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5万39

郭明

乌镇互联网医院

抑郁、焦虑、失眠、神经衰弱、强迫症、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抑郁症
焦虑症


















发布了文章

轻性精神心理疾病主观症状不一定轻微

很多罹患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往往会有以下的一些疑问,如:我所患的这种心理精神疾病是否严重?会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现在主观感觉非常难受,是不是我患的疾病很严重啊?这里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哪些疾病属于轻微的精神心理疾病,哪些属于严重的疾病?是不是所患的精神心理疾病不严重,就意味着症状不严重,可以不用太在意?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哪些疾病属于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为什么不先向大家介绍哪些精神心理疾病是轻微的呢?因为精神心理疾病虽多,但其实大部分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都是轻微的,仅有几种疾病是属于严重的。患友们只要知道自己所患疾病不是属于这几种严重的,那么就是属于轻微的疾病范畴了。哪些精神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呢?通常只有两种疾病是严重的,即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其实还有一种叫作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也是属于严重的,但是这种疾病患者相对比较少见)。其它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失眠症、疑病症、多动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都是轻微的精神心理疾病。 其次,病友们要纠正一个常见的错误观点,就是大家普遍认为轻性精神心理疾病主观感受到的症状一定就轻微。这是错误的观点。轻性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主观症状感受不一定轻微。实际上,患者个体的主观感受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直接的关联。甚至,在一些常见精神和心理卫生疾病中,患者个体的主观感受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往往成反比关系。就是说,如果某位患者主观感受特别痛苦,但是他所患的疾病往往是轻微的。而某个患者主观上并没有特别难受痛苦的症状,但是他所患的疾病往往又是严重的疾病。例如,焦虑症患者的主观感受特别难受,他常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感觉心慌、胸闷、呼吸不顺畅,似乎有严重的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似的,为此心神不宁、寝食难安,严重的甚至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崩溃了。但是这种主观上的明显不舒适感却并不意味着他所患的疾病是严重的疾病。因为焦虑症患者的精神活动受焦虑情绪的影响不大,他们能够非常清晰的辨认自己所处的环境,能够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理解力、思维的逻辑性都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能和他人正常地交流沟通,可以处理相对复杂的事物,对自己从事的活动具有准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这个角度上讲,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虽然受到了影响,但是往往并不严重。所以,焦虑症患者所患疾病是属于轻微的疾病范畴。 我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患者自己主观感受症状的轻微与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无直接关系。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晕车的体验。晕过车的朋友都有体会,晕车的时候头晕眼花,天旋地转,恶心,走路不稳,感觉特别难受。但是晕车是严重的疾病吗?显然不是。大家都知道晕车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的。所以晕车的人都不会担心晕车的后果。因此,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病友们,请尽可能的放心,你们自己主观感受到的非常不舒服的感觉,都不会导致严重后果的。你们所患的疾病是属于轻性的精神心理疾病,也不会发展为严重的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最后,还要纠正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就是很多病友认为,既然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失眠症不是严重的疾病,那么就可以不用理会了、不用在意了,甚至不用治疗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虽然焦虑症、恐惧症等等轻性精神疾病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这些疾病会导致许多患者产生比较明显的主观上不舒服的体验,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焦虑情绪比较明显的患者,他们的主观痛苦体验甚至比一些癌症患者的主观痛苦体验还要强烈许多,这些痛苦体验明显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轻性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也应该积极治疗。另外,从医学的角度上讲,患病之后尽早开始治疗,疗效也会更好一些。

发布了文章

转一篇非常实用的(地震)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在灾难发生之后,您可能会经历家园的丧失,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的伤害。幸存者常常会因灾难在未来数周内产生以下的一些身心反应,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多数反应可能的是人类对于非正常的灾难的正常反应,大多数人在灾难过去数月之内这些反应都会自己缓解,这期间恰当的处理和援助是必须的。 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由于当事人突然遭受严重的灾难、重大生活事件的伤害或过度强烈的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超出自己的生活条件、知识和经验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至于陷入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躯体症状和行为障碍。 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群体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境。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本质是对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和情感资源的一次再调动与资源再整合。以解决常规方法不能够很好解决的各种心理应激性伤害。从存在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对生命意义的再一次深度探索和经历。 心理危机的特征:(1)通常具有自限性,如果危机之后获得恰当支持,多于1~6周内消失。(2)在危机期,多数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干预,同时也容易再次经历心理伤害。(3)预后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适应能力、积极主动性以及他人的合适帮助或干预。(4)危机期,如果当事人反复经历挫折和失落,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将会消极利用甚至破坏支持性资源,产生严重的健康危害或社会损害。 危机之后的常见精神卫生问题:(1)急性应激障碍:痛苦事件当时或之后产生的强烈反应,持续至少2天但是不超过4周。(2)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应激事件后产生的强烈的、迁延的、有时是延迟的异常反应,反应持续超过1月。(3)分离障碍,抑郁症等。(4)酒精等物质滥用。(5)自伤与自杀。(6)攻击与暴力行为。 常见的心理危机表现【认知】最惊心的画面历历在目,某种刺激的画面、声音或气味等挥之不去、注意力不集中、神智恍惚,言语混乱、语无伦次,记忆力下降,健康的信念被挑战或摧毁,不由自主的念头:比如“都是我害了他”、“如果我更努力,也许她会不会离开或可以得救”、“迟早也会死,还不如早点死”、“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等等……。【情绪】惊吓害怕、悲恸难舍、担忧不安、孤单无依、脆弱无助、怨叹感慨、麻木疏离、难以接受、内疚(罪恶感)、羞愧、容易紧张或大发脾气、犹豫不决等等……。(1)恐惧和担心   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2)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觉得世界末日到来或一切转眼成空。(3)悲伤   这是最常见的感觉和情绪,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抒解。   少数人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4)内疚感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能够避免亲人的死亡(5)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不理解理解自己的痛苦。(6)失望和思念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一种爱的失落感。   对死亡亲人的怀念常有如针扎心般的感受。【行为】流泪、自责、指责别人、怨天尤人、拼命做事、一直往外跑、不想讲话或拼命想找人讲话、离群独居或特别想找人陪、借酒浇愁、抽烟、吃安眠药、发呆……。【生理】疲乏(全身无力)、吃不下、睡不好或一直睡、做恶梦、头痛、胃不舒服、恶心呕吐、拉肚子、便秘、胸闷(像压着大石头)、喘不过来、起鸡皮疙瘩、全身紧绷、容易被电话或警笛声惊吓等等……。 危机干预的目标:(1)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协助当事人渡过现有的混乱状态,降低危机反应的影响程度。(2)减少或避免当事人心理疾病的产生,避免由于危机引发的伤害行为,提高当事人及背景团体应对危机的能力。(3)增加当事人成长的可能性,使其学到新的应变技巧,增加生活选择,拓展人生观。 心理危机的干预原则:(1)生命第一原则。发现危机情况,应以人为本,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身安全。(2)亲属参与原则。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亲属或单位。(3)多元参与分工协作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各自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分工组织化。(4)危机监护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干预对象进行监护,并对危机干预措施及时反馈总结。(5)尊重保密原则。有关工作人员不得将信息扩散给与事件无关人员,以避免当事人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时产生心理障碍。(6)政府或单位组织领导原则。个体和团体的危机干预要保持与文化背景系统的和谐,必须服从并依靠领导组织安排。 危机干预六步法:(1)明确问题。从当事人角度确定心理危机问题。(2)保证当事人安全。把当事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3)与当事人进行积极沟通与交流,无条件地接纳当事人。(4)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创造性策略。大多数当事人会认为自己已经尝试了所有办法,咨询师要帮助当事人探索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和途径,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采用各种积极应当事人式,使用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最终确定能够现实解决其困境的合理选择。(5)制定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与当事人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以克服其情绪失衡状态。(6)获得承诺。回顾有关计划和行动方案,并从当事人那里得到诚实、直接的承诺,以便当事人能够坚持实施为其制定的危机干预方案。 心理危机时,心理必然经历的三阶段:任何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危机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否认、不相信、怀疑,甚至麻木;第二阶段是完全反应,感到焦虑、紧张、痛苦、激动或愤怒,也可能会产生罪恶感、内疚、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是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需要考虑为病态。 应激后出现的负面观念将导致信任危机、控制危机、安全危机、决策危机等。比如:应激前,认为这个世界是公正的,善有善报,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应激后,对别人或社会的信任度降低;应激前,认为这些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应激后认为灾难随时可以发生;应激前,认为世界是很有序的,应激后认为对未来无法预测或决策。 应激后积极观念的出现,产生更大的信任、更大的安全、更强有力的支持和归属感、更自信等。比如:发现人间温情处处在,发现自己具有以前没有发现的解决重大困难的能力,发现组织和团体的凝聚力和支持,发现并清楚自己更大的人性需要或存在意义。面对处于危机的当事人,以下为不够恰当的话语或行为表达:1.说不准哭;或阻止哭。2.说时间会冲淡一切;或随后努力回避提及创伤事件。3.说难过没有用,经历的痛苦已经过去了。4.说有人比你更难受。否定别人的痛苦。5.说像什么话,这样很丢人。极力维护脸面。6.说你总还有……,比别人好很多。7.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8.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9.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10.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11.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12.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13.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14.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15.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16.推荐饮用刺激性饮料(如:酒、咖啡)。17.与当事人争论,或企图改变当事人的想法。18.不注重当事人的隐私权,只满足自己的好奇心。19.阻止当事人重复述说灾难情况。20.回避当事人的痛苦与困难,怕麻烦,只想当事人说轻松的。21.不提供药物或不就医(应让医师诊断、开处方)。 面对处于危机的当事人,需要做的事:1.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2.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3.这不是你的错。 4.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5.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6.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7.你现在的反应是珍藏的,你不会发疯的。 8.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9.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10.舒缓当事人的罪恶感与自责的想法。11.征求当事人许可之后,才可以开始陪伴。12.让当事人主动表述,耐心聆听,支持当事人。13.多听少说,不轻易判断当事人言行的是与非。14.给与真诚实际的关怀,不要流于表面。15.陪伴流泪也无妨。16.适度地以躯体语言表示关怀(如:拥抱、拍肩等)。17.适度地表达自己感受到的哀伤情绪。18.协助当事人放松(倒杯水、散步、简单运动等)。19.鼓励当事人多休息与睡眠。20.配合当事人的信仰,接纳当事人祷告或诵经。21.与当事人共同做积极的康复工作,让当事人的价值重新体现。22.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一同分担悲痛。23.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24.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25.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担痛苦。26.必要时推荐专业协助。 危机干预评估(Rick A. Myer)。分别从1-10对以下三项给与评分,并将三项评分求和。 程度 无损害 1 轻微损害 2      3 轻度损害 4      5 中等损害 6       7 显著损害  8       9 严重损害 10 情   感 情感状态稳定,对日常活动情感表达适当。 对环境的情感反应适当,对环境的变化只有短暂的负性情感流露,不强烈,当事人完全能够控制情绪。 对环境的情感反应适当,但对环境变化有较长时间的负性情感流露,当事人能够意识到需要自我控制情绪。 情感反应与环境脱节,常表现出负性情感,对环境变化有较强烈的情感波动。情感状态虽然稳定,但需要努力才能控制情绪。 负性情感体验明显超出环境的影响。情感与环境明显不协调。心情波动明显。当事人意识到负性情绪,但不能控制。 完全失控或极度悲伤。   程度 无损害 1 轻微损害 2      3 轻度损害 4      5 中等损害 6       7 显著损害  8       9 严重损害 10 认   知 注意力集中,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正常。当事人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实际情况相符。 思维集中在危机事件上,但思想能受意志控制。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轻微受损,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基本与现实相符。 注意力偶尔不集中,感到对危机事件难以克制地的反复思考。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降低。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在某些方面有偏差。 注意力时常不能集中,较多考虑危机事件而难以自拔。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因为强迫性思维、自我怀疑而受到影响。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可以有明显的不同。 沉湎于对危机事件的反复思考,因为强迫性思维、自我怀疑和犹豫而明显影响当事人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有实质性的差异。 除了危机事件外,不能集中精力。因为受强迫思维、自我怀疑和犹豫的影响,丧失了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有明显差异,从而明显影响其正常的生活。   程度 无损害 1 轻微损害 2      3 轻度损害 4      5 中等损害 6       7 显著损害  8       9 严重损害 10 行   为 对危机事件应对行为恰当,能保持必要的日常功能。 偶尔有不恰当的应对行为,能保持必要的日常功能,但需努力。 偶尔出现不恰当的应对行为,有时有日常功能的减退,表现为效率降低。 有不恰当的应对行为且做事没有效率。需付出很大的精力才能维持日常功能。 当事人的应对行为明显超出危机事件的反应,日常功能明显受到影响。 行为异常出乎预料,并且对自己或他人有伤害的危险。  评估标准: 3~12分采用“非指导性干预”,给与社会家庭支持;13~22分采用“合作型干预”,接受心理咨询;22分以上采用“指导性干预”,需要专业心理机构或精神卫生医疗。

发布了文章

高考前的自我心理调适2

3、积极的自我暗示: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同学基础扎实根底深;有的同学思维灵活敏捷,创新思维、理解能力强;有的同学阅读面广心理素质好;而有的同学英语较好,但是数理化成绩较差。许多考生在高考前出现不良的情绪就是因为过度担心自己的缺点,甚至放大自己的缺点而忽视自己的优势所致。广大的考生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所有的优势和缺陷。因此在高考前夕,考生应多多回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避免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过多责备。要经常自我鼓励,可以在心里默念“我行的,没问题的”;或“我平时认真学习,扎扎实实的做好了考前的准备,根本没有必要担心”。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4、适当回避:考试前一段时间要避开可以引起痛苦回忆的人或事情,回避无法解决的困难。尽可能不要回忆以前在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也不要去想象高考失败导致的不良后果。在考生遇到难题无法解决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暂时回避以避免产生心理问题。高考期间家长也不要去询问孩子有关学习和考试的事情,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同学进行比较,避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另外要注意的是,考生在每一门考试结束后不要和其他同学相互对题,不要与同学讨论试题答得对还是错。如果有同学主动跟你讨论,应当婉言谢绝,这样对稳定双方的情绪都有好处。       5、改变不良认知:不可否认高考非常重要,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但考生应当恰当的认识高考和成功之间的关系。要知道,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获得成功,并非只有高考这一个途径。现在我们了解或熟悉的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当中有很多并没有大学文凭,但是他们却拥有独特的意志品质,通过自己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而获得了成功。因此,不要将高考成败看做是人生成功的唯一途径,可以将高考看成是平时普通的测试,是对自己平时学习效果的正常检验,这样就能较好的平衡自己的心态,不至于对高考成绩患得患失,反而有利于自己的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      最后还要注意保持生活作息时间的规律。大家应该都知道,高考前保证充足睡眠,养精蓄锐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和以前一样,以牺牲睡眠时间熬夜去应对高考一定是得不偿失的。但也不能完全放松自己,为了保证充足的经历完全停止复习功课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反而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出现心慌、紧张、失落、不知所措的情况。因此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减少学习时间,增加休息时间,既有助于缓解学习疲劳感,也可提高学习效率,在高考中也能较好的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