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

烫伤特指由热水和热液造成的烧伤,属于烧伤的一种。查看


夏志萍 主治医师
2025-01-07
向TA提问

中医非药物治疗拔罐的操作注意事项

拔罐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散寒通络,调节经络气血通畅,有助于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身体疼痛和不适。在拔罐时应注意掌握留罐的时间以及防烫伤等。 1.拔罐的时间:有个体差异之分,应控制在5-10分钟,防止起泡。 2.拔罐的禁忌症:治疗前应询问是否有皮肤过敏、有破损、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等部位一般不宜拔罐。骨折、还有脐部都是不能拔罐的。在饥饿时也不能拔罐防止晕罐。 3.在拔罐时应注意火把的使用,制作火把时应绑紧,不能太大,还应注意火把上的酒精不能太多,防止烫伤。 拔罐时应注意室内温度要适宜,避免直接吹风,防止着凉。

为你推荐
更多健康号


卢丙仑 副主任医师
2024-10-10
向TA提问

烫伤后的关键五步,你第一步就错了!

烧伤后的早期处理,其实非常大程度决定了是否会留疤。有些老人一看到孩子烫伤,就先在家里找酱油,找牙膏,甚至涂点菜籽油,这都是错误的办法。 首先,带颜色的物品涂在伤口上,会影响医生判断患者的伤势,如果烧伤比较严重,还会导致伤口的污染。其中倒油是最不可取的,油的密度比较大,他会阻滞热量的散发加重烫伤的情况。 很多人会说,那家里没有烧伤药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我们要找的东西家家都有,就是自来水。烧烫伤之后我们要记住五字诀:冲脱泡洗送。 第一步找到就近的自来水进行冲洗,减轻热量进一步的损害。 第二步去掉致热源,比如身上的衣服,需要直接的剪开。如果使劲往下脱,很可能会带下我们的皮肤组织,这对于恢复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步,泡。被烧伤之后身体是非常疼痛的,冷水会有效减轻身体的疼痛。 第四步是盖,在送医的过程中,可以拿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对烫伤处进行掩盖,也可以浇一些凉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下更换。 第五步送,及时的送医,将局部进行清创之后包扎,这也是是否留疤的重要一步。

齐学锋 副主任医师
2024-10-08
向TA提问

什么情况下需要冷敷?

以下情况通常需要冷敷物理治疗。 一是急性扭伤,如脚踝扭伤等,能减轻疼痛、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 二是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可缓解肌肉疲劳,降低炎症反应。 三是轻度烫伤,能使局部温度降低,减轻疼痛并防止烫伤进一步加重。 四是拔牙后,可减轻拔牙后的肿胀和疼痛。 五是发热时,可在额头、颈部等部位冷敷,帮助降低体温。 但要注意,冷敷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是慢性疼痛、皮肤破损、对冷过敏等情况,则不适合冷敷。同时,冷敷时间和温度要适当,避免过度冷敷造成冻伤等不良后果。而且,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不能单纯依赖冷敷进行治疗。

齐学锋 副主任医师
2024-10-08
向TA提问

什么情况下需要冷敷?

以下情况通常需要冷敷物理治疗。 一是急性扭伤,如脚踝扭伤等,能减轻疼痛、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 二是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可缓解肌肉疲劳,降低炎症反应。 三是轻度烫伤,能使局部温度降低,减轻疼痛并防止烫伤进一步加重。 四是拔牙后,可减轻拔牙后的肿胀和疼痛。 五是发热时,可在额头、颈部等部位冷敷,帮助降低体温。 但要注意,冷敷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是慢性疼痛、皮肤破损、对冷过敏等情况,则不适合冷敷。同时,冷敷时间和温度要适当,避免过度冷敷造成冻伤等不良后果。而且,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不能单纯依赖冷敷进行治疗。

陈旋 副主任医师
2024-09-23
向TA提问

风雨天,预防淋雨感冒,中医有高招!

在风雨天,突如其来的暴雨往往让人措手不及,淋雨后若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引发感冒。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预防和治疗感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以下是中医推荐的几个高招,帮助大家在雷雨天预防淋雨后感冒。 一、雨中行走,策略应对 1.寻找避雨处 遇到大雨倾盆,不妨寻找附近的商场、地铁站或公交站等避雨设施,待雨势减弱再行动。 2.快速移动,减少停留 如果必须外出且雨势不大,尽量加快步伐,缩短在雨中停留的时间,减少身体被雨水打湿的面积。 二、到家后的及时护理 1.及时更换干爽衣物,保持身体温暖 **重点**:淋雨后,首要任务是尽快更换湿衣物,保持身体干燥。湿衣物会加速体温流失,使身体更易受寒。 **做法**:回到室内后,立即脱下湿衣物,换上干净、干燥的衣物,特别是要保护好颈部、肩部和脚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 2.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原理**:泡脚是中医推荐的驱寒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体内寒气排出。 **做法**:淋雨后,用温水泡脚,可以在水中加入姜片或艾叶,进一步增强驱寒效果。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泡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三、食疗调理,增强体

王作伟 主任医师
2024-09-02
向TA提问

怪事!手受伤、烫伤却不知疼痛!当心痛温觉出问题,脊髓变空心!

  如果人感受不到疼痛会不会是好事呢?前段时间,有一位患者找到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他说自己在4年多前就发现自己的手好像对疼痛不敏感了,刚开始是左手,后来两只手都是。刚开始他也没有发现,直到有一次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手上有破口伤疤,都不知道在哪伤的,还有一次拿手指夹着抽烟,玩手机入迷忘了,最后发现烟头把手指烫变色了,他一点感觉也没有,不烫也不疼。但他发现自己触觉没啥问题,就以为没啥大事。   可后面发现症状越来越重,甚至整个上肢感觉都有问题了。除此之外,他渐渐还出现上肢没劲、发麻,下肢走路不稳、头疼等情况。尤其是今年过年后,他感觉症状又加重了,严重影响他日常工作和生活,这才去了当地医院检查。拍了头颈部的片子后,发现他的脊髓几乎就要成“空心”了!看来感觉不到疼痛也不是什么好事。   为什么会感觉不到疼痛和温度?   其实,患者的这种表现是他的痛温觉出现了障碍。当我们受到疼痛或者烫的刺激后,信号会传导到脊髓,然后在传入大脑,我们才能感觉到哪里疼,哪里烫伤了。但是脊髓出现病变,比如出现了脊髓空洞,脊髓被压得扁扁的,痛温觉的传导通道受阻,信号传递不上去,就会让这类患者出现这样的痛温觉减退或者丧失。


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