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外系疾病
2023-10-26
+ 关注

梅杰综合症的危害?如何减缓梅杰综合征的发展?

有不少患者被梅杰综合症困扰。而更多的人,是在多方求医后才发现自己患的是梅杰综合症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在发病前不容易被发觉。梅杰综合症是一种肌肉功能失调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分布在眼部,面部,口周,咀嚼吞咽,颈部,呼吸等,肌肉功能。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而称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患者感觉自己不舒服就会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时候就应该想到的是梅杰综合症,非器质病变就是检查不出任何问题,是属于神经性疾病,所以患者患了梅杰综合症是检查不出来的。其实,梅杰综合症的危害不可小视,而并不只是简单的“面子问题”,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一、带来形象问题:很多人都比较重视形象,而梅杰综合症却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容貌和形象。梅杰综合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高于男性,现在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通常始发作于双侧眼睑,缓慢性进展,影响视物,严重影响患者的心情、生活和工作。二、导致并发症:梅杰综合症如不及早治疗,则可能诱发或加重中风,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以及严重心脏病功能损伤。三、影响家庭和谐:梅杰综合症久治不愈会造成病人心绪不宁,烦躁、易怒、失眠,从而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还会严重影响到家庭和谐。尽管患有梅杰综

2023-03-22
+ 关注

帕金森病患者为什么会经常感觉累?

帕金森病是一个锥体外系疾病,锥体外系受损了以后会影响到病人的姿势反射障碍。帕金森病的病人无力感觉是很重的,觉得乏困无力,走路的时候特别的僵硬沉重。临床表现是使动困难和肌张力的改变,当肌张力增高的时候,做一些动作需要克服很多的阻力,所以病人会觉得沉重,觉得乏困时间长了都会有疲劳感,随着用药、少动和强直的改善,病人这种无力和乏力的感觉也会随之有所改善。第一点,帕金森病的患者,肌肉张力是明显增高的,患者全身肌肉僵硬,导致肌肉得不到放松,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会出现全身的疲劳感的。第二点,疲劳感也可以是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很多患者即使肌张力得到了改善,仍然是有疲乏的感觉,具体的机制不是特别清楚,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的紊乱是有关系的。对于患者疲劳的改善,一方面要注意进行药物治疗,降低患者的肌张力,另一方面一定要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运动,患者的疲劳症状是有可能减轻的,在临床上要注意。

为你推荐
更多健康号
  • 擅长:头痛·头晕·眩晕·心理障碍·中风·惊恐症·癫痫·神经肌肉疾病

    已有 257 人关注Ta
  • 擅长:头痛·脑梗死·脑炎·眩晕·锥体外系疾病·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病·癫痫·痴呆

    已有 8 人关注Ta
  • 已有 688 人关注Ta
  • 擅长:周围神经病·脑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脑血管病·高血压·锥体外系疾病·脑供血不足·睡眠障碍·帕金森

    已有 273 人关注Ta
  • 擅长:眩晕·焦虑症·血管性痴呆·睡眠障碍·颅内感染

    已有 451 人关注Ta
  • 擅长:头痛·癫痫·脑血管病·中风·脑萎缩·偏头痛

    已有 386 人关注Ta
  • 擅长:头晕和眩晕·周围神经病·癫痫·头痛失眠·路易体痴呆·脑血管病·心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锥体外系疾病·老年性抑郁症·瘫痪·情绪障碍·帕金森·睡眠障碍·血管性痴呆

    已有 1721 人关注Ta
  • 点击查看更多
2023-03-21
+ 关注

手抖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见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这种问题常常制造了一个使病人感觉到恐惧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担心工作有别人在场时手会发抖,结果别人来到你面前时,你的手真的在抖动了。引起心理反的的焦虑会加剧或导致症状的产生。

2023-03-21
+ 关注

帕金森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近年来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及疼痛发生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许多患者对于疼痛的产生也产生了重视和疑问。目前认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导致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纤维末梢的丢失,引起脑内多巴胺的缺乏,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但是多巴胺能的通路和受体如何参与疼痛的产生与传递机制还不清楚。

2023-03-20
+ 关注

手抖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见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

2023-03-18
+ 关注

手抖

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特发性震颤的主要表现,主要发生在手部、下肢等部位。特发性震颤属于一种病因还不是非常明确的锥体外系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患者发病时头面部、下颌、舌体以及下肢等部位,先后出现震颤症状或者有节律性的不自主运动。基因学诊断表明该疾病属于─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年龄越大发病概率越高,震颤症状也会更严重,患者的病情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特发性震颤会影响精细动作,特别是手的功能,但是通常不引起残疾,目前也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

2023-03-18
+ 关注

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本病多于十余岁或成年早期发病,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

2023-03-18
+ 关注

帕金森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近年来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及疼痛发生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许多患者对于疼痛的产生也产生了重视和疑问。目前认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导致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纤维末梢的丢失,引起脑内多巴胺的缺乏,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但是多巴胺能的通路和受体如何参与疼痛的产生与传递机制还不清楚。

2023-03-11
+ 关注

特发性震颤是啥?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震颤是躯体某一部分的不自主、有节律摆动。特发性震颤,是临床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锥体外系疾病之一),典型表现是手及前臂动作性震颤,姿势性震颤由手臂等运动和持续抗重力姿势引出 ,可有头部不自主摆动,可有遗传性、老年性或原因不明。 特发性震颤如何分类/分型/分期? 本病分为5个等级: 0级:无震颤。。 I级:很轻微震颤(不易发现)。 II级:易发现的幅度,不到2 厘米,无致残性震颤。 III级:明显的幅度,2~4 厘米,部分致残性震颤。 IV级:严重的幅度,超过 4 厘米,致残性震颤。 这些分类对患者来说,意味着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样,治疗结局也不一样。 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 本病可累积身体任何部位。主要累积双侧手臂和双手,也会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 【欢迎咨询微:bjzy373,了解更多

2023-03-09
+ 关注

帕金森怎么治疗最有效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锥体外系疾病,是脑内多巴胺受体的问题,多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慌张步态、面具脸,路标手等。 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在适当的时间服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帕金森目前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服用的西药,虽然前期效果显著,但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时间一般只有4-6年,随着吃药时间延长,疗效越来越低,剂量越来越大。长期吃药后会出现肢体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和药效作用来去无踪的副作用。其实从目前的结论来看,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帕金森只是控制好症状,不能够断根。也就是说我们的帕金森病,要坚持长期的锻炼,坚持长期用药,控制症状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说让它发展更慢一些,能够满足我们基本生活需要和生活自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这个程度单单服用西药也是无法达到的,建议可以配合中医治疗,多数患者恢复不错。帕金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一人一方,服用汤药进行调理治疗。中医的治疗方式往往副作用较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症状,并且减少服药带来的损耗。 李瑞义医生提醒: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是很重要的,因为帕金森会随着时间逐渐加重,单纯服用西药无法控制疾病的进展,且帕金森病发展得

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