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
张献中 副主任医师
9天前
向TA提问

乳腺癌手术后出现疼痛是怎么回事

乳腺癌一般需要手术切除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疼痛可能是手术损伤、炎症刺激、癌细胞增殖、肿瘤转移四种因素引起。 1、手术损伤:乳腺癌手术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组织创伤和神经损伤,从而出现术后手术区域的疼痛,可以遵医嘱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止痛药进行缓解; 2、炎症刺激:术后护理不到位,出现炎症,炎症刺激引起淋巴结红肿、疼痛,导致腋窝疼痛的症状,可以吃一些抗生素控制炎症。 3、癌细胞增殖:如果出现乳房肿胀和疼痛的现象,可能出现了癌细胞增殖的情况,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配合进行放化疗,或靶向治疗等缓解不适; 4、肿瘤转移:如果出现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关节痛或骨骼疼痛,可能是肿瘤转移导致。需要进一步完善骨扫描检查,同时对症处理。 因此,术后如果出现疼痛,需要及时寻找病因,积极治疗。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紧张情绪,饮食上可以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预防便秘。

许志成 副主任医师
12天前
向TA提问

先天性小耳畸形与听力重建

大多数小耳畸形患者为单侧,且部分外耳道,另一侧听力正常,患侧虽然听力部分受损,但骨传导依然可以产生部分听力,所以除了对声音方向辨识度下降,总体依然可达到正常听力70%,并不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单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可不做外耳道成形术,因为根据文献报道和资料统计,这部分患者重建外耳道后并不能显著提高听力,并且容易产生面神经损伤,外耳道再次闭锁等并发症。 对于伴有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双侧小耳畸形患者,考虑到听说语言功能和声源定位的因素,建议早期佩戴骨导助听器,外耳道狭窄的患者可在6岁后可行外耳道成形术以改善听力,而对于外耳道闭锁的患者,则建议在青春期后,根据中耳乳突区CT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可行外耳道再造术,对于颞骨发育欠佳,外耳道手术可能对听力改善不明显的患者则建议佩戴骨导式助听器,5岁后可考虑人工中耳植入或骨导助听器植入。

为你推荐
更多健康号
  • 擅长:神经损伤·手部瘢痕·断指·关节内骨折·骨不连·骨髓炎·断肢·手指缺损·骨折·骨坏死·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四肢创伤·血管损伤·腕骨骨折·肌腱损伤·骨关节炎

    已有 22 人关注Ta
  • 擅长:多动症·抽动症·癫痫

    已有 701 人关注Ta
  • 擅长:压疮·骨折·拇外翻·慢性骨髓炎·神经损伤

    已有 1 人关注Ta
  • 擅长:关节感染·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神经损伤·髋关节脱位·先天性斜颈·重复指·骨折·四肢骨折·四肢畸形·马蹄内翻足·多指·周围神经损伤·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已有 859 人关注Ta
  • 擅长:掌腱膜挛缩症·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臂丛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神经损伤

    已有 3232 人关注Ta
  • 擅长:手部创伤·上肢创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

    已有 22 人关注Ta
  • 擅长:神经鞘瘤·多指畸形·踝管综合征·断指·神经卡压综合征·拇外翻·腕管综合征·腓总神经卡压症·肘管综合征·四肢骨折·腱鞘炎·扁平足·高弓足·神经损伤

    已有 10 人关注Ta
  • 点击查看更多
王石林 主任医师
17天前
向TA提问

精准识别甲状旁腺—近红外荧光显影技术

     甲状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20年GLOBOCAN的研究,当年全球新确诊甲状腺癌58.6万例,其中男13.7万例,女44.9万例。全球死于甲状腺癌者4.4万人,其中男1.6万,女2.8万。正是因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甲状腺癌的手术量也相应上升。甲状腺癌手术有一定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喉返神经损伤以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首先介绍一下甲状旁腺。一般情况下,甲状旁腺有4枚,左右各有2枚,位于甲状腺背侧。甲状旁腺在数量上和位置上变异较大。甲状旁腺分为A型和B型,A型又分为A-1、A-2和A-3型,A-1型贴附于甲状腺表面、A-2镶嵌于甲状腺包膜内,A-3型则位于甲状腺实质内。这三种类型都和甲状腺密切相关。B型甲状旁腺分为B-1、B-2和B-3,其中B-1型离甲状腺腺体有一定距离,但正是这样,在甲状腺癌术中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时,可能切除甲状旁腺,或造成旁腺血供障碍。           据英国的研究,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3-14
向TA提问

【在线答疑】发现无症状、良性脑膜瘤,是定期观察还是手术治疗?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2022年9月磁共振检查脑膜瘤大小2.4*1.9*2.5cm,2024年2月磁共振检查脑膜瘤大小2.3×2.0×2.7cm,如果休息不好会感觉头痛,休息好之后疼痛消失,我现在这种情况是继续观察呢,还是需要手术?”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对于没有症状、考虑良性的病变,我一般建议观察,观察到60岁的时候再手术,这样可以保持现在良好的生活质量,让可能发生的手术风险(虽然不一定会发生)来的更晚一点,如果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病变有长大或者出现明显的症状,那么可以随时手术。   患者疑问:请问观察是做ct还是核磁?多长时间做一次?   赵天智主任介绍:做核磁,一年一次。   患者疑问:请问在观察期间,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禁忌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在观察期间,一般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行。   脑膜瘤是常见的相对良性脑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发现时一般都比较大了,压迫其他功能区域,如运动功能,语言、嗅觉、平衡功能等等,才会发现。   目前,临床上

王金武 主任医师
2024-02-29
向TA提问

什么是步态分析?

没病走两步,在赵本山的小品里,两句话就能把人给忽悠瘸了。在现实生活中,医生确实能通过观察或测量患者的行走方式来进行临床评估,这种评估方式称为步态分析。 (图源网络) 步态分析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医师经验的评估方法,这种方法旨在提供关于异常步态的概览,并通过设定阈值进行评分,一般只适用于画圈步态、剪刀步态等经典临床案例。其对设备要求简单,但主观性较高,因此患者反馈和医师经验都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另一种评估方法则依赖于传感器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体的运动数据,采用定量的评估方式,从步态周期中提取关键特征和量化运动参数,适用于各种人体生物力学异常的情况。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运动能力,为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步态分析适用哪些疾病? 步态分析适用于所有因疾病或者外伤导致的行走障碍或者步态异常,其中包括了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和外伤。如: A、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偏瘫等); B、骨关节疾病和外伤(髋关节或膝关节术后、关节炎、韧带损伤、下肢不等长等); C、下肢肌力损伤(脊髓灰质炎、股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D、其他一些疼痛。 对于有严重

王作伟 主任医师
2024-02-29
向TA提问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个腿粗一个腿细,是咋回事?怎么让腿恢复?

  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发现自己疼的那条腿要比健康的那条腿细,甚至有的患者都做完手术腿都不疼了,那条腿还是比另一条腿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怎样才能让两条腿恢复到一样的粗细呢?我们请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为大家讲讲。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个腿粗一个腿细,常常由于这两个原因!   临床上经常会遇见一些患者问这样的问题,怎么自己这条疼的腿变细了?这种情况,常常是由这两个原因引起的。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常见的,就是您在治疗过程中或者术后缺少锻炼。比如说您的症状是左腿疼痛,然后左腿的力量下降,左腿疼的时候走路可能就不太使用这边的力量,就爱用右腿来代偿左腿。这样下来,一部分力就压在健康的右腿上,左腿肌肉就缺乏锻炼,短期可能没关系,时间长了就会左腿细右腿粗。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神经损伤造成的。腰神经支配着我们下肢的肌肉,支配着腿的活动。如果这个神经损伤了,这些肌肉就失去了神经的支配,就会变得很细。      那两条腿不一样细,该怎么调整?还能恢复吗?   还是要分情况来看。   如果您是由于缺少锻炼导致的,相对来说恢复起来比较容易。我们需要坚持正规治疗和锻炼,比如说您还是左腿没

2024-02-22
向TA提问

儿童断骨增高:可行性、危害性与伦理考量-邓群繁

儿童断骨增高:可行性、危害性与伦理考量   在当今社会,身高问题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尤其对于那些担心孩子身高影响未来发展的家庭来说。近年来,一种名为“肢体延长术”或“断骨增高手术”的方法被部分人群视为解决身高困扰的途径。然而,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儿童,其可行性和潜在的危害性又如何呢?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断骨增高手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该手术主要是通过人为打断患者的腿骨,在骨头断裂处植入特殊装置,通过每日调整此装置,逐渐拉伸骨骼间隙,刺激新的骨质生长,从而实现增高的目的。理论上,这种手术可以在骨骼发育尚未完全闭合的青少年时期进行,以期获取额外的身高增长。   然而,尽管从技术层面来看,断骨增高手术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适合于所有寻求增高的儿童。实际上,这一手术的应用范围极其有限,通常仅针对患有严重肢体不等长或者先天性矮小症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并且是在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采用。   以下是一些与断骨增高相关的案例:   1. 日本男子增高案例: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2-20
向TA提问

多大脑膜瘤就必须手术治疗?

  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颗粒,也就是说在脑内有蛛网膜颗粒的地方都可能会发生脑膜瘤。脑膜瘤按发病部位分大脑凸面脑膜瘤、矢状窦旁脑膜瘤、大脑镰旁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嗅沟脑膜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等等。   对于脑膜瘤生长超过三厘米以上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所以并不是所有脑膜瘤的患者都需要做手术,若患者年龄偏大、脑膜瘤增长速度缓慢,并且局部没有明显的钙化现象,可以不用手术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对于保守观察治疗的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的进行运动,如慢跑、练太极等,增强体质;若脑膜瘤生长过大,需及时进行手术。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超声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断改进和普及,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2-06
向TA提问

脑膜瘤经过规范治疗,预后效果如何?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好发于中年女性。50%位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他部位偶见。   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脑膜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其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   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突眼、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运动障碍表现为从足部开始,渐至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出现双侧肢体肌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莫悲观!大多数脑膜瘤可治愈   大部分脑膜瘤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好的。目前,大量临床案例表明,良性脑膜瘤积极治疗,它的生存率是非常高的。但是患者在得了脑膜瘤后,切忌盲目治疗,更不能悲观、绝望,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和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主动沟通,需不需要治疗,如何治疗。   治疗方式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4-02-04
向TA提问

【在线答疑】发现脑膜瘤4年,没有不适症状是否需要手术?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发现脑膜瘤3年左右,目前没有症状,经过四次复查,现在是年度复查,基本上大小没有变化,可能长大一点点的样子,现在脑膜瘤大小13mm×9mm作用,诊断是后枕部脑膜瘤,幕下,是否需要手术?还是继续观察?如果侵犯入横窦,能否手术切干净?风险如何?”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脑膜瘤侵犯到横窦,也不影响,如对侧代偿好,手术完全把肿瘤切完以后,能保住,尽量把横窦保留,如保不住,闭塞的话也没关系,对侧可以代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现在没有必要处理,继续观察就行,同时这一年时间,肿瘤也没有长大,可能后面好几年都不长大,不做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会高一些。   患者疑问:我目前已经观察四年了,就继续观察对吧,就是完全闭塞可以做手术或初步侵犯?横窦侵犯到一半,没有完全闭塞,是否能切干净?还是继续观察到闭塞?   赵天智主任介绍:如果对侧通畅,可以把它全切了,问题也不大,现在这种情况没必要手术,不是说观察到闭塞,是观察肿瘤有没有长大,如在观察的过程中,肿瘤长大,则需要手术治疗。   虽然脑膜瘤多为良性,但随着肿瘤的长大,同样会

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