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症

菌血症是少量的病原菌进入到血液里面,引起的轻度的全身炎症,它属于血流感染的疾病范畴。查看

王晓强 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 关注

什么是菌血症?主要累及哪些部位?

血培养细菌阳性,又称菌血症,可以是一短暂显现不引起疾病发生,也可以是原发于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呼吸道或皮肤细菌侵袭性感染的严重蔓延,菌血症可以先于或与特意的局部迁徙性感染病灶同时发生,如伴发脑膜炎、骨髓炎、心内膜炎、会厌炎和面部蜂窝织炎。有一过性或轻度的菌血症(菌落数<100ml),应注意检查有无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的感染。菌血症可以无症状或很少症状。当机体防御机制不能清除细菌时,可以产生全身性炎性反应。 王晓强主任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周四下午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新华医院28号楼儿科综合楼4层王晓强主任特需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新华医院28号楼儿科综合楼5层如挂号预约困难,平时也可以去28号楼12层神经外科疾病诊治中心病房找王晓强主任。


2021-01-28
向TA提问

人畜共患,卷土重来的布氏杆菌病你真的了解吗?

导语一起了解一下~“布病”即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布氏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可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2019年11月28日,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病感染事件,让布病又受到众多关注。截至2020年11月30日,当地累计检测79357人次,重复检测10786人次,实际检测68571人,经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抗体阳性人员10528人。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现已基本控制。什么是布氏杆菌病布鲁菌是一种“隐性的”和强感染性的病原菌,该疾病范围广泛,既包括局部性病灶,也包括复杂的系统性疾病。布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但一般为1~4周。而且,布病起病隐匿,可表现出广泛多样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盗汗、关节痛、肌痛、乏力、体重减轻、肝脾大等。布病引起的弛张热或波浪热,其发热初期易与疟疾、伤寒等其他发热疾病相混淆。在非流行区域,布病感染主要发生在成年男性,且与职业有关,大多发生在乳制品行业人员、兽医、屠宰场工人、临床和微生物学研究人员中。总的来说,布病的病死率很低但发病率高。布氏杆菌病的致

王新良 主任医师
2020-09-23
向TA提问

新生儿警惕病从脐入

  新生儿的脐部,若接生时消毒不严格,或家长护理时不注意,就会引起脐部发炎、出血、渗出、有脓性分泌物、脐轮红肿等。若有上述症状出现,那就是脐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这是因为脐带结扎后留有脐血管断口,由于脐部感染时有细菌繁殖,细菌及其毒素很快就进入脐血管的断口处并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缺乏,有可能很快地由菌血症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约有30%~50%的败血症患儿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常有合并症,如硬脑膜下积液、低钠综合征、失明、失聪、癫痫或痴呆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为了防止脐部感染,新生儿出院后,母亲可用稀碘酒、龙胆紫、双氧水及消毒棉球等给婴儿脐部消毒。同时尿布要勤换消毒,尿布不要覆盖在脐部,以免厌氧菌生长繁殖。预防脐炎,最好能为新生儿创造一个洁净的、近乎无菌的环境,母婴最好采用抗菌系列产品,如抗菌织物制成的床上用品、内裤、毛巾及婴儿尿布等。 摘自《婴幼儿健康

王新良 主任医师
2020-09-23
向TA提问

孕期应少吃甜食

小雷:“小博士,平时爱吃糖的话,是不是等到怀孕时应该注意少吃些?” 小博士:“甜食中的蔗糖经胃肠道消化分解后,可以引起体内血糖浓度增加。吃甜食越多,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就越高。血糖超过正常值时,对身体有两种不良的影响:⊙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诱发疥疮或痈肿,一旦病菌侵入毛囊底部,又成为菌血症之根源,严重威胁胎儿生存的内环境;⊙当糖在身体内分解产热时,会产生大量的丙酮酸、乳酸等酸性代谢废物,使血液从正常的弱碱性变成酸性并且形成酸性体质。这种体质是导致胎儿畸形与围产期婴儿早夭的原因之一。严格控制孕妇高血糖也是预防后代患糖尿病的关键。”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小雷:“好的我会告诉小云的。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小博士:“甜食除糖类外,还包括蛋糕、水果派、饼干、果酱、加糖的起泡饮料、加糖的水果汁、巧克力、冰淇淋等,这些食品只含糖,营养成分不多,吃了以后还容易发胖。孕妇在怀孕晚期应尽量避免食用这类食品

许伟 主任医师
2020-08-12
向TA提问

老年人群预防接种之肺炎球菌疫苗

老年人群预防接种之肺炎球菌疫苗疫苗是降低感染性疾病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共患病影响疫苗的推荐,一般成人疫苗的应用实施较儿童疫苗更加复杂。我国老龄人口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率低下。近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并督促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注射23价肺炎链球菌疫苗,尤其是具有特定慢性病患者。1.     什么是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是导致我国儿童和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分侵袭性(IPD)和非侵袭性两类。IPD中80%~90%为菌血症性肺炎,5%~10%是脑膜炎,胸膜炎和关节炎等不足5%。非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非菌血症性肺炎。临床诊断的肺炎链球菌性肺炎80%为非菌血症性肺炎,20%为菌血症性肺炎。大多数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呈散发状态,暴发不常见,但可在封闭人群如养老院发生暴发。肺炎链球菌可分为91个血清型,其分布因调查时间、地区和研究人群的不同而异。在全球范围内,20种血清型与各年龄组80%以上的IPD感染有关。2.     肺炎链球菌疫苗是什么?我国市

陈红伟 主任医师
2020-07-23
向TA提问

颅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有救吗,死亡率有多高

鲍曼不动杆菌概述鲍曼不动杆菌学名叫作Acinetobacter baumannii,作为不动杆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通常会引起菌血症,肺炎,脑膜炎,腹膜炎,心内膜炎,以及泌尿道和皮肤感染。该菌一般多见于医院感染,老年人感染几率较大,耐药性非常严重,感染后危害非常大,可引起呼吸道炎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颅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症状颅内感染是中枢神经系统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如果感染了鲍曼不动杆菌,治疗起来非常棘手。有患者问,颅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后会有哪些症状呢?病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全身发热,还有患者可表现为颈项强直等脑膜炎症状。这些症状患者平时还是很容易察觉的。那么,颅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有救吗,死亡率有多高?颅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死亡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作为一种耐药菌,本身治疗起来十分困难。当颅内感染,因血脑屏障的存在,无疑加大治疗难度。此外,这种感染的死亡率也比较高,经临床反馈,一般的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难道颅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就没法治了吗?其实不然,现在医学如此发达,只要找到正确治疗方法,患者重获健康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们

李小兵 副主任医师
2020-05-15
向TA提问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减少感染性心内膜炎

瑞典Hall医师总结了以往发表的、关于口腔术后菌血症与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抗生素预防的文献,认为口腔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术后菌血症的发生,也是预防IE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高危心脏病患者。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李小兵  一.口腔源性菌血症  牙科治疗常常被认为是IE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口腔有创性操作后菌血症发生率很高。由于近年来厌氧培养技术及新的血培养技术(如溶血-滤过技术)的应用,术后菌血症的阳性率比以往有明显增高。各种牙科手术后的菌血症发生率有所不同:拔牙术40%、刮牙术35%、牙髓手术42%、牙周手术58%、扁桃体摘除术34%。其中,厌氧菌培养阳性率高于需氧菌,而草绿色链球菌是最常分离到的细菌。  二.IE的抗生素预防  由于伦理和统计学原因,不能在人群中进行抗生素预防IE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大量IE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IE的发生。其机制为抗生素可以杀死血循环中的细菌,干扰细菌在赘生物上的黏附,抑制赘生物上细菌的生长,从而使其他防御机制能逐步将瓣膜上的细菌清除。理论上讲,有效地降低菌血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减少IE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在口腔手术前预防性地

贾玉森 主任医师
2020-04-02
向TA提问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UTI)又称尿路感染,尿路感染非常多见。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无论男性和女性,尿路感染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尿路感染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血症的常见原发病灶,老年患者菌血症的最常见原发病灶是尿路感染。因此,老年人UTI的防治十分重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泌尿外科贾玉森老年患者由于有以下因素,使其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而且常常是复杂性UTI。一是泌尿外科因素。老年男性的下尿路感染,经仔细检查,多数能找到下尿路梗阻性病变,如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颈硬化、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等。有合并症的尿路感染,病原菌常较复杂,易产生耐药菌株。原发病不解除,合并的感染难以治愈。使用导尿管可以削弱宿主的防御机制,使其易于发生尿路感染。导尿管可对尿路上皮造成机械性损伤,促进病原菌的定植。粘膜的防御保护屏障受到损害,粘蛋白分泌减少,对抗细菌粘附作用下降;尿道内、外括约肌机械阻挡作用消失,细菌即从尿道外口自由侵入;尿液的冲刷稀释作用减弱,细菌随即定植。长久留置的导尿管上细菌菌丝形成膜,使抗生素无法进入。老年男性生殖系慢性感染和肠道感染等邻近感染,作为体内潜在的感染病灶,对尿路构成

洪劲超 主任医师
2020-03-31
向TA提问

哺乳期是否可以服药及看牙?

一、哺乳期是否能服药:“是药三分毒”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既然药物有“毒”,宁可自己扛着也不能让孩子受影响,也似乎站在道德的高地有点道理。实际上,有很多药物是可以在哺乳期服用的。哺乳期的用药按照安全性可分为L1-L5,其中L1-L2是相当安全的,比如对乙酰氨基酚、青霉素类、头孢类、阿奇霉素、美托洛尔等。我们医生常常喜欢说这一句话: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这一大类安全用药有几个特点,一是若孩子生病,这些药本身是可以用的,二是这类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远低于孩子自己生病时所摄取的量。所以哺乳期生病了还是可以服用安全有效的药物的。 二、哺乳期是否可以看牙:看牙面临着几个可能过度紧张的情况:一是可能要拍摄牙片,接受X线;二是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一过性的菌血症;三是可能会用到药物例如麻药或者抗生素。于是很多人对于哺乳期出现牙疼都尽量忍,实际上以上三点都站不住脚的,牙片的X线剂量很低,一过性菌血症在刷牙出血时也可能出现(难道还不让人刷牙了?),麻药是局部麻醉,全身入血的剂量很少,大部分局部使用的药物不管是麻药也好还是皮肤涂抹的药物也好,都对哺乳没有影响。所以,哺乳期该看牙就看牙。 附加提示:上

努力加载中