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

张振国 住院医师
2023-09-19
向TA提问

中医药消除大肠息肉

中医院消除大肠息肉:健脾益气、化积,     中医药消除治疗大肠息肉,健脾固护正气,采用炙黄芪、党参、炒白术健脾益气,使脾升胃降,气、血、津、精、液输布正常,以达“养正积自消”。     化积除坚多选用:醋莪术、丹参、山慈菇、藤梨根、凤尾草等,化痰祛瘀、清热解毒。 醋莪术、丹参活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 《金匮》:“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山慈菇、藤梨根、凤尾草能清除积块中的郁热,兼有散结功效,且入大肠经,能引药直达病灶

吴世洪 副主任医师
2023-04-19
向TA提问

结肠管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什么意思

结肠管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指大肠的结肠段腺体出现了非恶性的增生,其实是一种大肠息肉。结肠管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以分为结肠管状腺瘤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两部分来解读,前者描述病变部位,后者描述病变性质。 结肠管状腺瘤又称腺瘤肉、息肉状腺瘤,发生于结肠,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发生腺体增生,腺瘤外观呈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呈暗红色,多有蒂。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一种癌前病变,属于轻、中度的非典型增生,提示疾病可能朝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该病变的常见症状为排便习惯的改变,出现腹泻或便秘,也可引起间歇性出血。 治疗上,对于低微腺瘤(1-2个小息肉),可以每5年复查肠镜,中危腺瘤(2-10个小息肉),则每3年要复查肠镜,高危腺瘤(大于10个小息肉或大的无蒂息肉)每2-6个月就要复查肠镜。对于腺瘤无蒂息肉,可行电灼切除,对于广基腺瘤,比如腺瘤直径大于1.5cm,位于直肠下段,可行局部切除。

傅传刚 主任医师
2022-12-14
向TA提问

警惕—良*息肉到可怕的癌,仅一步之遥!

简要病史                                                                                                    2022.10 张** 男 65岁 2个月前,因社区免费体检,去当地医院做胃肠镜检查,肠镜检查示“结肠环周LST,结肠多发息肉(距肛缘13-18cm见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提示:管状绒毛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平时不看医生的张**也不太懂报告内容,以为息肉没啥关系,不当一回事,检查完后

李胜兵 主治医师
2022-04-18
向TA提问

大肠息肉的常识

1.统计表明8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 息肉演变而来的,约为5~15年。 2.大肠息肉的发生原因还没有确定,与个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40岁以上)、饮食习惯(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有关。 3.多数大肠息肉患者起病时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 4.40岁以上至少每五年体检一次肠镜,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傅传刚 主任医师
2022-02-21
向TA提问

傅传刚教授解析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目前,经肠镜行息肉摘除术是一项治疗结肠息肉、预防息肉癌变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消化道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根据息肉大小的不同、摘除方法的不同、以及息肉位置的不同(结肠壁很薄容易穿孔),息肉摘除术后可能发生穿孔、出血等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比较大的息肉,术后可能出现迟发性穿孔出血,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息肉摘除术后,每一名患者都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大肠息肉是大肠粘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通常在没有明确病理性质之前,我们把它统称为“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包括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而根据大肠息肉的形态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隆起型:最常见的大肠息肉,如“乳头”或“半球”形状突出大肠表面。 侧向生长型:也有一些大肠息肉呈片状,可以看到像“地毯”一样铺在肠腔表面,称为“侧向生长型”。 平坦型:还有部分息肉因隆起不明显称为“平坦型”,这一类息肉不易发现,容易漏诊,需要通过肠镜下特殊  的染色才能发现其存在。 图片描述 而根据息肉有无蒂,又可以分为有蒂息肉、亚蒂息肉和无蒂息肉。 图片描述 大肠

张虎 主治医师
2021-08-09
向TA提问

我没有不舒服需要做肠镜吗?

我没有不舒服需要做肠镜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为什么?(1)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2)一般是大肠癌最常见的途径,约95%的大肠癌是通过“腺瘤-腺癌”途径演变而来,其中大肠息肉是罪魁祸首,而大肠息肉转变为大肠癌一般需要5到15年的时间;(3)最可怕的是大肠息肉生长过程很隐蔽,没有任何症状。即使有些息肉发展到大肠癌,早期大肠癌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我国最新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0》指出:(1)从40岁开始建议每5-10年做一次肠镜检查;(2)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增加检查肠镜的次数。高危人群特别是:(1)年龄大于40岁;(2)有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长期缺乏运动,高脂肪和高盐饮食者;长期抽烟、喝酒的人群;(3)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以及炎症性肠病、家族息肉病家族史;(4)有胆囊切除、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的人群;(5)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

沈骏 主任医师
2021-06-15
向TA提问

大肠息肉人人必须了解的9条常识!

1.什么是大肠息肉大肠息肉,就是大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是长在肠黏膜表面的肉疙瘩。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可以是单个、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几千个密布在肠黏膜上,后者就是大肠息肉病,癌变率奇高。2.大肠息肉有没有症状大多数大肠息肉没有任何症状!少数患者会发生便血,而大肠息肉很多患者也可能会发生腹泻、黏液便、腹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无特异性,因此要确诊大肠息肉主要依赖结肠镜等检查,多数患者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做结肠镜时才被发现。因大肠息肉没有症状,而国内又大肠癌高发,因此,目前主张50岁以上人群不管你有无症状都要做一次肠镜检查!3.大肠息肉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超重、肥胖者患大肠息肉的风险更高。2)高血脂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高脂血症可影响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作用更为明显。3)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上述三种疾病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而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导致易患大肠息肉的原因。4)胆系疾病,如胆囊、胆道的结石、炎症是大肠息肉的危险因素。5)经常饮酒者易患大肠息肉。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诱导DNA甲基化,

彭军良 主任医师
2021-05-29
向TA提问

【科普时间】世界肠道健康日~​大肠息肉切除后,别忘了定期肠镜复查!

本文《【科普时间】世界肠道健康日~大肠息肉切除后,别忘了定期肠镜复查!》作者:叶玲名中医工作室,来源于《肛肠科叶玲大夫团队》2021-05-29,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岳文杰 副主任医师
2021-05-15
向TA提问

如何阻断大肠息肉癌变之路?

       门诊遇见很多病人,因不适症状或体检行结肠镜检查后发现大肠息肉,就会很担心息肉会不会癌变,需要怎么治疗,治疗后如何复查等一系列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大肠息肉筛查的一些问题。       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其实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超过90%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一般都经历从正常黏膜→增生→腺瘤→癌变的过程。晚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一般低于20%,而早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则较好,5年生存率约90%,所以如果能够在息肉癌变前进行根除,就能有效防止大肠癌的发生,极大程度改善了预后。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大肠息肉,预防其癌变呢?结肠镜筛查是一个最为简单经济实用的手段,一般推荐有下述情况的人群尽早行结肠镜筛查: 1.年龄超过40岁者尤其一级亲属中有罹患结肠肿瘤史的; 2.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改变,或反复大便潜血阳性者; 3.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者; 4.炎症性肠病(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过程中随访,尤其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 5.大肠癌手术后或息肉内镜

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