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121

黄国显

乌镇互联网医院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疝气
腹股沟斜疝
阑尾炎
小儿疝气
便秘
斜疝
腹痛
鞘膜积液
小儿便秘

发布了文章

小儿阑尾炎系列(七):小儿阑尾手术后有什么并发症?

“医生,孩子阑尾炎,那把阑尾切了,病就好了吧?”虽然现在小儿阑尾炎大部分都是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是就像上篇《小儿阑尾炎系列(六):同样的阑尾炎,不一样的治疗》里谈到的,小儿阑尾炎由于病情轻重、发病时间长短及病理类型不一样等情况,术后的并发症也各不相同,绝不是切了就好了这么简单。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几个并发症。1、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这是因为阑尾炎炎症重,经切口取出的时候可能污染切口,造成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化脓、裂开等情况,根据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一步清创、冲洗、引流、积极换药等处理,一般都可以顺利愈合。2、腹腔脓肿形成:腹腔脓肿是由于阑尾炎导致的渗出积聚在盆腔或腹腔低位,术中无法完全清除干净,术后剩余的积液形成脓肿。因此术后尽量半卧位或尽早下床活动。3、术后小肠梗阻:发生在1%左右,严重的阑尾炎会导致腹腔内大网膜、肠子之间互相粘连,这本来是身体的保护机制,防止阑尾炎症扩散,但同时也会导致肠粘连,继而出现肠梗阻,因此术后24小时以后建议多下床走动,促进胃肠道蠕动,将粘连松开。出现肠梗阻一般可以先行保守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4、阑尾残端瘘:多发生在穿孔性阑尾炎、回盲部水肿严重的患儿,因为阑尾坏疽穿孔或者回盲部水肿严重,阑尾切除后的残端缝线容易撕裂脱落,造成回盲部的阑尾根部重新开放,肠内容物顺着阑尾根部漏出腹腔。根据患儿情况需要保守治疗、引流或手术治疗。5、阑尾残株炎:与阑尾残端瘘相反,残株炎指的是切除阑尾后,因为周围严重粘连,无法辨认阑尾根部与回盲部的界限,为了不切破肠子,残留的阑尾根部太多,相当于留了个阑尾的尾巴,那么这个尾巴就有可能再次发炎。而且因为已经做过阑尾切除术,因此再次腹痛反而不容易考虑阑尾的问题,容易误诊。6、化脓性门静脉炎虽然非常罕见但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是因为细菌经阑尾静脉回流至门静脉所致。7、其他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如皮下积气、部分小男孩鞘状突未闭可能会引起睾丸炎等。     说了这么多小儿阑尾炎的术后并发症,大家也别被吓怕了,因为小儿阑尾炎病情越重,并发症发生概率越高。如果是单纯性阑尾炎,微创手术做完后可能1-3天就可以回家了,也不会有太多的并发症,因此也再强烈建议一下,小儿阑尾炎还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尽早手术根治。 PS:本文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医生团队原创科普文章,本文主笔林向得医生,科普文章仅提供科学专业科普参考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布了文章

小儿阑尾炎系列(六):同样的阑尾炎,不一样的治疗

“医生,为什么病房里这几个孩子都是阑尾炎,有的3天就出院了,我们家的这都8天了还不让我们出院啊?”不少家长总喜欢对比,跟相同的疾病比,跟隔壁床位比,甚至还要跟同一天来的人比。殊不知,不同疾病个体化治疗上本来就不同,甚至相同的疾病,根据病情不同、分类不同,治疗也是大不相同的。那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科普下同样是阑尾炎,治疗起来为什么就大不同。首先,根据病理分型,阑尾炎由轻到重可以分为以下3种:1、单纯性阑尾炎:多见于年长儿阑尾炎早期,年长儿可以很好地表达疼痛情况,因而得到治疗较早且及时。此时病变主要在浅层,阑尾轻度充血水肿。2、化脓性阑尾炎:发病率高,婴幼儿多见,病变侵犯整个阑尾层,阑尾明显肿胀,腹腔内有积脓。3、坏疽性阑尾炎:多见于学龄儿童,主要为阑尾血管堵塞和阑尾壁全层坏死,周围容易形成粘连,阑尾肿硬。其次,按照阑尾炎发展过程,又可以将阑尾炎分为5期:1、早期阑尾炎:感染局限于阑尾内部,周围渗出少,反应轻微。2、局部腹膜炎期:感染扩散到周围腹膜,局限于右下腹(右下腹压痛),此期最多见。3、弥漫性腹膜炎期:感染侵犯全腹(整个肚子都有压痛),婴幼儿多为此类型。4、浸润期:阑尾周围渗出的黏液与周围脏器互相粘连。5、脓肿期:阑尾成为坏死异物或粪石留存腹腔中,成为感染核心,形成脓肿。因此,阑尾炎的孩子如果处在发病的不同阶段,治疗方式和恢复时间本身就有区别,再加上孩子自身情况包括身体、心理、性格上的耐受各不相同,术后恢复情况自然各不相同。最轻的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可能术后清醒就能喝水,1-2天内就能出院了。而最重的坏疽穿孔伴有弥漫性腹膜炎阑尾炎术后不仅恢复时间久,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我们一直建议阑尾炎还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尽早手术切除根治。PS:本文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医生团队原创科普文章,本文主笔林向得医生,科普文章仅提供科学专业科普参考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布了文章

小儿阑尾炎系列(五):小儿阑尾炎手术前要做什么准备呢?

上期我们讲了小儿阑尾炎建议手术治疗,现在大部分阑尾炎都是微创手术且是急诊或限期手术,虽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是手术前一些必备的检查和准备还是需要的,因为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准备不仅可以更了解病情指导手术,而且对术后恢复治疗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那阑尾炎手术前一般要做哪些术前检查和准备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谈谈这个问题:1、术前禁食问题:小儿尽量术前6小时不能吃东西喝水,否则增加术后肺炎以及麻醉误吸窒息发生概率。而且食物留存在胃肠道内,也会影响手术视野,加大手术难度。因此术前有呕吐的患者或者禁食时间不够,经常会留置鼻饲管置管来辅助。2、术前完善血常规、CRP、生化、凝血、术前免疫、传染病等相关血液学检查,明确炎症情况、有无电解质紊乱、是否易于出血等,对手术及整体的治疗都具有指导作用。3、完善腹部彩超和/或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阑尾直径、有无穿孔、有无脓肿形成,有无阑尾周围炎症渗出。4、手术前做抗生素皮试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代谢消耗等。5、术前接入手术室前排尿、排便,否则膀胱充盈、肠道内大量粪便可能会影响手术操作,小儿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挤入开塞露后保留5分钟以上效果更佳。6、手术室人员接手术前配合护士术前用药,一般从进入手术室到出手术室时间根据病情不同时长不定,过程中除了手术时间还包括入室后的准备、麻醉、手术后的苏醒、观察等,病情严重或特殊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需要家长更耐心等待。PS:本文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医生团队原创科普文章,本文主笔林向得医生,科普文章仅提供科学专业科普参考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布了文章

小儿阑尾炎系列(四):小儿阑尾炎一定要手术吗?

前面和大家谈了小儿阑尾炎的一些表现和原因,那如果小孩子真得了阑尾炎,需要怎样治疗呢?我们都知道大人阑尾炎有时医生会建议手术有时医生会建议先点滴保守,可是小儿阑尾炎医生几乎都会建议直接手术,为什么呢?首先,小儿和成人在解剖上结构不同,小儿阑尾尤其是婴幼儿阑尾细长壁薄,容易梗阻穿孔,加上本身起覆盖包裹作用的大网膜比较短,发生阑尾炎后难以覆盖包裹局限病情,因此病情发展很快,发生穿孔时间短,容易变成重症阑尾炎,同时由于小儿全身抵抗力低,阑尾炎穿孔继发腹膜炎会迅速产生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威胁生命。其次,退一步讲,即使保守治疗成功,小儿阑尾炎容易反复发作造成肠粘连、盆腔炎,给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学习造成不利影响。经常是一到关键时刻(初考、中考等精神、身体高度紧张的时刻)就容易复发阑尾炎,严重影响孩子人生关键点的发挥。因此,对待小儿阑尾炎目前医学建议还是尽量一经明确诊断尽早手术,国内主张在阑尾炎发病72小时以内行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前耽误的时间越短,预后越好。而对于发病72小时以上的阑尾炎,由于周围浸润较重,此时组织充血、水肿、阑尾残端缝合困难,手术并发症多,也可考虑先保守治疗,待水肿期过后再行手术治疗,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若出现突破性病情进展(突然高热、腹痛加重等),应及时剖腹探查或行腹腔镜探查手术。PS:本文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医生团队原创科普文章,本文主笔林向得医生,科普文章仅提供科学专业科普参考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布了文章

小儿阑尾炎系列(三):哪个年龄的儿童更容易得阑尾炎呢?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外科性腹痛的首选病因,那是不是所有年龄段的小孩子都容易得阑尾炎呢,其实并不是!小儿阑尾炎好发于6-12岁的小朋友,5岁以下的孩子发病率明显减低,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与不同年龄段小儿阑尾解剖发育的差异相关:新生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阑尾短粗、阑尾根部呈漏斗状,基底部宽大有利于阑尾腔的引流,不容易形成梗阻,故阑尾炎发病率低。而学龄期儿童阑尾腔逐渐变细呈管状,粪石堵塞不易排出,因而容易发生阑尾。尤其是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刚刚跨入小学,家长照顾不到的地方多了,容易饮食不干净、暴饮暴食,更加容易导致阑尾炎。 知道了这个小秘密以后,家里有这个年龄段的家长可得更加小心了,如果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详见科普《小儿阑尾炎系列(二):小儿阑尾炎有哪些表现》),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另外,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即使是新生儿也有可能得阑尾炎,只是几率相对较低,所以家属们也不要忽视哦!PS:本文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医生团队原创科普文章,本文主笔林向得医生,科普文章仅提供科学专业科普参考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布了文章

小儿阑尾炎系列(二):小儿阑尾炎有哪些表现

“医生,我孩子肚子痛,你帮我看看是不是阑尾炎?”“医生,我孩子只是恶心呕吐,您诊断阑尾炎,会不会只是消化不好啊”确实,小儿阑尾炎虽然是小儿外科性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但是和成人阑尾炎比起来症状却复杂得多,因此误诊的几率也很高,那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讲讲小儿阑尾炎会有哪些表现呢? 1、最开始,有些孩子会有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厌食的胃肠道紊乱症状。2、然后,阑尾的炎症反应开始引起疼痛,早期疼痛位于肚脐周围。疼痛之后数小时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一开始并不严重,容易误以为是吃坏东西。3、逐渐的,炎症及梗阻使得阑尾腔内压力增加,水肿加重,淋巴、静脉的回流受阻,引起组织缺血、梗死和坏疽。细菌侵入阑尾壁内,人体开始抵抗疾病,此时腹痛加重,逐渐出现发热等炎症表现。4、再往后,当阑尾壁的炎症渗岀接触到腹膜时,阑尾引起的疼痛位置才终于卸下狡兔三窟的伪装,呈现出最典型的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有些阑尾比较皮,遮遮掩掩的位于盲肠后位或盆腔,即使炎症渗出了也不会接触到腹膜,也就不怎么痛。这种类型的阑尾炎往往家属更容易掉以轻心,直到阑尾破裂、阑尾内脓液和粪汁扩散到腹腔,孩子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才就诊。5、如果此时还没有引起重视和得到治疗,阑尾炎症进一步发展导致阑尾壁破坏穿孔,感染性的尾腔内容物溢出到腹腔,形成局限性脓肿形成或弥漫性腹膜炎(腹痛剧烈、腹壁紧张似板状),以及细菌释放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而发生高热(体温>38.5℃)。越小的孩子由于他们对病史的表达不准确以及因为疼痛查体不配合,所以阑尾的穿孔率更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简单地分,3岁以上的阑尾炎,表现为突发中上腹、脐周的疼痛,6-10小时后转至右下腹,多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精神及食欲差、活动少。查体中发现患儿行走慢,身体前屈,惧怕震动,有右下腹固定性压痛及肌紧张。而3岁以下小儿尚不具备主诉能力,当患儿有烦躁不安、哭闹,原因不明的发热、呕吐、拒食、精神萎靡,颠簸痛(即在轻拍或颠簸时疼痛更明显)表现,应想到阑尾的可能。因此,建议如有相关消化道症状表现,可找专业儿科及儿外科医生检查,避免误诊及延误病情!PS:本文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医生团队原创科普文章,本文主笔林向得医生,科普文章仅提供科学专业科普参考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布了文章

小儿阑尾炎系列(一):小儿阑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小儿阑尾炎系列(一):小儿阑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医生,你说我家孩子是阑尾炎,阑尾炎是怎么发生的啊,孩子明明也没有剧烈的跑跳啊,不是说刚吃完饭运动才会阑尾炎吗?”的确,在民间老人家会有种说法,刚吃完饭不能跑和跳,不然肠子会“搅在一起”。那么,阑尾炎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吗?其实小儿阑尾炎的发病另有隐情:小儿阑尾又细又长,阑尾腔狭窄、易扭曲,阑尾腔梗阻和病原菌感染是造成阑尾炎的主要原因。 1. 最常见的梗阻原因是阑尾粪石梗阻,孩子最近有便秘或者大便干结,蠕动过程中卡在阑尾根部造成梗阻。2. 小儿阑尾壁薄并有丰富的淋巴滤泡,阑尾淋巴滤泡的增生常常引起管腔梗阻。3. 孩子暴饮暴食,吃了太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的籽、黏糯煎炸垃圾食品等)都有可能引起阑尾管腔堵塞。4. 阑尾粘膜破损时,肠道固有细菌侵入阑尾壁引起急性炎症。5. 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阑尾壁形成急性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等)6. 阑尾周围器官的炎症累及阑尾导致阑尾炎。     PS:本文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医生团队原创科普文章,本文主笔林向得医生,科普文章仅提供科学专业科普参考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便秘巨结肠(三):小儿便秘的保守治疗措施(1)

长话短说,前面讲了很多小儿便秘的诊断和基础的保守治疗原则,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讲一下小儿便秘的保守治疗措施!因篇幅太长,故分段讲解,今天讲第一段,一般治疗措施也称为基础治疗措施!便秘的一般治疗也被称为基础治疗,是指所有便秘患儿都需要的治疗措施。在所有便秘患儿中,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手段,一般治疗都作为常规推荐的辅助治疗,也是其他治疗手段的前提和基础。(一)健康教育无论对患儿还是家长,健康教育在儿童便秘的治疗中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教育是治疗儿童便秘的第一步,对学龄期患儿故意憋便等不良习惯的纠正需要家长的持续配合。由于缺乏长期治疗的耐心及心理准备,往往在短期未达到治疗效果时就失去信心甚至中断治疗,从而加重了患儿的症状。因此在进行治疗前我们会向患儿及其父母做好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包括便秘的病理生理机制、长期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法等,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共同商讨制定治疗疾病的方法,从而提高便秘的整体疗效。同时注意要先观察记录宝宝便秘的情况及排便日记。建议手机设置排便情况记录本或手工记录本,具体记录的内容包括:排便时间及次数,大便形态是否干硬或粗大,排便是否用力,有无辅助排便措施干预(开塞露等),有无合并出血或堵塞马桶,有无口服益生菌或乳果糖等;(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除了健康教育,患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对改善便秘症状有着重要作用,包括建立健康的排便习惯、规律作息时间、增加体育锻炼等。排便习惯训练(defecationhabitpractice,DHP)是指科学地对小儿进行排便指导,强化训练其排便规律,以使形成正常的排便习惯。DHP为渐进性训练,一般从小儿一岁半时开始,强调“定时、饭后和排净”三大关键内容,反复实践,鼓励为主,必要时可辅助应用人工助排措施,协助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长期便秘的患儿常因排便疼痛而形成故意憋便的习惯,使粪便更加干硬、难以排出,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直肠扩张,加重便秘症状。对于这类患儿首先要软化粪便、消除排便疼痛,再对患儿进行教育,帮助其建立健康的排便习惯。(三)饮食调整患儿的饮食也需要个体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由于婴幼儿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饮食结构转换的频率较高,有些家长容易因过度追求高营养导致患儿消化道负担过重,这也是导致患儿出现功能性便秘的重要原因。其中液体摄入量不足可作为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婴幼儿时期适当增加液体和碳水化合物(例如梅子、梨、苹果汁中的山梨醇)的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改善便秘症状。(四)适量运动统计发现青少年便秘与运动量过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期不活动或卧床者容易发生便秘。因此增大运动量、增强腹肌及盆底肌肉的协调作用有助于排便。          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科普仅提供科学专业科普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小儿鞘膜积液系列(三):小儿鞘膜积液怎么治疗呢?

小儿鞘膜积液系列(三):小儿鞘膜积液怎么治疗呢?      首先,根据小儿鞘状突管的闭合情况和水掉下来的位置,一般又将鞘膜积液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如下图)           其次, 我们先了解下鞘膜积液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危害呢?睾丸之所以存放在阴囊而不是在腹腔内,主要是因为睾丸发育对温度比较敏感,正常睾丸发育适宜温度比体温低1-2°C,而对于鞘膜积液的患儿,因为液体包绕、压迫精索、睾丸,会影响睾丸血供,或者使睾丸所处环境温度升高,均不利于睾丸发育,严重者导致睾丸萎缩。      那该怎么治疗呢?      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治疗措施:      对于1周岁以内的患儿,因腹膜鞘状突管通道还有自行逐渐闭锁的可能,因此,对于1周岁以内的小朋友,鞘膜积液还有自行消退的机会。所以如果鞘膜积液体积不大、张力不高(摸上去软软的),可以先观察到1周岁;      对于1周岁以上的患儿,如果1周岁以后鞘膜积液还没消失,那自愈的可能性就很低了,或者已经消失又再出现,或者1周岁以后才出现鞘膜积液的,建议来找专业小儿外科医生看看,必要时手术治疗,特别是两周岁以后的,就真的不要再等了。      最后还要特别要注意一种情况就是如果鞘膜积液张力较高(摸上去硬硬的),因为其会压迫精索或睾丸,影响到睾丸的血液循环,严重的会导致睾丸萎缩,对于这种情况,手术时机就不受年龄限制了,越早越好。

发布了文章

小儿鞘膜积液系列(二):小儿鞘膜积液什么症状呢?

小儿鞘膜积液系列(二):小儿鞘膜积液什么症状呢?       首先,鞘膜积液和疝气的原理和症状相似,对于男孩子来说表现为两个阴囊大小不一样,对于女孩子来说是在腹股沟区的地方有个鼓起的包块;      那如何区别鞘膜积液和疝气呢?通过症状、体检,专业小儿外科医生都可以判断肿物是疝还是鞘膜积液,当然,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体检进行初步判断,如最常用的“透光试验”(见图:因为掉出来是水,通过灯管一照,可以看到是透明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婴儿的肠壁很薄,所以很多时候小婴儿的疝气“透光试验”也是和鞘膜积液一样哦,这种时候建议最好做个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

发布了文章

小儿鞘膜积液系列(一):什么是鞘膜积液呢?

小儿鞘膜积液系列(一):什么是鞘膜积液呢?       小儿鞘膜积液(男孩子叫睾丸积水,女孩子叫Nuck囊肿或圆韧带囊肿)和疝气的原理一样,也是一种先天性异常;        正常在腹部和腹股沟或者阴囊之间存在一个通道,称之为鞘状突管,一般会在孕期的的最后三个月关闭。如果腹膜鞘状突管这个通道先天闭合不全,形成与腹腔相通的通道, 就会使腹腔內的水顺着鞘状突管这个通道掉出来,从而在腹股沟区、阴囊或大阴唇上方形成一鼓起肿块,使两个阴囊看起来大小不一样,如果是女孩子就会在腹股沟区鼓个小包;       鞘膜积液和疝气的最简单的区别就是:鞘膜积液是水掉出来了,而疝气是腹腔内的肠管、大网膜、卵巢等掉出来了;

发布了文章

小儿疝气系列(七):小孩子疝气(腹股沟斜疝)手术后会复发吗?

小儿疝气系列(七):小孩子疝气(腹股沟斜疝)手术后会复发吗?       今天我们来关注下小孩子做完疝气后还会不会复发呢?    首先,小儿疝气有一定的复发率,文献报道复发率约0.3%-0.5%,复发原因和患儿本身营养状态、局部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手术医生技术均有关系。根据我们科室几年下来的统计,我们的复发率约0.05-0.1%。    其次,怎样尽量避免复发呢?建议患儿在疝气术后尽量多卧床休息,避免便秘、咳嗽及用力哭闹、剧烈活动等,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最后,如果复发了怎么办呢?疝气如果复发了,建议还是要尽早找专业医生就诊择期手术治疗,二次手术根据术中情况可能需要修补肌肉或术后适当佩戴疝气带预防复发。      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科普提供科学专业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小儿疝气系列(六):小孩子疝气(腹股沟斜疝)手术前需要注意什么?

小孩子疝气(腹股沟斜疝)手术前需要注意什么?   今天这个系列,我们来关注下小孩子做疝气微创手术前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手术前不能有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因为小儿疝气麻醉一般是骶管半身麻醉加静脉麻醉,虽然大部分都是自主呼吸,但是由于麻醉状态下无法自主咳痰,如果呼吸道分泌物都容易堵塞呼吸道,因此手术前尽量不要有呼吸道感染症状。   其次,小儿疝气手术术前尽量避免便秘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疝气是因为腹股沟管没闭合而导致腹腔内容物疝出,如果术前有便秘,反复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不仅容易增加疝气嵌顿的风险,术后也容易增加复发几率;   最后,如果早产儿或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建议尽量在纠正营养不良的前提下再行疝气手术,因为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肌肉薄弱,术后易复发!   此外,如果有些患儿本身有心脏畸形等等基础疾病,建议术前要详细和手术医生告知沟通。   因此,疝气手术虽然是个微创小手术,术前还是建议尽量和医生多沟通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哦! 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提供科学专业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小儿疝气系列(五):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手术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好还是开放手术好呢?

小儿疝气系列(五):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手术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好还是开放手术好呢?       前面我们讲了小儿疝气如果确诊了就尽早做个微创小手术就好了,虽然目前大多数专业小儿外科医生都是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但是还是有些医生会建议选择开放手术,因此有些家属就会疑惑,那到底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好呢还是开放手术好呢?    首先,对于专业的小儿外科医生来说,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在手术时间和切口美观方面区别并不大,因为不管腹腔镜手术还是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一般十几分钟,腹腔镜手术伤口几毫米,开放手术伤口一厘米多,外观上差别不大,但是呢,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因为对比开放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有以下几个优势:    1、腹腔镜手术是直视下操作,且在3-5倍放大视野下操作,不用解剖精索(睾丸供应血管)和输精管,不容易损伤精索和输精管;         2、腹腔镜手术下是直视下缝合,因此缝合位置更确切,复发率相对来说更低;        3、单侧疝气患儿术中可同时检查对侧是否存在病变,如存在对侧内环口未闭合,可同时一起治疗,避免了开刀术后对侧再发病的可能性;        4、如有其它明显腹部先天性外科畸形疾病(如脐肠索带等)可一并探查,一并处理。   因此,如果当地医院有条件(专业的小儿外科医生、熟练的小儿腹腔镜手术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建议尽量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图示:3-5倍视野直视下缝合,不易损伤血管和输精管,缝合位置更确切。  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科普致力于提供小儿外科方面科学专业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便秘巨结肠(三):小儿便秘什么情况下要考虑是不是巨结肠呢?

便秘巨结肠(三):小儿便秘什么情况下要考虑是不是巨结肠呢?    在前面我们讲了小孩子便秘的诊断标准和保守治疗方法,这篇我们讲一讲小儿便秘什么情况下就要考虑是不是巨结肠了。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disease),是无神经节细胞肠管(狭窄段)的蠕动功能障碍导致的功能性肠梗阻,在胃肠道先天性畸形中居第二位,发病率约为每5 000名成活新生儿中有l例,男女比例约为4:l。通俗点讲巨结肠就是结肠扩张肥厚,由正常大小扩张成巨大的结肠了,但真正病变的并不是扩张的结肠,而是扩张肠管下方的细小肠管也就是无神经节细胞肠管(见题图)。这段肠子因为缺少了神经节细胞,长期处于痉挛细小的状态,大便到了这里就很难通过而囤积在上方正常的肠管里,久而久之上方的肠管就扩张肥厚,变成了“巨结肠”了。       正常的小孩子出生后的排便频率随年龄而变化,取决于从母乳喂养到固体食物的改变。婴儿期母乳喂养期间,排便从6-7次/天到1次/7天,平均3次/天,均可认为是正常。6-12个月期间,平均排便次数低于2次/天,1-3岁期间平均排便次数为1.5次/天,3-12岁期间稳定在1次/天,青春期前无性别差别。一、新生儿如出现以下情况:1、胎便排出延迟:健康足月的孩子95%以上在生后48小时内会排空胎便,因此如胎便在出生后48小时后仍没有排出或排空,即大便还没从墨绿色转为黄色就要注意;2、对于早产儿来说,由于其本身因早产导致各器官系统仍未发育成熟,胃肠道神经系统也未发育不成熟,也会出现便秘及胎便48小时未排空的情况,对于早产纠正胎龄未足月的小孩子,如出现便秘可先扩肛、开塞露灌肠或清洁洗肠等保守治疗,很多会逐渐好转,如保守治疗未出现好转再进行巨结肠相应检查;二、婴幼儿及儿童如出现以下情况:1、婴幼儿出生后胎便排出正常,在婴幼儿期通过母乳喂养也可以维持较好的排便,但是在添加辅食后逐渐表现为严重的顽固性便秘。大多数HSCR患儿发病初期每周排便少于2次,往往3天以上才排比那,而且排便异常费力,大便排出特别困难,排便持续时间明显延长。2、在年长儿中,便秘症状逐渐加重,大便排出时间逐渐延迟,有的十天甚至半个月才排便一次。少数严重便秘患儿平时虽能不定期排少量稀便,但肠腔内已有巨大粪石梗阻,表现为充盈性大便失禁。 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科普致力于提供小儿外科方面科学专业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小儿疝气系列(四):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戴疝气带会好吗?

小儿疝气系列(四):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戴疝气带会好吗?上期文章我们分析了小儿疝气会不会自己痊愈,这期文章我们来谈谈常见的另外一个观点:小儿疝气可以戴疝气带吗?是不是戴一下疝气带就会好?  首先我们了解下疝气带的原理,佩戴疝气带治疗主要是通过外界压迫腹股沟区来压迫内环口,把开放的内环口压紧,从而达到减少或阻止疝内容物反复脱出的原理进行治疗。但是目前是不推荐使用,原因有三:1、婴幼儿固定疝带较为困难且痛苦,作用不确切,佩戴疝气带使婴幼儿反复哭闹的话反而更容易引起嵌顿;2、如果疝气带使用不当,压迫过紧将可能压迫到内环口处睾丸供应血管(精索)从而减少睾丸血供而影响睾丸发育;3、在患儿腹压增加时疝内容物可能从疝带下方脱出而嵌顿,也可因为压迫而使疝内容物与疝囊发生粘连。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佩戴疝气带来治疗小儿疝气。但是有些患儿因长期感冒咳嗽或全身状况不适合手术治疗而疝气又经常脱出嵌顿,这种情况下可以短时间佩戴疝气带,等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尽早手术;                  如图:开放的内环口下发同时也是睾丸供应血管(精索)走形区域,因此压迫内环口也可能压迫到睾丸血管引起睾丸萎缩! 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科普致力于提供小儿外科方面科学专业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小儿疝气系列(三):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怎么治疗呢?

                     小儿疝气系列(三):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怎么治疗呢?在门诊,疝气患儿家属最关心的就是小孩子得了疝气要怎么治疗呢?有的家属说吃吃中药就可以好了,有的说戴戴疝气带就好了,还有的说长大了自己就会自然好了,那到底小孩子有疝气要怎么治疗呢?其实,对于专业的小儿医生来说,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最好方法是诊断明确后尽早做个微创小手术。因为上面我们介绍了疝气的原理是腹股沟内环口没闭合,因此只是做个微创小手术缝合起来就好了。此外如果出现小儿疝气嵌顿的情况需立即到当地小儿外科医生就诊手法还纳,如果手法无法还纳则需立即手术治疗,因为嵌顿超过6小时很容易出现肠管或卵巢坏死。此外,疝气有没有可能自己好呢?因为没闭合腹股沟内环口外面有层肌肉叫腹外斜肌,确实有极个别孩子随着年龄增大肌肉比较强健慢慢肠子就不掉出来了,但是因为第一疝气肠管或卵巢掉出来随时有可能嵌顿坏死导致生命危险,且肠管或卵巢一直掉出来容易引起粘连长期腹痛;第二疝气微创手术创伤小时间短,专业医生十几分钟就做好了,因此建议疝气患儿一旦确诊尽早做个微创小手术就好了。如图:微创腹腔镜下缝合未闭合的内环口,一般手术十几分钟就好了!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科普致力于提供小儿外科方面科学专业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小儿疝气系列(二):得了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会有什么症状呢?

                         小儿疝气系列(二):得了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会有什么症状呢?小孩疝气,有时候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有时候是父母在孩子哭闹或运动时发现。在小孩用力、运动、咳嗽、哭闹或大便时,腹腔內容物被推进“疝气袋”內,即在腹股沟或阴囊处形成一突出肿块,当小孩躺下或不用力时,肿块又逐渐消失。 若是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即掉出来的内容物太多卡住了),內容物无法回到腹腔內,血液循环受阻,久之发生缺血坏死,此时小孩会腹痛、腹胀、哭闹不安,需紧急手术,否则可因內容物坏死,引起腹膜炎,败血症而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建议所有宝宝的家长注意关注下宝宝洗澡、运动或哭闹时双侧阴囊是不是不一样大,或者双侧腹股沟区(大腿和腹部交界处)有没有肿物凸起,尤其是小婴儿宝宝无故剧烈哭闹、呕吐或腹胀时更要注意!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科普致力于提供小儿外科方面科学专业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小儿疝气系列(一):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呢?

           小儿疝气系列(一):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呢?    作为一名小儿外科医生,平日在门诊或急诊里最经常遇到的小儿外科疾病之一就是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疝气),那么到底什么是小儿疝气呢?疝气专业名称叫腹股沟斜疝,顾名思义就是在腹股沟处(也就是大腿和肚子交界的地方)或阴囊(男孩)有肿块突出来。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先天性异常, 是由于腹股沟或睾丸附近有一称为腹膜鞘状突的构造先天闭合不全,形成与腹腔相通的“疝气袋”, 使得腹腔內之水、肠、网膜或卵巢、膀胱有机会掉入袋中,而在腹股沟区、阴囊或大阴唇上方形成一鼓起肿块, 俗称“疝气”、“小肠气”、“坠肠”等等; 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科普致力于提供小儿外科方面科学专业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发布了文章

便秘巨结肠(二):小孩子便秘了家长首先要做什么呢

便秘巨结肠(二):小孩子便秘了家长首先要做什么呢    上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了小孩子便秘的诊断标准(具体详见文章《小孩子怎样才算是便秘呢》),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聊聊家长如果发现自家宝宝便秘了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先观察记录宝宝便秘的情况及排便日记。建议手机设置排便情况记录本或手工记录本,具体记录的内容包括:排便时间及次数,大便形态是否干硬或粗大,排便是否用力,有无辅助排便措施干预(开塞露等),有无合并出血或堵塞马桶,有无口服益生菌或乳果糖等;其次,注意饮食调整包括饮食规律调整及饮食内容调整。饮食规律包括尽量定点进食(如三餐两点心),不随意吃零食,培养胃肠道进食“生物钟”;饮食内容调整包括:增加膳食纤维尤其是粗纤维的摄入(蔬菜、水果),膳食纤维本身不被吸收,纤维素具有吸水性,能吸收肠腔水分,增加粪便容量,刺激结肠蠕动,增强排便能力。国内目前尚无婴幼儿膳食纤维摄入量推荐标准,可以排出大便松散为参考标准。同时注意足量饮水:增加肠道内容积、降低粪便粘滞度,以经常排糊状及条状软便为宜;最后,训练排便习惯,建立排便“生物钟”:训练及建立每天定时排大便及排净习惯。建立直肠的排便反射,尤以早餐后为宜,一般在餐后30 ~ 60 min进行,每次5 ~ 10 min较适宜。也可选择晚饭后实行(时间更为充裕)。如排便困难初期可用开塞露20-40ml灌肠辅助排便,后坐在便盆上5-10分钟辅助通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此外,早期可于便后再使用开塞露20ml灌肠,能帮助验证小儿排便是否彻底也能促使小儿养成排便彻底的意识与习惯。如经过上述治疗1-2个月宝宝便秘仍无明显好转,建议到医院找儿童消化科及小儿肛肠外科就诊,排除病理因素,就诊时记得带上宝宝的排便日记。 PS:以上文章为厦门小儿外科黄国显大夫原创文章,黄大夫科普致力于提供小儿外科方面科学专业意见,如转载请知会并注明!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