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
吴世洪 副主任医师
2023-10-25
向TA提问

中性粒细胞低淋巴细胞高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低、淋巴细胞高通常提示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种类较多,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后会引起淋巴细胞升高,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下降。特殊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会引起淋巴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下降,同时伴随异型淋巴细胞升高,甚至血小板下降。 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升高时通常提示病毒感染,以对症处理为主,必要时使用抗病毒治疗。如果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降低,可以服用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下降时,可以服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

吴世洪 副主任医师
2023-06-06
向TA提问

saa高是细菌还是病毒

SAA与病毒感染的相关程度更高,SAA升高通常提示病毒感染存在,但也并不代表完全是由病毒感染导致。SAA是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简称,其升高多见于机体出现细菌、病毒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史。SAA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量很少,当机体受到病毒、细菌等抗原刺激后,肝脏会合成大量的SAA入血,当抗原清除后SAA又可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因此可作为反映机体感染和炎症控制程度的敏感指标。SAA是非常灵敏的参数,在炎症发生后5-6小时就开始升高,上升时间早于C反应蛋白,在病毒感染时上升更为显著,所以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更高,而且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特殊病毒感染和风湿性疾病时,SAA上升更为显著,如手足口病、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轮状病毒感染、疱疹性口炎、川崎病等。

为你推荐
更多健康号
  • 擅长:手足口病·支气管炎·疱疹性咽峡炎·普通感冒·流感·腺样体肥大·鼻炎·麻疹·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肺炎·感染·水痘·营卫不和证·咳嗽病·扁桃腺炎·性早熟·感冒·过敏性紫癜·登革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上呼吸道感染

    已有 485 人关注Ta
  • 擅长:EB病毒感染·支气管炎·小儿肺炎·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感染·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感染性发热·发热

    已有 713 人关注Ta
  • 擅长:手足口病·支气管炎·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急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消化道感染·小儿咳嗽·SARS的胃肠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已有 210 人关注Ta
  • 擅长:EB病毒感染·溺水·巨细胞病毒感染·过敏反应·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

    已有 40 人关注Ta
  • 擅长:EB病毒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唐氏综合征·脑炎·喉炎·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水痘·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窒息·扁桃体炎·结膜炎·新生儿黄疸·手足口病·尿路感染·小儿鼻炎·鼻窦炎·新生儿肺炎·咽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腮腺炎·过敏性紫癜·新生儿脐炎·早产儿·染色体异常·脑膜炎·心肌炎·麻疹·幼儿急疹·小儿肺炎·小儿胃肠炎·支原体感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猩红热·肠绞痛·脑瘫·吸入性肺炎·小儿湿疹·新生儿颅内出血·苯丙酮尿症

    已有 3 人关注Ta
  • 擅长:胰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小儿腹泻病·肝炎

    已有 3 人关注Ta
  • 擅长: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败血症

    已有 0 人关注Ta
  • 点击查看更多
2023-05-30
向TA提问

优生优育之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属于疱疹病毒群,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可以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 传染源:传染源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和其不显性感染者可长期或粪便、血液或乳汁中排出此病毒。 传播途径 先天性感染:即宫内感染,孕妇感染CMV后,通过胎盘将此病毒感染给胎儿,造成死胎、流产、早产及先天畸形或新生儿黄疸、溶血及肝功能损害。母亲感染CMV后可产生抗体,再次生育胎儿受感染的机会较少或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但不能完全阻止垂直传播的发生。 后天获得性感染:多数人在幼年或青年时期获得感染。 ① 垂直感染:巨细胞病毒可经生殖道或哺乳感染新生儿。 ② 接触传播:主要是接触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者的分泌物引起,唾液、尿液、宫颈分泌物、粪便、精液等均有病毒存在,通过接吻、尿液及性接触等感染。 ③ 医源性感染: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体外循环、和心脏手术等途径传播。 易感人

吴世洪 副主任医师
2022-07-21
向TA提问

小孩抗病毒的药物有哪些?

小孩抗病毒的药物有哪些? 小孩可以服用的抗病毒药物较多,例如西药中的利巴韦林、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等,还有部分中成药物,例如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一、西药: 1、利巴韦林:又称为病毒唑,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防治流感、肝炎、麻疹、腮腺炎、小儿腺病毒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2、更昔洛韦:主要用于免疫功能损伤所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小孩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时也可以使用; 3、阿昔洛韦:是合成的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于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对DNA病毒感染也具有防治作用; 4、奥司他韦:是针对甲型流感以及乙型流感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作用于机体的神经氨酸酶,可抑制成熟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传播,小孩患流感后多可应用奥司他韦进行治疗。 二、中成药物: 如经常使用的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以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四季抗病毒合剂

王汉久 主治医师
2022-04-10
+ 关注

宝宝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办?

1、什么是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CMV)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先天性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数是由于母亲携带巨细胞病毒,在妊娠期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感染,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出生后接触母亲或其他带病毒者感染,可分为三种类型:先天性感染、围产期感染、出生3个月后获得性感染;母亲或其他带病毒者可长期或间歇从唾液、泪液、宫颈分泌物、尿液、精液、粪便、血液或乳汁中排出此病毒,而成为传染源; 2、巨细胞病毒感染普遍吗? 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我国极为广泛,一般人群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率高达86%-96%,孕妇95%左右,婴幼儿期60%-80%,因此,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我国是一种极为广泛的感染性疾病; 3、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哪些临床表现: 巨细胞病毒是弱致病因子,对免疫功能正常个体并不具有明显致病性,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感染,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CMV或CMV再活化后,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脏器受累,最常见为间质性肺炎、肝炎、胃肠炎、视网膜炎等。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的临床表现和转归与个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4、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包括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巨细胞






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