乳汁流出,这是由于部分女性自认为断奶后不该再有乳汁或者所谓的“排残乳”对乳房不断刺激而产生的。所以建议妈妈们断奶后不要刺激乳房尤其是乳头,大多不刺激乳头断奶后半年-1年就不会再有乳汁分泌了。6、少数女性在强烈的性高潮后,会出现短暂的溢乳。继发性溢乳多见于药物引起,多数情况也是双侧同时出现:服用一些药物会出现溢乳,如:某些口服避孕药(避孕药内含雌孕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引起催乳素分泌增加)、抗高血压药物、镇静药(酚噻嗪样复合物,利血平衍生物,苯丙胺及阿片类、安定、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均可通过抑制下丘脑而引起溢乳)、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一般这种情况,更换药物或者停药后症状会自动消失。当然如何更换或者停药还是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哦。病理性溢乳多是脑垂体病变引起,多数情况也是双侧同时出现:脑垂体长了肿瘤或垂体腺增生时,往往伴有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这时候需要乳腺专科医生给出合理建议:化验血中泌乳素水平或者脑垂体核磁共振检查,依据检查给出治疗方案。其他因素:甲状腺肾上腺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病、肾上限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衰)胸壁病变(胸部疤痕、外伤、手术、颈椎病和颈胸部带状疱疹、长期和高强度吸吮刺激乳头等经经神经反射导致泌乳素增高而溢乳)哪些疾病容易引起乳头溢液呢?乳管扩张引起的溢液,多因乳管是否通畅、是否有细菌感染等因素决定溢液的多少、颜色、性状及有无异味等。 乳头凹陷是引起乳管扩张的常见原因,溢液可以是乳白色牙膏状或者红色血性的,当合并细菌感染时,会因感染细菌的不同呈现黄色、绿色或者伴有臭味等改变。这时候需要乳腺专科就诊,由医生给出合理建议:乳腺超声检查、纠正乳头凹陷、乳管冲洗、抗感染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乳腺增生也是引起乳管扩张溢液的另一个常见原因,但是这种溢液几乎没有血性溢液,多是清亮淡黄色、清水样、淡乳汁样等等,有时调整情绪、调整生活方式或者过段时间症状就会消失,当然还是建议乳腺专科由医生决定是否行乳腺超声、乳管镜检查或者药物干预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引起的溢液,是由肿瘤生长的位置决定是双乳还是单乳或者是一个乳管还是多个乳管,溢液的多少、颜色、性状也很多变:乳房好比一个橘子,乳管就类似于橘子瓣。这个乳头状瘤就是生长在橘子瓣里的种子,可以只生长在一个瓣里也可以生长在好多个瓣里。当乳管里出现这样的“种子”时,就需要把它去除掉,因为它的存在,乳房会出现乳头溢液,甚至癌变。这需要乳腺专科医生进行专业的乳腺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涂片、乳管造影检查等)或加以手术等治疗。 血性溢液是个危险的信号!血性溢液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导管内乳头状瘤,虽然是良性病变,但恶变几率达10%-30%,所以多数情况下需手术治疗。而溢液的颜色与出血后停留在乳导管内的时间长短有关--出血后停留在乳管内的时间越长,溢液颜色越暗,甚至呈黑色;出血后停留在乳管内的时间越短,溢液颜色越鲜红;而出血量少并混有其他溢液时则颜色较淡。溢血量的多少则与导管内肿瘤的大小、深浅有关,有时为血性,有时为粘液性,有时较多,有时较少,有时持续出现、有时甚至完全没有溢液,患者常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内衣有血迹或者液渍而就诊。乳头溢液是乳腺科门诊就诊率仅次于乳腺疼痛和乳腺肿块的一大类症状,希望通过这篇科普,在您需要的时候对您有所帮助。

发布了文章

秒懂乳腺超声报告

日常工作中经常有熟人让我帮忙看乳腺超声报告,今天我就来说说如何看懂她。一份超声报告单分三部分组成:最上面一栏是被检查者的信息;中间一栏是超声科医生的检查所见;最后一栏就是超声报告了--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一般报告的第一行会告诉您:青春型腺体、哺乳期腺体、退化型腺体、萎缩型腺体或者多量腺体型、少量腺体型、混合型腺体等等……这个其实就是告诉您,您的乳房内腺体和脂肪的比列或者您的乳房属于哪个阶段,这和诊断疾病关系不太大。说白了有点类似说您是小骨架身材还是大骨架身材,和判断您身材好坏关系不大一样。当然看懂超声报告,最主要离不开BI-RADS分类,它分0-6类,通俗说,就是在超声科医生的眼中认为乳房内结节或肿物是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有多少。 0类,说明超声科医生认为仅超声检查无法确定问题所在,需要进行其他检查(比如乳腺钼靶、核磁检查)。1类,说明超声科医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无肿块、无结构紊乱、无皮肤增厚、无钙化等,这是一对完全正常的乳腺,建议常规筛查(一年一次)。2类,超声科医生考虑为良性,这种情况,既不需要穿刺,也不需要手术,乳腺恶性肿瘤可能为0,常规筛查就够了。通常乳腺单纯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乳房假体植入后、多次超声定期复查变化不大的纤维腺瘤等属于2类。3类,是最常见的报告结果,说明超声科医生认为乳腺恶性肿瘤可能性小于2%,不需要穿刺或手术,建议6个月复查一次或继续监控。通常年龄小于40岁的纤维腺瘤、单发的复杂性囊肿、脂肪坏死、术后瘢痕导致的结构扭曲等属于3类。当然,如果医生通过查体,怀疑有恶性可能,还是会建议活检(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有一部分女性乳房长了肿块,虽然知道是良性,但是特别担心落入小概率的2%中,或者担忧以后发生癌变,心理压力过大时,可选择微创旋切术或者乳房肿块切除术,快捷、简单的祛除病灶。随访2-3年病灶稳定者,可以降为2类;如果随访6月,病灶直径增长大于20%或出现其他可疑改变时需要提升为4类。4类,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达到4类说明有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这种可能性有3%-95%。4a类说明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为3%-10%;4b类说明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为11-50%;4c类说明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为51-94%。只要达到4类,表明虽不具备典型恶性表现,但足够可疑,应该尽可能通过活检(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获得组织学证据(就是在显微镜下的到病理学诊断)、明确到底是不是乳腺恶性肿瘤。5类,是超声科医生认为是乳腺恶性肿瘤,所以需要在乳腺专科就诊,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后进行后续的乳腺恶性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五大手段。6类,是已经经过病理诊断明确是乳腺恶性肿瘤的患者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会受到一些此前活检或治疗的影响,所以报一个不同于5类的6类。很多时候乳腺超声检查通常还会有腋窝淋巴结的诊断,其实健康人也会出现肿大淋巴结,所以当您看到肿大淋巴结时,不要紧张,需要继续往下看:当报告淋巴门结构偏移、消失或者破坏时,表示这枚淋巴结有问题了,建议乳腺专科就诊,由医生结合病史给出合理建议:定期复查或者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发布了文章

您的乳房被“增生”了么?

很多女性月经前伴随乳房疼痛,很紧张,转战各处寻医问药,生怕不积极治疗就会癌变,事实真是这样么?乳房是如何而来的呢?女孩从幼小到发育成熟,乳房从无到有,就是乳房腺体在雌激素作用下不断增生的过程。从有到发育成熟再到哺乳也是腺体不断增生的过程。绝经后乳房开始退化,腺体越来越少,逐渐被脂肪所代替﹒﹒﹒﹒﹒﹒由此看来女性的一生都和乳房腺体的增生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月经前乳房为什么会胀痛?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器官,自然她的存在和女性的雌激素是息息相关的:每个月经周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都在波动,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子宫内膜不断增厚,乳房腺体不断增生,月经前内膜厚度和乳房腺体增生都达到了高峰,这导致部分女性月经前乳房胀痛,小腹胀满不适。当雌激素下降,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乳房胀痛和小腹胀满感逐渐消失,进入下一次月经周期。乳腺增生不是“病”乳房和子宫一样每月都受体内雌激素波动的影响,乳房在行经前增大,经期后复旧发生在每一个月经周期中,因此伴有不适和结节样变非常常见,都属于乳房正常的变化范围。而且这种周期性变化大约持续20年左右,甚至更久。所以这种规律不是病,就像不能说每个月的月经是疾病一样。月经有多有少,增生也有轻有重;每月经期腹痛的不同也和经前乳房疼痛的轻重一样,需要我们改变生活方式,调整生活规律来避免下一周期的继续疼痛。中国特有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这个诊断只有中国有!国外是这样定义乳腺增生的:“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中的失常”,“多数乳房疼痛可被视为“正常”,有些疼痛令人较为苦恼,需引起注意,这种情况可以认为一种“紊乱”,但极少数疼痛极为严重,而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可被视为一种“疾病”。”由此看来我们平时说的乳腺增生,其实只是正常的生理改变或者是一种生理失常。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么?小女孩长大了会变成男孩么?当然不会!所以,乳腺增生也不会变成乳腺癌!多数女性在就医过程中诊断乳腺增生,其实原本的解释是这样: “乳房腺体随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每月发生的腺体增生和退化的交替性变化,由此出现的乳房腺体胀痛,偶尔增生比较重时伴随明显的疼痛”。可这个答案太长,于是“乳腺增生”这一诊断名称就这样被大家慢慢沿用了。也就是说乳腺增生只需要您的症状就可以判断。乳腺癌的发生是因为乳房腺体周期性变化中,个别细胞发生突变,迅速而且变态的疯长形成的。有一种被诊断为“不典型增生”的疾病,确实有癌变风险!但它不是“上手一摸”或“做个检查”就能诊断的,经常是手术后做了病理化验才知道是它。所以它和我们谈的“乳腺增生”并不一样。乳房被“增生”了该怎么办?大多数女性乳腺增生主要表现是月经前或者排卵期乳房胀痛,偶尔增生明显时会有可触及的腺体增厚或者结节。当女性情绪不稳定或劳动强度太大、失眠、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引起乳房疼痛,这就像突然走路太多腿会疼一样,都是因为身体原本的一些规律被打破引起的不适感,所以当您情绪规律、劳动强度规律、睡眠规律、精神因素规律的时候,您的乳房也就规律了,不会那么疼,不会那么胀了。当所有这些都规律了,乳房还是严重疼痛影响生活质量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口服中成药来缓解疼痛,调整这种紊乱。我们无法消灭“乳腺增生”,就像无法去除月经来潮一样。这都是女性身体正常的生理变化,偶尔出现一次经前乳房疼痛和经期腹痛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调整了生活规律就能避免这样的疼痛,您还需要药物么?乳房检查的时机普通女性都应该养成每月自我检查乳房、每半年到一年前往乳腺专科常规进行体检的习惯,可以选择乳腺超声、钼靶或者必要时做乳腺核磁检查。体检和自检时间推荐为月经干净后一周内进行,这时候乳房腺体处于最自然状态,就像退潮的海滩,最适合检查。乳腺癌高危人群更应该严格三个月到半年前往乳腺专科体检,建议每3-6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每一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依据身体具体状况选择性行乳腺核磁检查。那么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1、初潮年龄<12岁,绝经年龄>55岁,超过35岁无分娩、无哺乳的女性;2、过度饮酒、绝经后肥胖、喜高脂肪饮食、家族中存在乳腺癌遗传基因的人群,包括男性(遗传性乳腺癌,占到乳腺癌比例的5%-10%,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才可确定); 3、经常吃避孕药和多次人工流产,长期情绪抑郁、精神压抑的女性;4、长期定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的人群;5、既往有乳腺导管或者是乳腺小叶不典型增生或者是小叶原位癌的患者;6、其中一侧患过乳腺癌的女性; 7、既往胸部接受过放疗或长期射线损伤的女性;8、免疫功能缺陷的女性。

发布了文章

化疗后需要监测血象么?

大夫,帮我看看我的血象正常么?大夫,帮我看看我的血象需要升白治疗么?大夫,我打完升白针后需要再查血象么?大夫,为何我打了几天升白针血象还是没有升起来呢?大夫,为何我化疗后最近感觉乏力,还有点发热呢?﹒﹒﹒﹒﹒﹒是否您在化疗后也会这样询问大夫呢?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化疗后监测血象的那些事。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化疗后通常会出现骨髓抑制,所谓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化疗后血象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其下降程度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有关。如血小板的寿命5-7天,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75%)6-8小时。所以化疗后最早表现出的就是白细胞减少,然后是血小板。化疗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最常见,而且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是有规律的。请看下图: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化疗后白细胞变化一般在化疗后7天开始,10-14天左右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到最低,再到21-28天恢复正常。            血象下降的程度    白细胞1度下降(3.0-3.9),且无继续降低趋势(化疗第14天后)密切观察,加强营养,可口服恢复血象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利可君、升白胺、地榆升白片或中药制剂。    白细胞2度下降(2.0-2.9),根据您的一般状况及既往化疗后血象下降的特点决定是否使用升白针治疗。    白细胞3-4度下降(小于1.9),需常规使用升白针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给予150-300ug(或2-5ug/Kg体重),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治疗中每日监测血象变化,直到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至少恢复正常值。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每日检查血象,根据血象恢复情况减量或者停药。避免化疗前、后24-48 小时用药。    当血象下降明显,白细胞4度下降(小于1.0),粒细胞缺乏性发热时,应:    1、保护性隔离;    2、给予足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    3、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4、隔日复查血象;    5、加强口腔卫生,肛周清洗等防护;    6、忌食生冷食物;    7、严密观测进水量,避免脱水;    8、监测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化疗后血小板下降多见于含紫杉醇和卡铂的方案,1-2级血小板减少可加强观察,不予药物处理。3-4级血小板减少可予以白介素-11、血小板生成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化疗一般无严重的红细胞下降,您可以更多在饮食、补充铁剂等方面加以注意。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