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13天前
向TA提问

我院荣获“2021-2023年度(第十六届)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获此殊荣

  文明花开,捷报频传。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1-2023年度(第十六届)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文明单位”名单,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成功入选,这是医院自2019年以来,连续三届获得该殊荣。此前,医院已连续四届获得闵行区文明单位。▲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荣获“2021-2023年度(第十六届)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三度获得这一荣誉,既是对医院多年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科学规范、思想教育深入、文化建设有力、文明优质服务、业务水平领先、履行社会责任的肯定,更是对每一位蓝十字人坚守初心、砥砺奋进的褒奖,为医院谋篇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医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相关创建管理规定和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弘扬宣传先进典型,推进卫生健康文化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

14天前
向TA提问

交流促提升携手共前行︱上海市护理学会非公专委会学术活动在我院顺利召开

  11月15日,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非公医疗机构护理专委会第四季度第二次学术活动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顺利举办。专委会副主委刘玮琳、专委会委员及医院护理骨干共计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医院神经内六科护士长胡燕华作“脑卒中危重患者气道集束化管理”主题授课。专委会秘书、医院特殊科室片区总护士长许洁主持活动。▲ 专委会秘书、医院特殊科室片区总护士长许洁主持活动  会上,专委会副主委刘玮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向与会的各位委员和护理同仁表示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此次主题交流活动寄予美好期待,希望通过活动,大家能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最后,她预祝本次学术活动圆满成功。▲ 专委会副主委刘玮琳开场致辞  随后,医院神经内六科护士长胡燕华就“脑卒中危重患者气道集束化管理”主题进行了分享。对脑卒中危重患者而言,人工气道的建立对于挽救他们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维持患者呼吸功能、保证气道通畅、便于痰液引流和机械通气,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康复创造良好条件的关键手段。因此,人工气道管理被认为是守护患者生命通道的重要环节。▲ 胡燕华护士长授课分享  胡燕华护士长

为你推荐
更多健康号
  • 擅长:脑卒中·帕金森氏病·椎管内肿瘤·高血压脑出血·颈动脉狭窄·颅脑外伤·面肌痉挛·重型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癫痫·胶质母细胞瘤·颅内肿瘤·颅脑肿瘤·三叉神经痛·脑积水·帕金森

    已有 14 人关注Ta
  • 擅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中风病·面瘫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偏瘫·中风·颈椎病·带状疱疹·失眠·腰椎病·更年期综合征·面瘫·腰痛·颈椎间盘突出症

    已有 24 人关注Ta
  • 擅长:脑梗死·脑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颈椎病·腰腿疼·脊髓损伤后遗症

    已有 27 人关注Ta
  • 擅长:卒中·高血压

    已有 5 人关注Ta
  • 擅长:脑卒中·感冒·流感·失眠·肿瘤·癌症

    已有 4 人关注Ta
  • 擅长:脑梗塞·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出血

    已有 37 人关注Ta
王作伟 主任医师
14天前
向TA提问

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脚底有踩棉花感,是颈椎病还是脑卒中?

  之前,为大家讲过有一类颈椎病会引起下肢走路脚底踩棉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就是感觉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脚好像踩在软绵绵的东西上,吃不上力。那有的朋友就有疑问了,“我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就是颈椎病?听别人说脑卒中也会出现这种症状,怎么区分呢?”下面,我们就请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为大家讲讲。    冬季确实需要好好鉴别这两种情况!  冬季是很多脑血管疾病多发的季节,如果患者出现了脑卒中,需要第一时间赶往医院,若没有及时救治还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这种疾病的致残率也很高。而颈椎病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急,但是能引起下肢问题的这种也是颈椎病中最危险的一种,需要尽快就医治疗。  出现脚踩棉花感,如何区分是颈椎问题,还是脑血管问题?  其实鉴别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第一,您可以看看自己是两条腿无力还是一条腿无力?如果您是两条腿都无力,都有脚踩棉花感往往就是颈椎的问题。但如果您是半边身子都出现了这种无力,比如说一侧的手和胳膊,同侧的一只腿都是无力,这种往往是颅脑里面出了问题,看看是不是得脑血栓、脑缺血了。    第二,看看您颈椎以上有没有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对着镜子呲牙伸舌头,看你的嘴角是不是歪向一侧。

25天前
向TA提问

喜报!我院荣获闵行区七宝镇“光彩公益之星”荣誉称号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商会召开“汇聚创新质 共筑‘七’商梦”暨七宝镇商会二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闵行区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柳永红,七宝镇镇党委副书记沈佳梅,副镇长孙雷以及七宝镇商会会员代表20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  会上,表彰了2024年度光彩事业先进会员单位,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等8家会员单位荣获“光彩公益之星”荣誉称号。▲  院办姚卿主任(左四)代表医院上台领奖  与光同行,为爱添彩!光彩事业惠及当前、功在千秋,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实践形式。近年来,七宝镇商会持续加大光彩事业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引导企业家投身光彩事业,树立企业家典范,自觉参与公益事业,汇聚更大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光彩事业高质量发展。▲  “光彩公益之星”荣誉奖杯  作为商会重要会员单位,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在致力于创建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脑科医院的同时,始终秉持“服务患者、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理念,用行动践行使命,以奉献诠释担当。  自建院以来,医院不遗余力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建工作为引领

2024-12-25
向TA提问

喜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在第二届“护你健康”护理科普比赛中荣获多项殊荣

  12月6日,以“科学、人文、创新、规范、协作”为主题的第六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上海市护理学会主办,上海26家医院共同承办,上海市护理学会37个专委会共同参与,并获得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华东地区各省护理学会的大力支持。共有来自国内外近4000名护理人员注册了本届大会。大会向与会者呈现225场专题报告、343篇会议论文交流、1108篇壁报展出、60余件护理创新项目展示。  大会期间,同期举办了第六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创新发明展示与交流活动和第二届“护你健康”护理科普比赛展示与交流活动,深度挖掘护理工作在健康科普教育领域的巨大潜能与独特价值,为广大护理人员搭建优秀护理科普作品的交流与展示平台。▲ 大会现场  经过激烈角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精心选送的参赛作品《抽血后的按压,您做对了吗?》(作者:李兰馨)荣获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二届“护你健康”护理科普比赛真人讲解类(含脱口秀)三等奖。▲ 李兰馨的参赛作品获得三等奖  另一组参赛作品《“针”的不一样》(作者:钱世平、张汝新)荣获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二届“护你

2024-11-18
向TA提问

融汇学术交流助推学科发展︱2024年蓝十字大讲堂第十三期顺利开讲

  11月14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2024年第十三期蓝十字大讲堂顺利开讲。本次大讲堂活动特邀联合基因首席医学博士谢仕猛介绍“临床精准用药与基因检测”。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樊虎则以“危重患者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医护配合”为主题作精彩讲解。   潘耀良副院长、周克祥副院长、吴启航副总经理出席讲座,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医护骨干近百人在线上线下踊跃参与。本次大讲堂由潘耀良副院长主持。   联合基因是一家业界知名的基因技术企业集团,首席医学博士谢仕猛针对脑科医院患者的病情特点,从脑卒中防控形势、个体化用药背景、精准用药基因检测三大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床精准用药与基因检测。 ▲ 谢仕猛博士正在讲课   谢仕猛博士表示,脑卒中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的“五高”特点,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则是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   精准医疗是基于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个体化差异的用于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新兴的医疗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检测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防控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高血压为例,研究表明高

2024-11-15
向TA提问

联合国糖尿病日︱血糖控制不好,中风风险易增加,做好这几点可预防

  每年的11月14日,我们都会迎来一个特殊的健康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它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于1991年共同发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导致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受到严重损害。2021年,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超过400万,患病总人数超过1.17亿,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从糖尿病类型来看,2型糖尿病是我国糖尿病的主要负担。   上海卒中学会神经康复分会委员、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7A神经内三科张静波主任表示,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脑卒中就是其中之一,俗称“中风”,也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 张静波主任在作学术报告   血糖控制不好,中风风险增加   中风具体分为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血糖管不好,大脑很受伤。糖尿病是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脑卒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卒中则是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高血糖会增加卒中的发生风险,一项对102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

2024-11-08
向TA提问

席刚明教授: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治疗策略

  颈动脉是一个血液流向大脑的通道,对大脑正常功能的维护有着重要意义。因各种原因造成该通道内部管径变小时,就被称作颈动脉狭窄。在引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颈动脉狭窄最不容忽视。临床统计显示,60%以上的缺血性卒中由颈动脉狭窄造成,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颈动脉狭窄——导致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出现狭窄的几率会越来越高,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吸烟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约占90%以上。其他的疾病,如夹层动脉瘤、纤维肌发育不良、动脉炎等也可以导致颈动脉狭窄。目前,中国有1/3的成人存在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在70~89岁人群之中,存在颈动脉斑块的人更是高达63%。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学术副院长、4A脑血管病一科主任席刚明教授介绍,颈动脉狭窄患者在早期大多无症状,偶尔有突然出现的头晕、头痛、四肢麻木,一过性的黑懵等。后期可有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症状:记忆力减退、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昏迷等。根据有无临床表现可分为无症状性和有症状性: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既往6个月内无短暂

2024-11-01
向TA提问

传递健康关爱共筑卒中防线︱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举办“世界卒中日”公益活动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主题是“体医融合,战胜卒中”。为深入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守护群众健康,10月29日上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举办了世界脑卒中日科普讲座及公益检查活动,周边70余位社区居民参与。   健康有道,科普先行   10F综合内科主任许培培围绕“脑卒中的预防”主题,从脑卒中的概念、常见症状、危险因素、急救与溶栓取栓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居民讲解脑卒中知识。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的“五高”特点,但仍然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讲座中,许主任亲和力十足,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和及时答疑,促进居民朋友们对脑卒中的深刻认识,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脑卒中日常预防的有效措施和发生后的治疗方式。   ▲ 许培培主任讲解脑卒中预防   许主任强调,大家要重视脑卒中的预防,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医疗手段来有效预防和控制卒中,警惕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卒中危险因素,增强体育锻炼活动,定期进行体检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雷宇 主治医师
2024-10-30
向TA提问

写作文能预防痴呆?

【科普深度】入门级核心阅读 【关键词】失语症;健康科普;失语;写作 写作文,那不是小孩子的事情吗?相信很多朋友会说,小时候是为了考试才写作文,我都四五十岁了还写什么作文?如果我跟你说,写作文能预防痴呆,你还会内心抵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一生坚持写日记的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降低53%,是不是有点惊讶。 写作是语言功能的重要一环,也是脑卒中后经常受损的功能。我遇到过一个患者朋友,她是一名园丁,就是因为写板书的时候被学生们发现字越写越小,才去检查发现脑梗死。那么写作为什么能够预防认知障碍呢? 首先,写作是一种全脑锻炼的过程。写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回忆和组织语言,这个过程中大脑的多个区域得到激活,比如视觉性语言中枢、书写性言语中枢。此外,因为我们需要手指协调动作来书写或是打字,所以运动皮层也在活跃。通过不断刺激和锻炼大脑,写作帮助保持大脑的敏捷性,增强认知功能,能有效延缓认知衰退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在年老时仍有读写习惯的人,其记忆衰退的概率比仅仅从事普通思维训练的人减少32%。 其次,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强化记忆。当我们将想法写下来时,其实是在帮助大脑

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