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专属讨论区

高血压?高血糖?还是高血脂?三高人群不要怕,看这里!

费健 主任医师
18天前
向TA提问

哈佛紧急警告!红肉三大“催命符”:促癌、痴呆、糖尿病!

哈佛紧急警告!红肉三大“催命符”:促癌、痴呆、糖尿病!   朋友们好呀!我是费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从医30年,既拿手术刀又做微创消融,同时也是少见的经常劝甲友们忌口的西医。今天咱们不聊甲状腺,先来说说大家餐桌上最熟悉的“老朋友”——红肉!红烧肉、酱牛肉、烤羊排……这些美味是不是让你欲罢不能?但最近哈佛大学等的研究给红肉列了“三宗罪”,听得我手里的牛排都不香了!究竟怎么回事?咱们边喝咖啡边聊! 一、红肉健康风险大起底 最近《Nature Metabolism》《Neurology》等顶级期刊连发研究,揭示了红肉与三大健康问题的关联。作为天天和人体打交道的医生,我必须提醒大家:美味背后藏着这些健康隐患! 1️⃣ 红肉与糖尿病:铁元素竟是“幕后推手” 哈佛大学2024年研究发现:红肉中的血红素铁会让2型糖尿病风险飙升26% 关键数据:每多吃一口红肉,血红素铁贡献了65.6%的糖尿病风险! 通俗解读:想象铁元素像“小钉子”,扎进胰岛素敏感的细胞膜,血糖调节直接“罢工”! 2️⃣ 红肉与癌症:端粒酶被“唤醒”了? 新加坡研究

费健 主任医师
18天前
向TA提问

高血脂,小心患上急性胰腺炎!

高血脂,小心患上急性胰腺炎!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多年,我既拿过手术刀,也操作过微创消融针,还喜欢在线上和大家聊聊健康知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来自东部战区总医院的重磅研究——《中国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比例变化趋势的荟萃分析》。虽然标题有点长,但内容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特别是咱们女性朋友常关注的代谢问题,甚至和甲状腺健康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哦! 文章背景速递 这篇研究由东部战区总医院团队发布,汇总了近十年中国各地医院的病例数据,发现了一个重要趋势:由高血脂引发的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正在悄悄攀升!过去大家总以为胰腺炎是“喝酒喝出来的”,或者是“胆结石导致的”但现在“吃出来的”高脂血症型胰腺炎越来越常见,甚至在某些地区占比超过30%。 作为外科医生,我接诊过许多因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医的患者,一查竟是血液像“奶油”一样黏稠引发胰腺“自毁”。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年轻女性患者比例近年明显增加,和熬夜、外卖高油饮食、久坐不动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关键知识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用三句话帮你划重点:1️⃣ 什么

钟若雷 副主任医师
2025-02-28
向TA提问

老年静脉曲张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还能做微创吗?

  在许多静脉曲张病友的认知中,手术往往与开刀紧密相连。对于众多老年人而言,他们可能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等复杂且严重的慢性疾病,因此,对于是否适合接受静脉曲张手术感到担心。  回望十多年前的医疗情境,对于大多数采用传统剥脱术的医疗机构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传统手术往往需要全身麻醉或腰部麻醉,对患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不少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因无法通过麻醉评估,而错失了及时治疗的良机,只能眼睁睁看着静脉曲张症状持续加重。  然而,时至今日,医疗技术的进步为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微创治疗以其非破坏性的治疗理念,显著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恢复时间。  其中,局部麻醉结合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更是极大地减小了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手术全程在精细的针道操作下完成,腿部仅留下微小的针眼,无需大开刀,从而加快了术后恢复的速度。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手术当天或次日便能下床活动。这不仅能有效避免长时间卧床可能引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还让患者能够更加安心地面对术后康复过程。因此,对于老年人而言,静脉曲张手术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选项。  #滁州静脉曲张钟若雷案例分享##宿州静脉曲张钟若雷案

郑远 副主任医师
2025-02-28
向TA提问

心脏“杀手”冠心病,收好这份防治攻略!

健康科普冠心病防治小课堂当前,冠心病已成为我国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冠心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哪些人更容易得冠心病?冠心病如何治疗和预防?今天,下面就来给大家全面讲解。01什么是冠心病?冠状动脉是负责输送血液到心脏的血管,当这条重要的血管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02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冠心病主要致病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男性、年龄、家族史等。上述因素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从而造成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心肌缺血。这些因素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概率,被称为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除了性别、年龄和家族史是不可控危险因素,其他易患因素都是可控的,所以无论是冠心病的预防或治疗,都要控制好这些因素。03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冠心病临床症状主要是心绞痛,但表现多样。典型的心绞痛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表现为位于胸骨中下段的压榨

赵欢欢 住院医师
2025-02-26
向TA提问

【周日】微医健康早报

预防糖尿病的5个“一点” 多学一点 我国的糖尿病发展趋势很快,但有不少人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完全认识不够,根本不知道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总觉得治疗糖尿病是医生的事,是患者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也不会主动预防。但其实,它更与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控制等离不开。所以,所有人都应积极学习糖尿病知识,知道糖尿病从何而来,不去治疗将带来严重后果。

赵欢欢 住院医师
2025-02-26
向TA提问

【周一】微医健康早报

预防糖尿病的5个“一点” 少吃一点 随着生活的提高,糖尿病发展的也越来越快,饮食习惯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引发糖尿病这种慢性病。因此,不暴饮暴食,少油少盐,低脂减糖,都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赵欢欢 住院医师
2025-02-26
向TA提问

【周二】微医健康早报

预防糖尿病的5个“一点” 勤快一点 骨骼肌是人体中糖(特别是葡萄糖)利用的主要组织之一,这也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肌肉量不足或者肌肉功能不佳,就可能影响其对糖的利用能力。当肌肉无法有效地利用糖时,血糖水平可能会升高。同样的饮食状态下,这样的人就比其他人更会被糖尿病击中。

赵欢欢 住院医师
2025-02-26
向TA提问

【周三】微医健康早报

预防糖尿病的5个“一点” 放松一点科学已经证实,不良情绪会抑制胰岛素分泌。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到放松心情稳定情绪,心态不好就别指望糖尿病能好!放松心情就是要做到开朗,豁达,乐观,不为一点小事儿生气,保持好的心情,对稳糖控糖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赵欢欢 住院医师
2025-02-26
向TA提问

【周四】微医健康早报

预防糖尿病的5个“一点” 药吃一点患有糖尿病,一定要按照医嘱定时吃药。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不用药的,虽然药有副作用,但是有用的时候还要吃的。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根本,总之,多预防,少吃药(遵医嘱),这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来说是永 远正确的。

朱珍 副主任中医师
2025-02-20
向TA提问

妊娠期糖尿病的宝妈,有没有控制体重的小妙招?

现阶段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我国GDM发病率为17.5%--19.2%。妊娠期糖尿病会对胎儿与孕妇都产生危害,具体如下:(1)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升高,会让胎儿长得过快,过大,可能会导致巨大儿。妊娠中晚期会导致羊水过多、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心脏畸形、难产、新生儿窒息等(2)对孕妇的影响:容易导致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症、产褥感染等。易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子痫前期、子痫危及孕妇健康。可导致肥胖、羊水过多、难产、剖宫产概率增加等。 针对以上情况,医生建议:首先、饮食控制:每日适当限制总热量,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蛋白质的供给,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供给。此外,还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营养补剂的方式,既保证了营养充足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可以服用如美好蕴育润康,它富含α-亚麻酸、燕窝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孕产妇专用营养,可以科学补充DHA,给胎儿提供充足的脑营养,促进胎儿智能发育,同时预防改善FGR,减少孕期不适,维持正常增重,长胎不长肉。其次、适量运动,强度不可过大,例如

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